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偏见——之生计问题1000字

历史的偏见——之生计问题

1000字 高三 议论文

在一本书里,看到这样一个细节。

历来,谈论起虎门硝烟,我们会说,这场硝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但是历史书里,忽略了一个细节,这个细节并没有写在历史书上,但深刻研究了历史的人应该是知道的,不过终究没写在书上,原因恐怕是这个细节让本来屈辱的中国人再次蒙受了侮辱。所以,历史学家们无奈地摇了摇头,算了吧,他们已经够可怜了。于是就把这一笔给划过去了。

但我想,现在有把真相重新说出来的必要了。因为我向来以为,对历史不认真的民族,历史必然会在他们身上重演。

真相的细节在于,那些被雇佣来焚烧鸦片的壮丁们手中的竹竿。竹竿的竹节处被壮丁们弄出一些小洞,这样,当他们用力在石灰池中搅拌要焚烧的鸦片时,液态的鸦片就流进了竹竿。这场举世问闻名的硝烟结束后,壮丁们拖着灌满鸦片的竹竿离开了。硝烟禁烟的原因,似的鸦片更加值钱了。而壮丁们则偷偷将鸦片卖给了无烟可抽,涕泪交加的瘾君子们——后面的话,就不用说了。因为他们是不得以而为之。他们已经够可怜了。

不过我对此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这场硝烟运动的领导者,林则徐,也许是知道这个细节的。虽然外国的传教士有记载,说一个穷人要是试图偷走身边的一点鸦片卖钱,被发现后就立刻收到了严惩,这种正面的宣传效果自然是好的。但这些迫于生计的壮丁们,有这样的行为,也一点不让人觉得奇怪。林则徐即使知道,也不大可能因此将这些壮丁一一缉拿归案。按照温良的中国人一贯的想法,会重复那样一句话:算了吧,他们已经够可怜的了。

我再次阐明这样一个细节,当然不是为了原谅他们。为了生计——如果现代人能体会那个时代的饥惨,也就可以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无奈了。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道荣辱”,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年岁,很难说要人们遵纪守法。但如果这种行为可以原谅,便自然引发另一个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法制文明的时代,如果有人因饥寒交迫做出了违法乱纪的事,我们可以原谅他吗?但是显然,违了法,犯了罪,在依法治国的年代,就必须接受法律的审判。历史没有追究,不代表现代人不追究;但既然现代人追究了,历史也就不能放过。即使是为了生计,这种行为依然是不能原谅的,否则带来的,就是以此为借口的动乱。所以也因此,我对底层的劳动人民,在心怀感激的同时(因为在我看来,至少大多数还处在贫困线上的人民,依然在艰难的坚守着明确的是非道德,他们隐忍着生活中遭遇的不平,生存着,挣扎着),又心怀恐惧(他们忍无可忍的爆发,道德的集体沦丧,也许是生存斗争的必然,却会引发社会动乱)。但如果首先社会没有给予他们平等与尊重的基本的生存环境,又如何有资格依靠正义的法律,再去剥夺他们反抗的权利呢?

这个历史的细节,让本已有了历史屈辱的人,再一次蒙受了侮辱。即便如此,想到德国人宁愿挨冻也不去砍伐无人看守的森林取暖,我却不得不对他们的行为说:我可以理解,但无法原谅。

城市的点滴瞬间

1000字 初一 记叙文

城市,我爱你

天,像翻白的鱼肚皮,刚刚亮起。远方的那轮红日也害羞的将自己的半壁江山藏于那另一个美丽的世界中,让我们无限的遐想那炽热的日头所带来的生命与朝气。那起早贪黑的买菜者也弯着腰打着哈气摆起了摊子,他们也许是这个城市中唯一能与清洁工一般媲美的人了,似乎城市的魂魄,因他们,而生生不息。除此之外,便是那偶尔呼啸而过的汽车声,一切,都静的出奇,但这寂静的背后,是熙熙攘攘,是谈笑风生,是城市一天的欣欣向荣的开始,其实一切,才刚刚拉开序幕……。

走出去才发现,早晨的外面世界史如此的缤纷。太阳的光芒是如此的柔和,柔和到使人有点懒洋洋的,整个大街上,每一个人都面带着微笑,这是一种幸福的洋溢。路边的一颗颗高大的梧桐,它们像战士一样坚强的屹立着,给人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在风儿的吹拂下,一片片的绿叶迎风摆动着,虽然那些身姿谈不上婀娜多姿,但是那奇特的身形也给了我们一种美的舞动,其实美的事物,无处不在

,但是只要你用心发现,城市的美丽是数不胜数的。来来回回的车辆,井然有序的行驶着,没有太多的笛声,也没有焦急地辱骂,因为,当我透过车窗看他的那一刻,我看到的,是一张笑盈盈的脸庞,没有过多的虚伪,那一刻,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多表达的,就如白雪一般,纯洁,轻柔,我期盼着那一刻永远传承。路边的摊贩早已开始吆喝起来,他们粗犷的声音,虽谈不上悦耳,甚至可以说有种野蛮之感,但就是这声音,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就如那样貌光泽的货品一样,让人感受到“诚“字的独存……。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晌午。小饭馆也开始忙活了,他们拿着手中的锅铲,上下翻腾着,时而“游龙四海”;时而“高山流水”;时而“惊涛骇浪”;时而“寂静无声”,看着他们挥汗如雨的“表演”,不得不叫人拍手叫好,但最重要的时,不一会,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就好横空出世,每当客人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时所流露的狼吞虎咽,那些“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大厨们,总是会莞尔一笑,也许,这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一切酒足饭饱之后,那群客人们,便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开始互相吹捧——一碟花生米、一瓶啤酒、一张说的嘴巴、一个辩驳的声音、一个聆听的耳朵,都将是这场饭后闲谈的一部分,这便是那些远离他乡的人们,唯一可以安慰自己寂寞内心唯一发泄的工具。一番唇舌大战之后,便又有意未尽的离开了,只留下那个身材弱小的服务员,在收拾那群“城市建造者”所留下的垃圾……

夜晚的降临似乎宣示着一天的扉页即将合上,但广场上依旧欢乐。璀璨的灯光把整个广场照的一片美丽,那些光芒与广场上热闹的人群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他们跳跃着,欢乐着,嬉戏着,他们每个人都在这硕大的广场上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虽然不算大,但是足以让他们为之欢乐,正如他们在这个城市中,虽然各自行业不同,各自生活有别,但是,我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希望为这个城市贡献着自己小小力量,为这个城市闪烁的灯光背后给予它动能,所以说,城市就如这广场,它只有那些人们的映衬下,才会闪闪发光……。

城市,我爱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