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采竹笋
“家中常有八珍尝,哪及山间野笋香!”这句诗,道出吴昌硕对竹笋的喜爱。
竹笋,是大自然对人类无私的馈赠。采竹笋,亦是体验快乐和艰辛的好事。
四月的江南,几声春雷叩响,几场春雨过后,气候越发温润,泥土变得松弛,雨水滋润了万物的生命。无须多久,那苍翠竹林里,一根根裹着厚厚笋衣的竹笋就破土而出,齐刷刷地钻出地面,欣然挺立莽莽竹林中。
十万大山里,苗族土家族世代在此生息、繁衍。居家依山傍竹,采食不乏山珍,竹笋就是他们最爱吃的一道家常小菜。农历三四月,山里山外,山顶山涧,处处都能碰上采竹笋的老人与小孩、男人和女人。
十二岁那年,我曾跟随章伯上山采过一次竹笋。
那座山,叫蛤蟆岭,好高好大,是家乡有名的一座大山。山腰以上是茂密的松柏树,山腰以下直到山涧,全是大片大片的野竹林。
钻进竹林,人仿佛也融入万竿修篁之中了。山涧有一股潺潺流动的泉水,清亮清亮的。太阳透过竹叶、树叶直射水面,有着“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诗意。
看到竹笋了!密密匝匝的竹林中,竹笋层出不穷。有的长在空荡荡的林间地上,有的从荆棘刺丛中冒出一截,有的刚从地里伸出一个带着几个叶片的头来,有的正拼命从弯曲的石缝中往外挤,整个身儿都七弯八拐……他们顶着露水,呵着雾气,带着新鲜的雨露,夹着泥土的芳香气息。
我急不可耐地弯下腰伸出手,拼命地采,拼命地折,一根、两根、三根……无数根竹笋齐刷刷地被折断,竹林里不时发出“咔嚓、咔嚓”的竹笋断裂之声。
长满竹笋的竹林,会被竹枝竹叶和一些不知名的植物覆盖,遮天蔽日。采竹笋时,需要弓着身子在竹林搜寻。弯久了,腰憋得生疼生疼,要想伸展一下都很费力气。先要用手轻轻撩开捂盖在头顶上的竹枝竹叶和荆棘藤蔓,才能直起身来。身子站直了,抬起头来,只能从繁茂的树枝树叶中,窥见星星点点的广袤苍穹。
站在密密匝匝的竹林中,有着融入大自然的舒心和惬意。其间,常能听到栖息于树枝上的土画眉发出“踢踏、踢踏”的叫声。惊喜之余,再想细看时,它们会伴随着“踢踏、踢踏”的惊叫声,张开翅膀向远处飞去。
渐渐地,竹林里变得阴暗起来。慢慢地,太阳已没入远山的草丛中,一挂弯弯的峨眉月已镶嵌在湛蓝的夜空。
“收工啰!”远处传来了章伯的呼喊声。
看着眼前的一大捆竹笋,虽很累,却又有着满满的成就感。
点评: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Array。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的事,语言比较流畅,层次较清楚,自始自终显得其乐融融。
爬石笋山作文
星期天,天气晴朗,我终于盼来了这一天,一家人去爬石笋山。
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汽车站,“哇,有这么多人,好热闹啊!”我们上了汽车,车子在公路上飞快地行驶,两旁的树木不断地往后退,车厢里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小朋友们趴在窗中望着窗外的景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一会就来到石笋山脚下,我抬头一望,啊!好高好陡!
我们开始爬山了,小孩子们都嘻嘻哈哈,边爬边说笑,觉得挺轻松的,可是不到半个小时,说话声小了,只听见人们不断喘气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大人们都把外衣脱掉了,每个人都满头大汗,我也累得气喘吁吁。
我们继续往上爬呀爬,我感到腿越来越酸,越来越软,最后连抬脚的力气都没有了,真想停下来歇一歇。爸爸在后面不停地鼓励我:“一定要坚持,别停下来,加油啊!”我好像浑身来了劲,赶紧往上爬。可是没多久,又爬不动了。我看到小路两边的杂草特别茂盛,于是灵机一动,用手抓住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一不小心,刺儿扎进了手里,我忍住剧痛,小心翼翼地把刺从手里拔出来。我咬紧牙,使劲往山顶上攀登,终于到了山顶。
站在山顶向四周望去,好美啊,一块块绿油油的麦地,金黄的油菜花,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把大地打扮成一位美丽的少女。一阵微风吹过,一股花香扑鼻而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真舒服啊!
