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550字

温暖

550字 高三 叙事

阳光开始从新泛滥,温暖的让人不自觉的颓废。

沙尘退去,天空蓝的没有一丝杂质,纯洁的好似波斯猫的眼眸,安静而深邃。

这样的天气,习惯坐在窗台上,很宽敞的那种,再加一杯微苦的咖啡。原来就不怎么黑的头发被阳光彻底染成了金色。眼睛漫不经心的瞟向窗外,脸上是无所事事的笑容,心是没有风的,安然平静的湖面。

而现在,不得不在教室听老师们没有营养却滔滔不绝的唠叨,怎么不去死啊!

生活空虚的近乎苍白。

闲的可以和人在网上争十二黄金圣斗十谁最强,直到面红耳赤。

“沙加,沙加,我支持沙加!”

“不,是撒卡!”

“我说沙加就沙加。”

“讲个理由先。”

“我是处女座的。”

“……”

然后心里就突然有了满足感。

有人苦口婆心的劝我不要再堕落。

我睁着天真无邪的眼睛看着她。

“喂,你不会被我感动的要哭了吧?”

我一就一言不发。

“忘了,你就不会哭。”

然后我就笑了。没心没肺。

堕落成了希望的开始。习惯夜晚看天,在浩淼的宇宙里磨灭以前的狂妄自大。骄傲的羽翼退化成了坚固的蛹,包裹在里面希望永远不要重见天日。然而始终经受不了时间的腐化。破茧之后,依旧伤痕累累。

原来,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

“喂,好饿哦。”

“这个拿去。”

“纸?干吗?”

“没听过画饼充饥吗?”

“……”

神奇缥缈的极光,虚幻迷蒙的海市蜃楼。为什么美丽的东西往往都有不真实的本质。想要追寻阳光却发现紫藤花的芬芳早已被秋风抹去。凌晨四点的露珠坠落成支离破碎的绝望。融化后的雪面一并带走地表的温度。也可以是暴风雨,一滴一滴都是天空在哭泣。

这,是什么?

无奈在迷茫中铺天盖地。

《庄子浅说》读后感

650字 初一 读后感

在初一以来,我们接触了大量的文言文。在我眼中,文言文是一种让我想“哭天喊地”的文种——它需要我们背诵理解几百几千年以前的文字。但才学的《庄子两篇》却让我有种想读下去的欲望。於是我买了《庄子浅说》。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名著,但这本书让我进一步瞭解了庄子这个人。

整本书都是作者的解说与《庄子》中的文章相结合的,所以不会有什么看不懂的,反而让我对庄子能有更深的认识。陈鼓应的这本书虽然薄薄的,但却胜过那些厚的能砸死人的所谓解说。

在一个混乱的社会里,庄子为人们设计了自处之道。在他所建构的价值世界里,没有任何的勾心斗角,我们可以自得地享受美好的世界。

孔子的学说让我们在太平盛世中悠然自得,但庄子却教我们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不求名利,只求心中的自得。

这本书分为“生活篇”“生死篇”“思想篇”三部分。从“生活篇”中,我瞭解到了庄子的生活十分艰苦,但他却怡然自得。我很好奇他是如何生活下去的,很快,陈鼓应给了我答案——庄子把物质生活的需求降到最低的程度,而致力於提升精神生活。

在生活态度上,庄子是顺其自然的。他不会算计別人,而是以一种淡然的心态来看待事物,正如《惠子相梁》中庄子的所为。所以理所当然的,老庄也不沉迷於官名仕途,《逍遥游》也是一种写照。

老庄对生死也有自己的看法。庄周的蝴蝶梦也表达了庄子对死的看法。对于他来说,死,无所畏惧。因为死只是你“从大地上来,又回到土里”的一种形式。对于死,庄子培养的是一种洒脱的态度。庄子说“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由此可知庄子的生死观念并不是消极或出世的,而是一种超然的洒脱。

读了《庄子浅说》,我对庄子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我知道我的认识不过是一些小皮毛,不过,即使如此,我对老庄的敬意也只增不减。

千年之后,我再度捧起《庄子》,细细品读,仿佛庄子就站在我身旁,淡然,洒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叙事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