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黄埔区一模)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2)根据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根据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

    (3)根据氯化钠、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1)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2克,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在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3.3克,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7克,所以将20℃时相同质量的KNO3、NaCl饱和溶液冷却至0℃,析出晶体多的是KNO3

    (2)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50g水中需要溶解55克的硝酸钾才能饱和,所以60℃时,将50g硝酸钾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硝酸钾不饱和溶液,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2克,所以将温度降到20℃,50克水中溶解硝酸钾16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6/66]×100%=24.2%;

    (3)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2克,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升高温度后,溶解度变大,所给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不变,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还是20℃时,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在2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将20℃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一定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硝酸钾<氯化钠.

    故答案为:(1)KNO3

    (2)不饱和,24.2%;

    (3)<.

    点评:

    本题考点: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考点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关系,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对题中的问题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