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明月500字

静静的明月

500字 初三 书信

静静地,我看见一朵丹桂轻轻地坠落下来,漂浮在水光之上,满盛了月色。银光答答地闪,在寂静的山林中折射着。

不知何时,清亮的的月光笼住了梢头鸟儿的啾鸣,网住了惊吓的扑棱声,罩在了这山涧。

此时,漫步山野,何等的惬意!颇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闲适感。

一位敦厚的老者,负着手,踱着步,准备趁这良辰美景转上几转。

但,他又惟恐惊扰了山中万物的美梦,于是,他一边静悄悄地走,一边微笑着聆听那些细微的花开花落的声音——随即,一行诗句涌上心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如此的仙境人生哪得几回闻?唐诗宋词的星河中,还有一颗璀璨的明珠与《鸟鸣涧》有异曲同工之妙——《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请闭上眼睛想:静谧幽静的环境里,诗人独自抚琴,悠扬的琴声显得格外空旷、寂寥,是一种缺少了知音的孤独。可是,那皎洁的月光却透过层层竹梢撒到琴上与诗人相伴,这又是另一种绝美的意境。

人生当如此,夫复何求。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蓦然回首那逝去的历史长河,原来有长空皓月与它相伴,细听着历史溪流里每一颗水滴的声音,细数着历史篇章里每一个文字的意蕴,细品着历史香炉里每一缕香烟的袅袅……

她静静地将自己的清辉烙如每一个人的体内,她静静的将自己的召唤穿进每位游子的耳中。

静静的明月,你清亮的月华,浓郁的乡愁与瑰丽的历史同在!

端午节

350字 三年级 写景

端午节

李世宇

今天是端午节,我听姥姥说,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当年把粽子扔下水,是为了让鱼虾不去吃屈原的尸体。“那赛龙舟呢?”我迫不及待的问。“那当然也是为了驱赶江中的龙、虾、鱼,以免伤害屈原的尸体。”姥姥回答说。

不一会儿,姨妈来了,手里还拎着一袋粽子。我接过粽子,剥开皮,只见里面的馅儿黑黑的颜色,姨妈告诉我,这是黑米做的,里面还有蜜枣呢!我赶紧把粽子递到姥姥手中,并笑着说:“祝愿姥姥端午节快乐!”

姨妈说:“端午节可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世宇,你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吗?”我惭愧的说:“还真不知道呢。”姨妈接着说“‘端五节’又叫

‘重五’、‘夏节’、‘女儿节’、‘玉兰节’、‘天中节’、‘地蜡’、‘诗人节’等等”。姨妈还说“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我抢着说:“这个我知道,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戴五丝线、香包等。”我一边说一边又拿起一个粽子,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哇!”真好吃。我津津有味地一连吃了好几个,没想到我自己竟变成了一只大脸猫。

这个端午过得真快乐!

指导教师

崔梅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