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冷就好1200字以上

不冷就好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在节日气氛的笼罩下,度过了不长不短的一个礼拜。因为家离学校很近,加之并不处于繁华商业地带,在重复两点一线读书生活的路上并没有感受到如往年般浓厚的新年气氛,但在互相赠礼祝贺放假长还是感受到了新年将至。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去年的这时已经开始下雪了,彼时的自己倒还有闲情逸致站在雪下吟几首诗,感慨一下岁月沧桑。而今却早已没有那份诗意,加之今年冷空气似乎来得特别晚,阳光依旧灿烂,照在身上倒越发生出懒意。不管天气如何,日历上2013的那一页总是要被翻过去的,就像即使我和文字进入了冷战状态我还是要硬着头皮同它和好然后凑出这篇纪念时光的文章一样。

因为与文字还处在磨合期,所以和它合作组成的文字可能不尽如人意,我只能沿着最初的路,慢慢找回和它一起的感觉。

整个若要用四字概括,那即是浑浑噩噩。

我记得初三刚开始那段时间我是极其用功的,那也是我成绩提高最快的一个阶段,那时心无旁骛一心只想着去长中。可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师大成了我梦想的大学,并一直把“殊途而同归”作为成绩下降的借口,加之那时还有残酷的体育考试,便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体育锻炼上。我不是一个喜欢和别人一起奋斗的人,所以从来没有在学校认真训练过,但我从一开始的十几分到中考的二十八分真的不是一蹴而就,小区水泥地上用小石块划的分数线就可以证明为了这十分,我付出过多大的努力。

虽然拿了二十八分,超过自己预想的分数很多,但那一天我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我中考一定会栽在这两分上。

果然,六月中考,以两分之差与长中失之交臂,那一刻才真正感受到了拿着钱没地方送的悲凉。虽然很遗憾,倒也没有过分的悲痛,只是偶尔想起自己曾经年少轻狂地说一定会考上的模样,有些尴尬顺带留下几滴泪水。当时真没觉得这算什么大事,就像每次考差了都会用“殊途而同归”来安慰自己,我早已把阿Q精神胜利法精髓学到家了。只是觉得对不起身边一些人,对不起他们的殷殷希望。都说,好好读在哪里都一样的。真的一样吗?那为什么每个人都把脑袋削尖了都要往名校钻呢。6月23日,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了这一天,从早到晚忐忑地拨在所有在乎的人的注视下。查到成绩的那一刻,其实挺开心的,分值都比预想的大,那一刻我以为我离长中很近,但没想到大家都考得很好。其实连遗憾都不该有,初三后半学期心静是静,只是不在安静学习,而是在静等中考人品大爆发。我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天道酬勤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所以我就该受受打击。所以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来到了华盛,但却不曾期待中考前设想的高中生活。

今年的八月,混入拥挤的人群中看分班名单,发现自己被分在五班,看了整张表格发现几乎无自己熟识的人。在班级随意找了位置坐下,周围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声音,那时感觉自己一定融入不了这个集体。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必定会为你开一扇窗,五班真的是一个团结上进的集体,可以说从小学至今,我都没能拥有过这样的班级,尽管五班还存在一些令我尴尬的人际关系。高中伊始,还是保持着初中的状态,上课发呆,课后自习,但一个月后的月考却让我发现在这样下去不行了,高中的课程又多又繁,刚开始就从分班时的顶端掉到了月考的底端。但是习惯却不是想改就能改的,只能一点点地淡化,就比如现在的数理化我上课依旧是一点都无法专注精神听的。关于文科,总在补前面的漏洞,总是不想背不想看,所以总是考不好。参加晚自习,真的只是一时兴起,但渐渐发现自己果然不是一个喜欢和别人一起奋斗的人,就凭着对自己还算清醒地认识写了晚自习申请书,申请书上反正是长篇大论地谈了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这一切是否会实现就在于我能否利用剩下的十几天时间自学完一个学期的课。