后来,我们又进了寺庙,拜了菩萨,我还把零花钱丢进了箱子里,许了一个愿,这个愿望就是: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永远是全班的第一名。
天渐渐的黑了,我们依依不舍地下山了。在回来的路上我想:我一定要学好本领,长大了为建设家乡出力,使石笋山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相关推荐
-
竹笋中国精选作文网(Www.t262.Com)原创精选作文写物精选作文我家住在山区,春天到来的时候,我常常跟爸爸一起去掘春笋,这可是件最有趣的事。走进竹山,见满山的竹子,有的粗,有的细,翠绿碧绿,郁郁葱葱,竹山就全被这绿色笼罩着,站在竹子底下,简直望不见天,一杆杆长满绿叶的竹子活像一个个顾不得梳头的姑娘,她们头挨着头,肩并着肩,仿佛一对对亲密的朋友。就在这些竹林里,到处都是破土而出的春笋。清明前后,笋可多了,躲在地下的笋几乎都钻出了土,是一夜春风把它们催出土来,还是一声春雷帮助它们破土而出呢?出土的笋一律黑褐色,不过有的笋须是嫩黄色,可能是昨天半夜才出土,还没有照到阳光的缘故吧。出土的笋密密麻麻,远远望去活像春天田野里的无数青蛙歇在泥地上。爸爸掘笋可真快。他先轻快地刨开一边的土,然后用力一掘,笋就掘出来了,而且都是齐根的,真是干净利落。我正奇异,爸爸开口了:“掘笋要找根,先要看看笋须朝什么方向,假如笋须朝左,笋的根就在左边。不过有的笋须是直的,你一时看不准,这就要看旁边的竹梢朝什么方向啦!”怪不得爸爸掘笋时只要刨开一边的土就知道该怎么办了。这天,爸爸掘来不少笋,我就争着去剥笋壳。这不光因为嫩笋鲜美可口的味道吸引了我,还因为我想研究研究它哩。我一边剥,一边把笋壳一张一张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接着又剥第二个,第三个……数一数每个笋剥下的壳,都在四十张左右。这使我记起:有一次,我在竹山认真数了竹枝从底到顶的节数,几乎每支竹都是四十节左右,只是竹节长短不同罢了。我向爸爸请教,才知道原来一张一张笋壳裹着的笋节就是竹节,笋长成竹了,笋节就成了竹节了。有几天我没跟爸爸去掘笋,后来我上山一看,笋都长高了,有的要抬起头来才望得见尖端。真难想象这是竹鞭时长出不久的春笋变成的。竹娃娃长得可真快呀!立夏前,我又上山去了一次,今年的春笋已经长成新竹了,外表附着一层绒毛,翠绿心爱。一棵棵都是那样娟秀,那样挺拔。新竹节环是白嫩的,叶子细小狭长,颜色绿时略带乳黄。而去年长成的竹子,已是一身青绿。没有绒毛,竹节环上的白色也已退去,变得油光光的了。再看三年前长成的竹子,却是黄绿色,三年以上的竹子,皮简直发白了,可是它们的叶子却绿得发黑,像涂了一层油。太阳出来了,竹山上绿色的缝隙中漏进一道道金光,微风吹来,叶子轻轻地摆动着,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在向我点头浅笑,又像无数姑娘在翩翩起舞。面对这葱茏的竹林,我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中。【简评】《竹笋》写的是作者家乡的竹笋,文中既介绍竹笋的生长过程,也讲述了掘笋,剥笋壳的知识,作者娓娓道来,讲得津津有味。介绍竹笋的生长过程,着重写竹节,竹须,竹叶等的变化,写得很细致,很详细,很美,时而寄情于物一会儿把它比成竹娃娃长得可真快,一会儿又说它“像无数姑娘在翩翩起舞”。在作者笔下,家乡的竹笋完全被拟人化了。这种饱含感情的笔墨一直贯穿在文章的始终。介绍掘笋的方法和剥笋壳的联想,前者用爸爸的话一笔带过,后者则详细地写了自己的实践,从剥笋壳联想数竹节,终于弄懂了“一张一张笋壳裹着的笋节就是竹节,笋长成竹了,笋节就成了竹节”的道理。这样写详略得当,既节省了文字也使得文章显出情趣,童心可掬。1200字以上 高二 叙事
-
