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诗人的世界毛书林650字

走进诗人的世界毛书林

650字 高一 叙事

月光如弦。弦声中道不尽那沧桑岁月中的古老斑驳;弦声中诉不完那千年史书寥寥几笔后一代代不朽的人生。

月光如弦。弦声中却有满是那份眷恋与执着;弦声无不是一个个清静与和谐的影子,无声的历史与记忆。看到的,依稀是千百年前,神秘,皎洁而又淡泊,令人神往的清月。

月光如弦。月光里,只有我和月。

抬头仰望夜空,深邃,古老,深沉,一如空中的明月。

于是,在月光中,我看到了千百年前的月影,和那份清宁

月下,李白曾有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不屑,壮志;苏轼有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清醒与豁达,有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悠柔与牵挂—寄情于月,寄情于山水,心中全是那份孤独与思念。月光中,也曾有过贾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为国为民的情怀。月下也不乏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的羁旅相思。

月下,看到的,是一个只属于诗人的世界。

月是诗人世界中的月,月下是一个只属于诗人的世界。

诗人世界中的月永远中充满的是那份淡泊宁静,诗人的世界中尽是和谐与安宁。

月光下,我走入了一个诗人的世界。

“举世皆浊我独清”是屈原的高傲,不屈;“采菊东篱下”是陶渊明的闲适淡泊;“仰天大笑出门去”是李白的壮志豪情。

曾经在一个江口,皇帝问一个僧侣:江中有多少只船?

其僧曰:“二只:一曰名,一曰利。”

而诗人的世界中竟毫不屑名利,诗人的内心深处,骨髓中永远透着一份狂傲:一份看破尘俗的潇洒,一种“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壮阔,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追求,有“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责任,爱国爱民,“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柔情。

诗人的世界里充满了宁静。

月依然是千百年前的月—

只是少了那份宁静,和谐

月也只不过是一轮月罢了。

江水泛起浪花,亘古不变的流向远方,

但愿我们随江水,走进千百年前诗人的世界——

寻找那份宁静!

知了学飞

5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为什么知了一天到晚不停地哀叫着:“迟了!迟了!”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知了是不会飞的。因为他生性好吃懒做。靠那根又长又尖的针管,偷吃汁液,把自己养得又肥又胖,却反过来成了黄雀的美餐,让他整天哀声叹息自己的命不好。

有一天,知了看到小燕子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羡慕极了,想如果我能像小燕那样在天空中来去自如,那可恶的黄雀就再也别想吃掉我了。于是请求燕子:“燕子大姐,求您教教我飞行,不然我很容易被黄雀吃了的。”燕子看他这么诚恳,就答应了。

第一天,太阳还没升起了知了就已经来了,燕子很高兴,就说:“你要学习基本功,才能飞。”于是知了就开始学习基本功—拍打翅膀。开始它觉得非常好玩,不停地拍打翅膀。

可是过了一天、二天、三天,知了觉得越来越没有意思,就对燕子说:“大姐,你就教我点儿别的吧!这个太无聊了,根本就学不了飞行。”燕子听了他的话好像有点失望了,知了看了出来,怕燕子不再教它就不再纠缠了。好不容易学会了一点儿飞行,可没过几天,知了再也熬不住了,跑过去对燕子说:“教我飞翔得更高的本领吧!”燕子这回真得火冒万丈了。“你才学了这么点东西就没有恒心,别说飞得更高了,我决定不再教你了。”说完,燕子失望地飞走了。

这样知了只学会了一点儿飞行,黄雀还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吃掉它,这时知了真的后悔莫及,痛苦地直叫:“迟了!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叙事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