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分外明800字

月到中秋分外明

800字 五年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时光飞逝,记忆中的那轮中秋的明月再次徐徐升起。月光如流水一般洒在花园里,把斑驳的树影投在地上,有朦胧的照在小溪边。这景象宛如在梦境中一般。月光静静地,静静地照在花丛间。那夜风中的花枝上。依旧开着月季花,在月光里散发着淡淡的芬芳。溪水叮叮咚咚,为这中秋之夜奏响了一首优美的秋之乐章。

我同家人一起坐在宽敞明亮的阳台上,吃着香甜的月饼,赏着月。枣泥,豆沙,五仁,莲蓉……各式各样的月饼摆了一桌,还有应季的石榴和葡萄。我看到了家人的一张张笑脸,我们吃着香甜的月饼,说着开心的话题,笑声和月光融合在了一起。我们和北京的亲人视频,仿佛他们就在我身边一样,我们听着彼此的笑声,用视频观赏着太原和北京两地的明月,这真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啊!

“靠靠你们,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姑姑在视频那头笑吟吟地问我们。“我知道,我知道。”我和弟弟一起与视频里的表兄弟们抢答。我获得了这次的抢答权,“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开,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个文学知识我早已烂熟于胸,说完大家一起为我鼓起掌来。

“那么,你们谁会背关于月亮的诗词?”爸爸在视频的这边笑眯眯地问。话音刚落,优美的文字已经脱口而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床前明月光,已是地上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们几个孩子你一言我一句地抢答起来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视频那边的二叔也背起来了诗词。“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爸爸接了一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妈妈与姑姑也参加了进来。欢声笑语和华美的诗词一起,荡漾在这中秋的月色中……。

明亮清澈的月光照耀着龙城,照在楼群里,照在花园中,照在缓缓南流的汾河上。我的家人与我望着远方,好像在互相在互相为彼此许下美好的愿望。明月如同一面瑶镜,把我们彼此的思念传递开来。我们仿佛看到了广寒宫中的嫦娥,跳出优美的舞姿,我也好像看到玉兔在桂树下捣药,一下一下的,把思念印到了人的心坎里。

夜渐渐地深了,我也进入了梦乡。我梦境中的小舟,满载一船明月,满载我的梦想,静静地驶向远方……

漫画老师

700字 五年级

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个狠角色,但他却是一个对待工作十分认真的好老师,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少言寡语。那我就叫他“无语”先生吧!

“无语”先生长着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和茂盛的头发,从远处看他的头发就像一把黑乎乎的拖把头。平日里“无语”先生虽严肃又不缺乏独特人格魅力。

铃声响,上课了“无语”先生走进教室,教室里的同学们整整齐齐的坐在座位上,一声不吭,静得连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无语“先生慢慢地走上讲台,转过身去写黑板字,这时有个调皮的同学就坐不住了,屁股像是被钉子扎到似的,扭来扭去!老师,仿佛背后长了眼睛,来了一个“回眸一笑”,只见老师他的脸一下子拉了下来,像刷了层浆糊般地紧绷着,嘴角似笑非笑,而老师的目光就像一道冰冷的月光,射在那位同学的脸上,只见那位同学的笑容就会立马消失,吓得立马正襟危坐,不敢轻举妄动了

“无语”先生批改我们的作业很仔细,同学们本子上没有一本落下的,每本都布满了批改的(红)笔字,啊!差点忘了告诉你们,“无语”先生喜欢用名言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比如,他想告诉我们做人要规规矩矩,就会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比如他想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就会说:如果你坚持努力就有可能成功,但如果放弃,你就一定会失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无语”先生就要去教一年级了!在告别会那天,“无语”先生竟然一口气讲了许多。许多。其中有不舍,也有对我们的期盼,更让我领会了很多道理和启示。

“无语”先生教育我们,不是靠喋喋不休的话语,有时候简单的语句会更让人深思。

他身上有种独特的个性,不需太多言语也能震住人的气势,让我既敬又惧。

我喜欢那个“寡言少语”的老师,因此“无语”先生的称号由此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