采莲月光清凉,有女子着粉裙,月下采莲。粉嫩的莲花与女子的粉色衣裙融为一体。恰巧她的名字就叫阿莲。就这样静立着,放眼看去,你会以为自己不小心掉进了精灵的世界里。这美的像一幅画,美的不可思议。如果有前世的话,你我会曾经相遇过吗?我知道,我前世一定见过你的,并且我们一定是被迫分开。不然此时此刻,我不会那么将视线舍不得离开你的身影。西凉,我的家在西凉。若姑娘不嫌弃,可否等杨某向姑娘求亲?往事小点点浮现在眼前,隐藏在树木另一侧的他,看到熟悉娇小的身影,心情如同初见她的那日同样激动。他说过,有一日会带她去西凉,见他的爹娘,然后把她明媒正娶回家。他从来没有想过食言,却也从来没有实现。一颗等待他的心,早就在日复一日的采莲生活中被消耗殆尽了。所以当他走出来,站在她面前时,她才会笑的坦然自若,问一句公子是何人吗?是为了报复他让她苦等,还是真的不在意所以才忘记吗?在时光的罅隙里,不经意间,究竟是什么改变了我们?350字 高二 散文
-
采薇雪欲来的时候, 又烫一壶酒, 将寂寞,绵长入口。 大寒夜,山那头,彤云出岫, 小炉边,那首歌谣 不经意被写就。 白露前,麦未熟, 恰是初秋, 约临走,将柴扉轻叩。 岭上霜红也浸透了眼眸, 那首歌,哽在喉, 沉默不忍回头。“卿尚小,共采薇, 风欲暖,初成蕊, 问离人,山中四季流转又几岁?卿初嫁,独采薇, 露尚稀,叶已翠, 问征人,何处望乡一枯一葳蕤?”雨未停的时节, 煎茶试新叶, 让光阴,杯中交叠。 茅檐下,水如泻,沾衣未觉, 研开墨,芒种刚过, 歌写至下半阙。春分后,花未谢, 尚可采撷, 却低首,问是耶非耶?枝上残香也覆盖了眼睫, 谁和着那首歌, 刚吟罢的第一节。“卿尚小,共采薇, 风欲暖,初成蕊, 问离人,山中四季流转又几岁? 卿初嫁,独采薇, 露尚稀,叶已翠, 问征人,何处望乡一枯一葳蕤?卿已老,忆采薇, 草未凋,又抽穗, 问斯人,等到野火燃尽胡不归?昔我往,杨柳垂, 今我来,雪霏霏, 问故人,可记当年高歌唱《采薇》?”300字 高二 诗歌
-
采蘑菇记“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这首歌你们都熟悉吧?今天,我也要当一回采蘑菇的小姑娘了。清晨4点30分,妈妈就叫人起床,惊醒了我的甜梦。胡乱地洗了两把脸,迷迷糊糊地跟着妈妈向北山走去。一路上,我不停地问,北山的蘑菇多吗?北山的蘑菇长得什么样?北山的蘑菇都能吃吗……妈妈一边回答一边催我快走,我也听个稀里糊涂,带着一大堆疑问上了北山。真幸运,刚爬上山就碰到了一大片蘑菇群!我连忙采了起来,采了一个又一个,不一会儿就把我的小口袋装满了。我乐颠颠地跑到妈妈跟前献功:“你看,我采的蘑菇多好看啊!有红的、白的、粉的,还有黄的,不像你采的都是黑不溜秋的,像一群丑八怪!”妈妈笑了:“告诉你吧,颜色鲜艳,花花绿绿的,都是毒蘑,谁要是吃了,会中毒的……”“会死吗?!”“会!”我赶紧把那些花花绿绿的毒蘑扔了,连忙又采了一个,拿去问妈妈:“你看这个是好蘑菇吗?”“这个也不行。”妈妈仔细看了看对我说,“你看我采的蘑菇这底儿像蜜蜂的窝眼儿,你采的呢是棒子线。还有,毒蘑上没有虫子。明白了吗?”哦,采蘑菇还这么有学问哪!我不好意思地挠挠鬓角,笑了。这回我拿了一个样子照着采,妈妈告诉我说,那叫松蘑,我高兴地喊了起来:“耶——我会采蘑菇喽!”“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我一边采蘑菇,一边唱,心里眼里都是蘑菇了。忽然,“唰”地一声从脚底下飞起一群蚂蚱!我吓得浑身抖了一下,嘴里说:“心跳加速,动作加快,头脑清醒……”正说着呢,妈妈看了我一眼,我马上说没事儿。没想到,一抬头,脸上粘满了蜘蛛网,吓得我“嗷”地叫了一声!晃晃脑袋大声说:“心要跳出,手舞足蹈,精神恐惧——有事儿。”我一边说着,一边跑出了遮天蔽日的松树林。700字 高二 记叙文
-
《采莲图》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1000字 高二
-
上山挖竹笋我的老家在池州九华山,每年春天的时候,我都会和奶奶他们上山去挖竹笋。今年三月的一天,我和奶奶去了九华山。可能是因为刚下过雨的原因,这里的竹笋纷纷冒出了地面,随处可见。奶奶说:“太小的不要挖。”我们开始行动了,因为已经挖过很多次了,我的技术已经很熟练了。到中午的时候,我和奶奶已经挖了一篮子春笋了,于是我和奶奶就回家了。150字 一年级 叙事
-
