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佛山)如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碳酸钠显碱性,氯化钠显中性考虑;(2)根据溶解度的查法考虑;(3)根据溶解度曲线在上边的溶解度就大考虑;(4)根据降温后溶解度减小的多的析出的晶体就多;(5)根据碳酸盐与硝酸反应能产生气体,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能产生白色沉淀进行分析.

    (1)碳酸钠显碱性,氯化钠显中性,所以二者的混合物显碱性,溶液的pH值>7;

    (2)从40℃向上作垂线,与碳酸钠的交点再向纵坐标作垂线,所以碳酸钠的溶解度是50g;

    (3)大于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在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上边,所以大于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氯化钠的溶解度;

    (4)降温后溶解度减小的多的析出的晶体就多,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碳酸钠和氯化钠均饱和的混合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0℃时,碳酸钠溶解度减小的多,所以析出的晶体主要是碳酸钠;

    (5)检验碳酸钠时加入稀硝酸,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二氧化碳,所以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钠,碳酸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二氧化碳,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1)>;(2)50;(3)>;(4)Na2CO3;(5)HNO3;AgNO3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

    考点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的比较方法,检验碳酸根离子用稀盐酸,降温后溶解度减小就会析出晶体,溶解度减小的数值越大,析出的晶体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