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灵魂800字

拷问灵魂

800字 高三 说明文

拷问意志,拷问良心,拷问你做人的准则,请问,你能坚持多久?

——题记

天大的小事

在温哥华,学生在上物化实验课、当义工擦玻璃时都会发一副护目镜。而在中国,尤其在春节期间,因爆竹引发的外伤事故层出不穷,而且多是儿童的眼伤,曾有人提议,希望将“温哥华的细节”移植到中国。

春节前提议者向全国所有的省长、市长发了封建议信,希望这些父母官能提醒公众“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尽量佩戴防护镜”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复了亲笔信,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做了重要批复。

但是更有不少人批驳提议者:吃饱了闲的,政府的事,与你何干?这,也是大多官员的态度。

天下谁人不识君

2010年,巴西队应中国队之路,在河南许昌进行广州亚运会之前的热身赛。而在全场比赛中,中国男篮可谓“威风八面”,用群殴方式“技术性”击败对手。第一场比赛只因对手在篮球场上一个司空见惯的防守动作,引起了中国队教练邓华德的强烈不满,甚至辱骂裁判;而第二场的失利让中国队队员完全处于一种心理失控状况;终于,如此失控心态,引来了中国男篮群殴对方球员。第三场打架,把对手打得很狼狈。事实上,群殴会令邓华德在所谓的“爱国者”心中为自己赚得一时的好名声,而最终受伤的却是中国篮球队员,以及中国篮球球迷。

不天真时代的天真老人

周有光,经历过晚晴、北洋、民国和新中国的睿智老人。因为天真,他淡泊名利,因而自由脱俗、思想透彻,讲话亦是一针见血,能直达问题核心、直达心灵。

周老用他百余年的阅历审视当今世界。他思考的都是大问题:美国何以长盛不衰?苏联为什么会解体?东西方文明能共融吗?他也谈论于丹,他认为,重要的是心中明白:复兴华夏文化,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创新,不是以传统文化代替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文化辅助现代文化。根据现代需要用的科学方法,学习和实践古人的有益教诲。

一位西方先哲说过:“自从出现了有学问的人,就再也没有正直的人了。”这是一个人已经不太天真的时代,在集体狂欢、集体庸俗、集体挑战恶俗底线的今天,大家都被泡沫和浪花冲得热血沸腾,而不去关注水底下水流的走向。

让你的心灵做一次选择:大爱、宽容、高尚或是更多。心灵的选择源于灵魂的拷问。

让器官永恒

800字 初二 记叙文

自从我读了那篇文章,就立下了一个常人不可能想到的梦想。

琳达还是个十四岁的女孩时,母亲便撒手人寰了,撇下幼小的她和父亲相依为命。琳达还没有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解脱,就有医院的人来索要她的妈妈的角膜,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琳达当即反对,可爸爸却欣欣然的在器官捐献书上签了字。“妈妈完整的来到世界上,就应该完整的离去!!!”愤怒的火舌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出来,琳达向父亲吼道。父亲却摸摸她的头,慈祥的说:“琳达,你想,如果世界上能有盲人得到了你妈妈的角膜,重新获得光明,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可琳达仍旧固守其词,对父亲充满了恨。

琳达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她有个女儿叫温迪,十分善于画马,她画的马儿栩栩如生。当他的外公告诉他死后要捐献眼角膜时,她感动得流下泪水拥抱她的外公。这年,温迪也是十四岁。琳达没想同是一样的年龄,感受却如此天壤之别。通过温迪与父亲思想的感化,琳达也渐渐接受不完整的离去,母亲捐献器官的事实也不再作用她了。

不久后,外公去世了,琳达在器官捐献书上签了字。在那时,她的脑海中总浮现出父亲当年为母亲捐献器官时的表情,从容、慈祥。温迪笑着对琳达说:“妈妈,我真为你骄傲!等我死后,也要捐献角膜。”琳达微笑着看着令她骄傲过无数次的女儿。可她没有想到,在一个星期后他又在器官捐献书签了字,她那美丽可爱的女儿温迪,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签字时,她的耳边萦绕着温迪的话:“妈妈你想,如果一个人总是在黑暗中生活,那该多痛苦啊!”

失去了女儿和父亲,在孤独中度日。一天,琳达收到了一封信:“谢谢您父亲和女儿的眼角膜,他们的角膜以使两位盲人女孩重获光明,其中一位是个孤儿,她愿意做您的女儿。”

这篇文章的名字是:永生的眼睛。读完后,一个愿望轰炸般的充盈我的脑海:等我死后,也要捐献角膜,还有其他所有有用的器官。可以想象,如果我的器官帮助了他人,虽然我不能完整的离去,却可以使我的器官永恒。当我的角膜让人看见这美丽的世界,即使我已经不在了,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感受变化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说明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