采竹笋“五一”节到了,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体验生活,同时也为了出去游玩,就决定带我去山上采竹笋。早上我们起得很早,吃了早饭,爸爸妈妈和我就一块出发了。我们的车一路经过的那些地方景色美极了,有如玉带一般的龙河,它的水真绿呀,绿得像碧玉;有俊秀起伏的群山,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像猴子,有的像老人,有的像仙女,有的像狮子……上面的树是那么的葱郁,山倒映在水中,水印着山,天空的小鸟欢快的唱着歌儿,一切都是那么美,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的车沿着山盘旋向上,越向山上感觉越来越冷,我暗自在想,这一路上都是一些树木,哪来竹笋呀?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就笑眯眯的说:“幺儿,我们马上就到了。你看看前面是什么?”我看了好一阵子也没看见竹笋,就对爸爸说:“哪有呀,你骗人。”爸爸说:“这就是你不懂了吧,竹笋不会长在外边路上呀,它就在前面那一片竹林中呀!”说着车就到了,爸爸停下车让我们下车去采竹笋。一下车,我就冷得直打哆嗦,爸爸带着口袋,拉着我和妈妈钻进了一片竹林,哇,好大的竹林,在里面看全是小竹子,一望无垠,我们像进了一片竹海。里面到处是乱乱的小竹子,我没看见鲜嫩的竹笋,结果看到爸爸已经采到了鲜嫩的竹笋,我盯着爸爸,看见他正用力的拔起一个毛乎乎的“小棍子”,他拔起来拨开外面的皮,我惊呆了——原来那鲜嫩的竹笋还藏在不起眼的竹笋皮里面,怪不得我没看到呢!我兴奋地跟着爸爸妈妈在这竹林里面穿梭着,地上好多好多小竹笋呀,它们仿佛在叫着:“快来呀,我在这里,来抓我呀。”我迫不及待的抓住一根小竹笋,用力一拔,糟了,不仅竹笋没拔出来,我的手还被刺破流血了,妈妈赶快过来给我把手包好,然后对我说:“女儿,采竹笋不能像你那样,应该先抓住竹笋的最下端,用力左右摇摇,然后用力拔出来,把皮拨开就行了,我试着用妈妈说的方法去做,结果真的还很有用。没多久,我们的口袋装满了,可地上还有那么多小竹笋,我们都舍不得离开,把装干粮的口袋都拿来装竹笋了。最后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们也再没有塞竹笋的口袋了,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那片竹林。出了竹林才大家都笑得前俯后仰,才发现我们一家都跟小花猫似的,原来是小竹子身上的很多灰尘掉到了我们的脸上、身上。不过我们还是很开心。回到家,我们把自己亲手采的竹笋煮来吃,真香,那清清的竹香味比在市场上买的香多了,因为这是我们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也懂得了劳动的意义。丰都县实验小学四年级:范薰艺900字 四年级 叙事
-
竹笋我的家乡在安徽,那里有很多高大的山,山里有很多竹笋,春天到来时,我和爸爸就会去山里面掘春笋,这可是件有趣的事。走进竹山,只见满山的竹子,有的粗,有的细,青翠碧绿.郁郁葱葱,竹山就全被这绿色笼罩着,站在竹子底下,简直看不见天。一杆杆长满绿叶的竹子,像一个个顾不上梳头的小姑娘,她们头挨着头,肩并着肩,仿佛一对对亲密的朋友。就在这些竹林里,到处都是破土而出的春笋。清明前后,笋可多了,躲在地下的笋几乎都钻出了地面,是一夜春风把它们催出了地面,大概是想让春笋快点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吧!出到地面的笋一是黑褐色,不过有的笋须是嫩黄色的,可能是昨天半夜才出土的,还没有照到阳光的缘故吧,出土的笋密密麻麻,远远望去就像春天田野里无数的青蛙歇息在泥地上。这天,爸爸掘来不少竹笋,我就争着去剥笋壳。这不光因为嫩笋鲜美可口的味道吸引了我,还因为我想研究它。太阳出来了,竹山上绿色的缝隙中漏进一道道金光,微风吹来,叶子轻轻的摆动着,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在向我点头微笑,又想无数姑娘在翩翩起舞。面对这苍翠的竹林,我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中!450字 四年级 状物
-