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呢,不过这个跨越是需要我自己一个人来走的。在网上看见很多人相约跨年,大多是和异性朋友。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虽情窦未开,却也有一些理解。高中看这类事太多了,我们以为要过一辈子的“天作之合”最终不欢而散,我们认为的“多情公子”却能钟情一人直到现在。看着大家互相约定跨年的热闹场面,感到高兴却又有一丝悲凉,在我渐渐走向苍老的路上,我能做的似乎只是一遍遍地喝彩。

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

还记得前段时间由于气温骤降,便像裹粽子一般地穿了许多衣服,课间余琛看见我时说:“小精灵今天穿得有点多啊。”我不好意思地笑笑。然后她便又喃喃自语地说:“没事,穿多了又有什么关系,不冷就好。”

是啊,不冷就好,其他的又何必过于在乎。

在迎接新年的路上,虽孑然一身,但沿途却能遇见在乎的人一起携手走过的热闹景象,就已经觉得很幸福了。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不就是我一直所敬仰的先贤林觉民所认为的幸福吗?

孑然一身又如何,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不冷就好。足矣。

曾思懿

不凡

900字 初一 散文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女生,身上没什么闪光点,是那种扔到人群里三秒钟就会找不到的人。我就这么平凡,可我却也有一个不平凡的梦——作家。

作家对于我来说,是个美好的向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常常对自己说:“黄缕言阿黄缕言,如果你连当作家这样的理想都不敢想,那你真的太没用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对它发起进攻,誓要把它“据为己有”我开始尝试看各种类型的小说——青春励志,自我完善,文学哲理……我开始习惯划那种读了会让人如坠云雾,却又如梦初醒的句子。

作家。我一步步向它走去,步伐沉稳而有力。我知道,实现梦想并不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我也听人说过,梦想其实就是一窗玻璃,我们如果不敢撞碎它,擦着锋利的碎片走过去,就无法在血肉模糊之后开始新的人生。可我还是很爱它,尽管如此艰难。我第一次那么执着的想要去征服某些东西。

记得那段最最疯狂的时光,我几乎每天都能看完一本书。那个疯狂之夜——记得我的第一个不眠之夜。我看了两本书,头脑风暴之后就心血来潮开始了我的小说。那时候的笔墨还略显青涩,没有经过雕刻。我承认,现在也是如此,不够老练,不够利落。我也承认,我没有能力写出那么有哲理的文字。虽然做家事我深深爱着的梦想,可我也想过放弃,我记得我在日记本上写过这样一段话:“有点想放弃了,一本书几百万字可不是信手拈来的。那些努力就当做梦吧,它就算掉在地上,也会被喧嚣的马路吸收的,发烫的地面会灼热它被抛弃的哀伤的。它不会痛的……放弃吗?”那只是当时,现在我看到这段话,只是会认为当时不够坚定而已,它不仅不会让我动摇,反而是我前进的动力。

作家。它就像我心里的水,不敢动,怕漾出一地,怕消失一地。它像尘埃慢镜头浮沉在光晕里,睁着眼才能看得清,闭上眼它只有离我越来越远。有时候,我很怕,因为它像星星,虽然闪的很慢,可我却怎么也抓不住,等终于有一天我能腾空而起时,它却被我遗忘在很远很远的身后。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一生中拥有这种那种不同的梦。有些擦肩而过留下模糊的记忆,在生命中存活了三秒,便被遗忘在喧哗中。有些梦,却像沙粒般朝着生命里聚拢,沙雕般的合成一座雕塑,挺立在生命的广场上。

而作家就是我生命中的那座雕塑,它承载着我的一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习惯每天抽出时间写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习惯戴着耳机用笔墨静静地渲染出一片天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习惯把自己的经历代入写作当中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这就是平凡的我,和我不平凡的梦。

初一:黄缕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