夏日重庆的一天900字

夏日重庆的一天

900字 六年级 写景

说道山城,大家就会想到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这里的人虽不像成都人那样悠闲自在,喜欢周游世界。但他们的生活却离不开运动和散步。

夏日的清晨,“火炉山城”就已经苏醒了,太阳公公伸着懒腰爬上了天空。晨曦为这座美丽的城市镶上了一层美丽的金边。在各个大大小小的广场上,来锻炼的人络绎不绝。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但依然身手矫健,打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刚劲有力,在这里他们真像返老还童年轻了几十岁;也有中年人、年轻人,他们个个都十分带劲,虽都汗流浃背,脸上都带着甜蜜的微笑,浑身散发着活力。他们会带着这种活力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和学习……而小孩子们呢,总是喜欢活蹦乱跳,一会儿跑道这儿,伸伸腿,弯弯腰,哎,。真是没办法

正午,太阳不像早晨那么温柔了,他把全身的光芒都喷射到大地上。这时,虽然忙碌的现代人已不会尝到炎热的滋味,因为大家都在有空调的办公室或房间里,但也不能说没有“受害者”,比如勤劳的清洁工人们却在大街上为人民服务。在烈日曝晒下,仍拿着扫把机关枪向“垃圾坏蛋”一阵“疯狂射击”,他们的衣服湿透了,豆大的汗珠从脸颊上滑落下来。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整天都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奉献着……

傍晚,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终于下班了,发了一天威的太阳也要下班了,他的气数已尽只用他的余辉将天空染成红色作为一天的“结束语”渐渐地,渐渐地,天色慢慢地暗淡了下来。这时月亮婆婆慢悠悠地爬上天空。她用她温柔的光芒让天空不至于一片漆黑。星星们也拉着手来了,他们眨巴着水灵灵的大眼睛让天空变得更加璀璨。这时大街又恢复了往常的宁静,瞧!在各个火锅饭店里,挤满了人流,一碗碗麻辣的菜品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一团团热气不停地往上喷。有的人已被辣得面红耳赤,但还是不过瘾,依然经不住美味的诱惑,不一会儿就被一扫而空了。很快,大街开始喧闹起来。霓虹灯展开了五彩的翅膀,霎时间,重庆成了灯的海洋。在街头闪耀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闪光的河流奔腾不息。大街上,人山人海,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微笑。劳累了一天的重庆人自由地穿梭在宽敞的街道上,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谈笑风生,有的连蹦带跳,还有的快乐地漫步。有的人还手腕着手走进商场,三产力已被挤得水泄不通,大家尽情地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大街哟恢复了以往的宁静。但是星星、月亮还挂在天空中,霓虹灯依然闪耀着艳丽的光芒。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重庆人的生活就这样一天、一月、一年地延续了下去……

宋家:做伟大人才

1200字以上 初三 议论文

什么是“宋氏王朝”的家教?在我看来,用宋耀如的话就是:培养孩子成人,做伟大人才。这个从海南文昌县走出来闯世界的普通农家的孩子,首先把自己培养成人,再把自己培养成当时世界一流的人才。

宋耀如的学习精神值得称道,他一生似乎没停止过学习。十来岁时,他的舅舅判断他非等闲之辈而决定收养他,养父母让他受益的教育是:“要别人尊重你,就必须比别人干得出色!”当他想求学而养父不同意时,他毅然离家出走。在家乡他学会了织吊床,在漂洋过海的轮船上他学会了吹小号,他向牧师学做人,向将军学经营……这些经历只是小菜一碟,因为他向孙中山学习革命并资助其革命,以西化之人回归中国传统……这些举动更能证明一个学习者向世界敞开的心胸。

宋的创业之路是艰辛坎坷的,但他从不畏难而退。在昆山传教时,他自制小船在昆山和上海之间搞营运,短短几个月便筹足了建教堂所需的费用。在七宝,他购置单驾马车,载客运货。丰富的经历培养了他的冒险、开拓精神。从海南到爪哇,再从南洋至美国,途经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时,他经历了惊涛骇浪、船撞冰山、漂流至南极圈、遭遇海盗抢劫……

宋耀如敢想敢做。他经南洋辗转到美国生活,八年后回到上海,他已完全成了我们所说的上层精英:奔走教会,驰骋商海,投身革命,创造了个人从一名学徒到享誉海内外的实业家、从一个虔诚的牧师到民主主义革命先驱的辉煌人生。资助宋耀如进美国达勒姆三一学院(后改名为杜克大学)学习的卡尔将军在回忆监护、担保宋耀如入学就读这件事时评价说:“这一天是达勒姆历史上难忘的日子,它影响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现代史。”

宋耀如在有生之年已经看到了自己和孩子们的部分成功,但更辉煌的还在他死后。他的六个子女都在美国留学,其中三个是经济学博士。用后人的评论,他的六个子女中,三女都是倾国倾城的绝色天后,三男都是潇洒倜傥的豪门相公。他的家族出了三位国家元首:中华民国开国大总统孙中山、中华民国委员长蒋介石、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出了两位政府首脑: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宋子文;出了两位“第一夫人”:“国母”宋庆龄、“第一夫人”宋美龄。

宋耀如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说:“只要一百个孩子中有一个成为超人式的伟大人才,中国就有四百万超人,还怕不能得救?现在中国大多数家庭还不能全心全意培养子女,我要敢为天下先。”

宋自己的超人能力表现在家教上。他平时忙于传教、实业、革命,他对上帝虔诚,对实业敬业,对革命忠诚,但他从未忽略自己的家庭责任。无论事务如何忙碌,他一回到家便同孩子们打成一片,一道玩耍,一起游戏,在共享天伦之乐的同时,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美国作家埃米莉·哈恩称他为“模范公民、教堂的台柱、出色的丈夫和优秀的家长”。

在送女儿去美国留学时,宋对孩子们说:“爸爸要你们到美国去,不是让你们去看西洋景,而是要将你们造就为不平凡的人。这是一条艰苦的、荆棘丛生的路,要准备付出代价。不管多么艰苦,都不能终止你们的追求。”

但他和夫人又从不溺爱孩子,“简直像对待男孩子那样对待女孩子”。他们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实践者,遵循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教诲,并借鉴斯巴达式训练勇士的方式,对孩子们实行近乎严苛的生存训练和意志训练,要求孩子“纳于大麓,列风雷雨不迷”。在雨横风狂的日子里,宋耀如带着孩子们顶风冒雨,忍饥挨饿,在野外徒步跋涉,以此锻炼孩子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宋家的家教家风今天仍值得中国人重视。只要有梦,人的生命能量就可以无限大,就可以从底层进入一个卓越伟大的行列。用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话,他们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实践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写景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