竹笋每次回忆起那一段时光,就会勾起我无限的遐想。那是上学期期末考试期间,一张张试卷犹如白色的雪花,漫天飞舞,巨大的压力压得我气喘吁吁,灰心丧气,当时的我心灰意冷。也许那只是一个偶然,妈妈带我去郊外游玩。当时的我并不明白,在紧迫的复习阶段,妈妈怎么会把我带出来游玩呢?这一点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正当我疑问之时,就到了。当我看到这满色春景时,双腿不由自主地迈进林子。林子里多姿多样,鸡冠花,迎春花,丁香……百花争艳,但我却在大片竹笋面前停下了急匆匆的脚步。这时,有的竹笋已经破土而出,树叶纷纷扬扬往下压,可是它却不屈不挠地向着天空,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住它。顿悟。我又看了看母亲,她微笑地朝我点点头。随后,我看到书桌上,一个坚毅的身影……老师点评:活学活用,巧妙自然!300字 六年级 抒情
-
竹笋上海市杨浦区长白一村小学三(4)班叶玉婷竹笋一头尖、一头圆。穿着好多件棕色的外衣,真像一枚小火箭。我脱去它十七件外衣,它露出嫩黄色的肉。这时候,它多像一座小宝塔呀!我用银光闪闪的刀竹笋切成两半,它的身体里面是一格一格的。如果把它们横放,就像两条小船在水里横行,假如把它们竖放,就像两幢奇特的高楼大厦;要是把它们斜放,就像两架消防梯子。它的造型多美啊!竹笋可以给人们烧成美味的菜肴,也可以烧成可口、鲜美的汤。竹笋长大成了竹子,人们可以把它做成竹笛、竹筏、竹房、鱼竿、篮子……,还可以给人晾衣服。竹笋的用处可真大呀!投稿:2005-9-99:36:4925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姑夫:“新妇复如何”。“新妇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相类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出。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淑英摘了满满一篮子川穹,正准备下山。淑英快活极了,她的右肘弯里正挽着一只竹篮,那椭圆形的川穹躺在篮子里好不自在。尽管她的脚步是那样的轻盈,但是,川穹们还是在竹篮子里不停地蠕动,好像要跳出来自己下山似的。淑英的左手拿着一朵栀子花,栀子花散发出来的浓烈的香味使她禁不住唱起山歌来:三月里来(哟)三月里春光(哟)美,我采山花(哟)给妹妹。……淑英一边唱着山歌一边往山下走,蓝色的头巾在山风的吹拂下一飘一飘的。她的脸上荡漾着春光,山里的翠叶红花一映衬,显得更加好看。她的一双眼睛没有看路,而是在寻找那些长得最好看的花。布仁今天也出门了,不知是怕阳光刺眼还是怎么的,他戴了一顶草帽,手上也挎了一只篮子,他也是去山上采川穹的。三月里来(哟)山里春光(哟)美,我采山花(哟)在山里。……布仁听得歌声越来越近,他就不顾身边的灌木丛怎么扫打他的脸,一个劲儿地向山上爬去。半山腰里,淑英和布仁不期而遇,几乎在同时,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是你”。淑英把手里的栀子花放进竹篮,又把竹篮放在路边,她走到布仁的下方就势施礼,问道:你休了我以后娶了一个新人,新来的嫂夫人可好?布仁没有立即回答,他推了推帽檐,长叹了一口气。嫂夫人可好呀?淑英省去了三个字,又问了起来。好,好,穿得好,吃得好,人也长得乖,只是,只是,唉,唉……说到这里,布仁看了看眼前的淑英,把后半句话咽进了肚子里。只是什么,是闲着没人聊天还是三寸金莲迈不出朱阁,还是请君告诉奴一声。淑英声音如柔发,但还是丝丝扣着布仁的心弦,他不得不直言相告:贤……贤……啊,淑英,你不知道,新来的女人只会做刺绣手艺,纺织缝纫的功夫比你差多了,不……不……不行呀!布仁拉了拉帽檐,其实,淑英并没有看他。她知道,以往他一急就会出一身汗的,但她还是想刺一刺眼前这个伪君子。请君稍息,听奴一言,自古婚姻,天缘人意,君只要心里舒服就行了,什么不如不行呀,再说,能做到会刺绣工艺的女人就不错了。你看,我这不也上山了吗,昔日,唉……布仁用长袖拂拭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又长吁短叹起来。昔日有什么好说的,男人还是做惯了事情好,有事做就少生是非。过去奴在君家为妇,对上不孝顺,又无德无才,君也只吃得粗茶淡饭,万望君恕罪。不,不,淑英,过去你一天工夫织五丈白绢,新来的女人一天只能织四丈黄绢,我还能说你过去什么呢?淑英“啊”了一声说:对不起,奴打搅了。她爬起来,向布仁福了一福,挎着竹篮,唱着山歌下山了。布仁望着昔日妻子的背影,怅惘无已,他提着空篮子向山上爬去。1000字 初二 散文
