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 忍700字

勿 忍

700字 高三 叙事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教会我们的是“忍”。“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教会我们的也是“忍”。连孔子的“克己复礼”也似乎千叮咛万嘱咐地在我们耳边低吟“凡事都要忍!”

然而,中国人仍有“忍不住”的时候,忍不住步行的缓慢,就学习骑马,就造马车;忍不住汲水的艰苦,就学会造水车,挖运河;忍不住刻竹的麻烦,就发明了纸张。每当一个人“忍不住”的时候,世上总会多分多彩,因此,科技的变革,时代的进步,远不是“忍”出来的。

“勿忍”是“忍”的一种境界。司马迁正是“忍不住”史书的缺漏错误,才激发了他的热情,才使他“忍”住了宫刑之辱,因此,“勿忍”不是随便迁怒于人,不是无限的烦躁,而仅是对一切不加思辨的“忍”之否定。日本古代有种人,以“忍”字作为行动准则,修炼要忍,处世要忍,似乎这样就可以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他们受用于人,虽无所求,但为“修炼”而杀人越货飘然所不做。他们这种“忍道”,仅是使他们变成野心家的工具,这种“忍”是不可取的,因为他们丧失了自我,凡大小事都以“忍”来对待,导致日本历史上虽有不少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却无出名的“忍者”。

“勿忍”更是历史前的动力。纵观我国历史,农民从来都是很朴实,很难“忍”的弱势群体。只要统治者不施以暴政,农民可谓任意剥削,但当农民“忍不住”的时候,往往就是更朝换代之时。“黄巾起义”带来了三国时代,陈胜、吴广起义加速了暴秦的覆灭,而太平天国运动更是为中国红色革命带来了不可取代的经验教训,倘若他们当时“忍”了,历史必然停止前进,腐败的局面定如一潭死水。而他们的“忍不住”便是这潭死水所必须的“源头活水”。

“勿忍”也是我们创造,发明的前提,从爱迪生的电灯,到现在的互联网、手机等高新科技,都是因为“忍不住”某种落后现象而出现的。若我们什么都“忍”,我们可以想象科技进步会何等缓慢。

“勿忍”所带来的远比“忍”的要多,要丰富。

为人处世上,我们要容忍他人但在科技,经济事业上,“勿忍”永远是我们的主旋律,我们要发展,“勿忍”才是变革的动力。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读后感

450字 初一 读后感

我最近学了一篇课文,题目叫《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学完这一课后,我有很多感想。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作者小时候,爸爸带她登上了高高的塔顶。望向一条条川流不息的马路。父亲教导女儿:如果做事情感到这个办法行不通的话,就换另一种方法用用。后来,作者在事业方面遇到了两个难题,最终都找到了一条出路。

上完这堂课后,我不由得想起自己。我在做一道数学题时,就只停留在一种方法上,爸爸过来一点拨。哦!我怎么就想不到,还有另一种解法。生活也是这样,多少发明家也是试验多少次才成功的呀!

我还想到了一个关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故事。有两个孩子,一个喜爱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喜爱绘画,想当美术家。但不幸的是,爱好绘画的眼睛瞎了,喜爱弹琴的耳朵聋了。但经过一位老人的指点,爱好绘画的改为学弹琴,喜爱弹琴的改为学绘画。最后,两个人都成了有成就的人。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这条路不能达到目的地的话,还可以思考选择另一条路走。人生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困难,我是放弃,还是继续向终点前进。我都应该明智地另谋出路,说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新天地呢。成功往往属于那些永不放弃的人。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令我受用不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叙事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