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诸葛亮_600字600字

品味诸葛亮_600字

600字 初三

公元207年在徐庶的举荐下,刘备三顾草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的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孙抗曹的道路。这就是着名的“隆中对策”。公元208年,曹操大举南下,败刘备于长阪。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使江东,联结孙权。诸葛亮以隆中路线的坚定原则与孙权谈判,订立双边同盟,而不是附庸顺从。孙权认识到“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不得不作出让步,同意鼎足三分,发兵拒操。赤壁战后,孙权履行诺言,将荆州借给刘备。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曹丕代汉为帝后,刘备也称帝,诸葛亮出任丞相,总理国家大事,关羽镇守荆州。

他鞠躬尽瘁的为刘备效力无疑是让汉室统一天下,刘备死后,刘禅即位,由于刘禅不与刘备不同,诸葛亮也以为刘禅是个弱智所以诸葛亮很累。又要打天下,又要哄小孩,又怕老的起疑心,又怕小的不高兴,能不累吗?事实上,诸葛亮不像军师,倒像管家。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亲自过问,亲自操持,即所谓“事必躬亲”。这固然是生性谨慎,也是势之所然。不这么做,他怎么能大权独揽而国人不疑呢?他实在是害怕出差错啊!哎!然而诸葛亮也很假,原来三顾茅庐也不是三顾而是一顾。诸葛亮原来是在刘备下工作的但是诸葛亮受不到重用,才回老家去耕地。当刘备知道诸葛亮是人才的时候才去找到。诸葛亮也事先想到这一点,为了显示他的高深,回唱歌的牧童,背诗的牧民,当刘备找到诸葛亮后也愿意随刘备出山。所以诸葛亮是一个人才啊!

成长的世界_450字

450字 初三

从蛹破茧而出的瞬间,是撕掉一层皮的痛苦,彻心彻肺,很多蝴蝶都是在破茧而出的那一刻被痛的死掉了。这有点像我们的成长。

——题记

成长的时候,世间万物都像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蜕变,面目早已全非。

成长的我们,习惯独自用一只眼看世界,固执的理解。

不记得曾经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的自以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语。我们好像学会了在沉默中沉默。

或许曾几何时独自吟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沧桑词句,仿佛反衬着自己曾经纯真的心,但那内心深出微泛的涟漪,不久又恢复平静。

日子就这样在平静中慢慢溜走,没人想伸出手挽留一下,很悲壮的样子。

月色惨淡。静,有风。

恐怕只有在这样宁静悠远的月夜下,心才能得到静养。过去的事就像放电影似的,一幕幕呈现在眼前,可是我们,依旧沉默。

毕竟,回忆只是在脑海中,只会随着时间的冲刷越来越淡,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我们知道,现在不是回忆的时候,现在该追求什么。所谓追求,很简单,三个字:考大学。

尽管我只是个将要升入初二的中学生。尽管那一切离我似乎很遥远。

于是,我学会了沉默。为我无悔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