-
采桔子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跨进了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的大门。在这儿我们开展了许多有趣的活动;如做蛋糕、做环保袋、“寻宝”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采桔子。 这天,天气有点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湿漉漉的味道。我们踏在爬满蚯蚓的小路上,向果园前进。一路上,新鲜的空气渗入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那久违了的、熟悉的乡土气息迎面扑来,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神清气爽。刚进入果园,我们就被这儿的景色迷住了。瞧,绿树掩映着黄澄澄的桔子,在蓝天的映照下,显得多美呀!桔树的树叶虽没有枫叶那绚丽的火红;也没有稻穗那耀眼的金黄;但有的是苍翠的绿色,微风拂过,树叶随风飘荡,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桔子从叶间露出了小脑袋,在阳光照耀下是那样的醒目。我连忙跑到桔树旁,细细观察着。它们最高的是我身高的两倍,矮的也有我一般高。树梢上挂满了桔子,都把树枝给压弯了。看,那叶子有的油光发亮,好像打了层蜡;有的绿得发黑,格外美丽。这些桔子更可爱。有的是金黄的,有的黄中带青;有的虽然很大,但还没成熟,是绿色的;还有得裂开了小嘴,朝我笑呢!看着看着,我的口水都快留下来了。我们沿着乡间小道,走向桔园深处。同学们摘桔子的模样真是千姿百态。有些男生真是贪心,采了一个特别大的。你瞧,他慢慢的剥开那又青又厚的皮,望着那诱人的桔子,连忙掰下一片,往嘴里送。忽然,他皱起了眉头,我猜想,一定是太酸了。一旁的同学看到这一幕都开怀大笑,弄得他不知所措。于是,去询问了旁边的同学,这才知道什么样的桔子好。他又采了一个,这次,他露出了笑脸。我猜,这个,应该是甘甜的吧。我望着那么多的桔子,挑三拣四,终于选了一个又小又黄的,摸上去软软的,“咔嚓”一声,我轻轻地把它摘了下来。剥开皮,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接着,我又采了好几个桔子。塑料袋越来越沉,数一数,已经有40多个了。这时,我的目光被一个又大又黄的桔子吸引住了,可惜它长得太高,我摘不到。我拼命掂起脚尖,伸长手臂,还是摘不到。这时,我发现“巨人”朱正宇 正站在我身旁,我连忙请他帮我摘下了这个令我急得直跺脚的桔子…… 啊,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该归队了。品尝这自己采的桔子,同学们脸上都笑成了一朵花。说话声、笑声、喊声,融成一片,响彻桔园上空,多像一首动听的交响乐。采桔子活动结束了,大家拎着沉甸甸的袋子,满意地走出了桔园。我踏上了回基地的路程,望着渐渐消失在我视线中的果园,不禁感慨万分。是啊,这满园的果树,不都是农民们付出了汗水得来的吗?我们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只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定能收获累累的硕果。1000字 高一 叙事
-
采薇翁明朝快要灭亡时,各地战争纷起。山东长山刘芝生聚集了数万人马,准备南渡黄河。一天,一个肥胖的男人来到军营门口,敞开上衣,露出大肚子,要求会见起兵的头人。刘芝生请他进营寨谈话,两人话很投机,谈得很高兴。问他姓名,他自称采薇翁。刘芝生留他在军中作军师,并想送他一把刀,采薇翁说:“我自己有锋利的兵器,不需要矛戟了。”刘芝生问他:“你的兵器在哪里?”采薇翁便掀起衣服,露出肚皮,只见肚脐眼大得可放进一个大鸡蛋。他屏住气把肚子鼓起,忽然肚脐中嗤的一声冒出剑把,一抽,出来一把剑,剑口白如霜雪。刘大吃一惊,而采薇翁却笑着指一指肚子说:“这是兵器仓库,什么都有。”刘芝生叫他拿一副弓箭,他又像先前一样,一运气就从肚脐里冒出一副。稍稍歇息,又有一支箭从中飞出,飞出的兵器应有尽有。过了一会儿,采薇翁把剑插进肚脐中,剑一下就没影了。刘芝生把他看作神仙,与他同吃同睡,对他很尊敬。当时军营中号令虽然严明,但因都是乌合之众,时常有些人出去抢劫掠夺。采薇翁对刘芝生说:“兵贵在纪律严明,现在你率领着数万兵士,却不能镇住人心,这必然会失败。”刘认为很对,便采纳了他的建议,对士兵进行整顿,对那些掠取妇女和财物的人,斩首示众。这样,军中纪律稍好一些,但违纪的事还是没有断绝。采薇翁不时骑马到兵营各处查看。军中那些骄横的将士,常常不明不白地掉了脑袋,大家都怀疑是采薇翁干的。采薇翁整顿军纪的措施,使兵士们对他又怕又恨。于是,各部的头领都在刘芝生面前说采薇翁的坏话:“采薇翁行的是妖术。自古以来,名将靠的是智谋,没听说靠妖术的。现在很多无辜的将士,往往不知缘故地掉了脑袋,闹得人心惶惶。你和他在一起,也是很危险的,不如把他干掉。”刘芝生听从将领们的意见,想等他睡着后杀掉他,便派人去看采薇翁,当时采薇翁正在睡觉,鼾声如雷。众人大喜,派士兵把房子围住,叫两个人拿刀进去砍断他的脑袋。可是,等到刀子一提起,脑袋又长好了,仍旧鼾声如雷。刺客又砍他的肚子,只见肚子裂开了但没有流血,肚中藏着无数兵器,刀尖枪尖都露在外面。众人看了大惊,不敢上前,只是远远地用长矛去拨他的肚皮,不料肚子里的铁弩都射了出来,射中了好几个人。众人惊散,将事情经过告诉了刘芝生,刘急忙去找他,那个神秘的采薇翁早已无影无踪。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1000字 初二
-
采莲趣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只帆船如箭一般驶向湖心,船尾留下一条水痕,渐渐扩散开去 `````` 湖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荷叶从水中冒出来,墨绿墨绿的,衬托着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风儿吹来,荷花、荷叶,互相碰撞,顿时响起一片哗哗声,好像快乐的奏鸣曲。一个个嫩绿的莲蓬挺立在一朵朵娇嫩的荷花前,好像手拿话筒正在唱歌的小姑娘 `````` 我趴在船头,望着荷花丛如痴如醉,仿佛自己也成了一个小莲蓬,摇曳在湖中。小表哥忽然对我说:“我们去采莲蓬吃,好不?”“太好了!”我高兴得一跃而起。可没一会儿,我又愣住了。“大表哥还要去买一船化肥,而且没有船,怎么采呢?”我不禁犯了愁。小表哥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从后舱抱出两个装杂物的大木盆,“坐这个!”我一呆,又一想,管它呢,不沉就行,再说我还懂点水性。我蹑手蹑脚跨入盆中,生怕它翻了。随着木盆的上下浮动,我的心也跟着左摇右晃。没多入,我便渐渐适应了,开始用手划水,把持盆的方向。机灵的小表哥又上船拿了两个大蚌壳给我当桨。我用它一划,盆船便向前驶去。“突突突”,大表哥驾着船买化肥去了,只留下几缕袅袅青烟。我来到一个大莲蓬前,停下船,抓住莲柄就拔,谁知莲柄上长满了小刺,一用力,手就疼,手心出现了密麻的小红印。我急中生智,抓起蚌壳将锋得的边缘对准莲柄“喀吱喀吱”锯了起来,不一会儿,那莲蓬被我锯了下来,我捧着胜利的果实,心里乐开了花。我正要招呼小表哥,他也赶了上来,我想告诉他用蚌壳锯莲蓬的办法,可他像变魔术似地掏出一把剪刀来,一下一个,干净得落。我见了不服气,趁他不注意,悄悄从他的盆船上“偷”了几个莲蓬来。他似乎没察觉,我暗自发笑,一不留神,身子一仰,一个倒栽,“扑通”栽入水中,“救命!”我吃了一个鼻酸,一边乱打水,一边呼救。“哈哈哈”小表哥笑得前俯后仰,“你当我不知道?”一看小表哥那幸灾乐祸样,我急了,脚一蹬,咦?底下是泥。我踩着泥慢慢试探站着走了几步。突然脚下一滑,我连忙探下身摸个究竟。“藕!”我惊叫起来。小表哥兴奋地划过来接过藕。那载藕白白胖胖,像个小娃娃。我们把它洗干净,放好。太阳升高了,我们折了张荷叶当帽子,拿起一个大莲蓬细细端详:它足有一小碗口大,深绿的外衣,均匀地排列着十几个小孔。挖出一颗莲子,撕去绿皮,里面是白嫩的肉。我吃了一颗,味道鲜美,暑气全消了。“突突突 ``````` ”大表哥驾着满载化肥的船归来了。我和小表哥爬上船,把莲蓬和藕也搬上船,船向村子驶去,湖面上留下了一道水痕和大家的笑声 ```````1000字 高一 叙事
-
采花生“滴滴”汽车的鸣笛响起,“哈哈”,我们的笑声连连,我们要去南通农场秋游喽!窗外的风景真美啊!车辆川流不息,花儿张开小嘴倾吐芳香,一阵微风吹来,枝叶随风摇动,一只小鸟落在枝头,唱起了动听的歌。在车厢里,我看到了另一辆班车上面的同学,他们也是满面笑容,看来今天的南通农场一定会热闹非凡。“到了,到了,到了南通农场。”我迫不及待地跳下了车,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少了往来的车辆。我眺望天空,它是多么地湛蓝、透亮,好像用特制清水洗过的宝石一样清爽,稻田金灿灿的一片中泛着一片青色。黄澄澄的谷穗颗粒饱满,沉甸甸的,低着头在微风中摇动,飘散出醉人的芳香,我们连蹦带跳地来到了被才起包围的花生地,找到了自己班的花生田。花生田是一片绿的海洋,一排排的花生藤宛如层层叠叠的绿波,每一株花生藤都精神饱满,正在接受阳光的沐浴。朱老师走进秧田做了示范,为了激起我们的斗志,拔更多的花生,朱老师又把我们分成了A和B组,比赛采花生。在朱老师的一声令下,我们扔下书包,像出笼的小鸟一样飞进了花生田。接着,我撸起衣袖,带上手套,眼睛寻找着目标,突然,一株又绿又大的花生藤映入了我的眼帘。哼,我今天一定要把你拔下来,不拔下来我就不叫许靖波。说时迟那时快,我两腿分开,呈下半蹲式,弯下腰来用力一拔,妈呀,花生藤竟然还留在它的老巢里,真是气死我也。看老师拔的时候只用了我一半的力气,怎么到自己的时候就不行呢?我转过头去,看别人是怎么拔的,哦,原来拔花生有这么多的窍门啊!我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这回,我抓住了藤的根部,来回摇动使土松散,在用力一拔,花生藤连根而起,这株花生藤足足十多粒花生,数十粒花生在根上好似风铃一般,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葫芦,有的像数字8,它们长着麻子脸,像一个正在熟睡的胖娃娃。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我,忙乎了大半天,累得气喘嘘嘘,大汗淋漓。咦,手套上怎么有细细的沙子,原来,自己拔了这么长时间,没有洗手,手上自然沾上土了。再看看同学,一脸灰尘再加上满头大汗,已经变成了大花脸。虽然赤日炎炎,可是为了我们组的荣誉,我左右开弓,又拔了许多株,朱老师拿起相机,“卡擦”记录下我们劳动时热火朝天的场面。接下来就该摘花生了,试了各种办法,只能死拽了,花生越堆越多,堆成了一座小山,在我们全体同学的努力下,我们获得了胜利。看着那么多的花生,我心里美滋滋的,比吃了蜜还要甜。不一会,农场的叔叔把一些花生煮熟了,拿来给我们品尝,我拨开花生壳,红色的果仁立刻映入了我的眼帘,我咀嚼了一口,真是又香又甜,是我吃过的味道中最美的一次。美好时光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南通农场。秋天是多彩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在富饶的南通农场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品尝到丰收的喜悦,我忘不了这次有意义的采花生活动。南通市实验小学五年级:许靖波1000字 五年级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