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900字

风筝

0
0
900字 高三 叙事

“天上的风筝哪儿去了,一眨眼,不见了,谁把它的线剪断了,你知不知道......”楼下的音像店每天黄昏时便会放起这首歌。燕姿的歌声空灵而透明,听多了甚至会觉得很伤感,然而我却疯狂的迷恋着这种声音,只因为她是我所喜爱的。

于是,我会每天很准时的回家,放下书包,双手插进裤袋儿,望着西边即将沉落的太阳,静静地倚在窗边听着,然后会莫名其妙地想起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直到母亲叫我去吃饭。

通常在餐桌上我是坚持沉默是金的原则,尤其是只有我和母亲两个人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我们之间无话可说,而是每当那是我会继续想我喜欢想的事情,至于我在想些什么,那就任凭你们“大胆地”猜想了。不过,我不希望听到诸如“小孩子想的东西都是不切实际的毫无意义的事罢了”之类的话语,否则我会觉得你们很没有水平甚至很无聊。

Anna告诉我,其实很无聊的是我自己。

Anna是仅大我十三天的姐姐,我们很少会见面。不过因为我们与生俱来的默契,在一起时便往往会聊得天花乱坠。所以我会很认真地告诉她我喜欢什么什么讨厌什么什么,然后Anna也会很认真地告诉我叫我别太无聊,这个世界并没有得罪我,我们活着如果没有伤感的事那就算不上活着。这些俗气的大道理从她的口中出来就不俗了,所以我也并不奇怪自己每当听完Anna的话后会十分乖巧地依偎在她的身边,心中一边想着她虽然比我大不了多少却比我懂事,一边又美滋滋地去想其它的心事。

我是个喜欢文字的人,即便没有什么成就,我也会依旧努力地写。初中老师评价我的作品风格根本没有固定。对于这句话我是很欣赏的――她说的完全正确!因此我也十分乐意把我写的东西即使很不入流也会给她看,通常她会很认真地批改。

我天生乐观,又天生悲观。所以当我在乐观和悲观边缘徘徊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就喜忧参半。否则,不是乐到极至,就是悲到绝望。记得有段时间,情绪特别低落的我写了很多低调风格的作品,我曾试着将他们投稿,没想到的是竟然都发表了,那一刻我感动得有些不知所措。现在想想,似乎有点搞笑。

我很喜欢星期天,虽然它不是我的幸运日,但我却感到幸福,因为它不会给我造成任何压力。我可以在这一天放肆地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听到音像店黄昏时的歌――周末听的感觉会和平常不同,十分的不同。

“看你穿越云端,非得很高,站在山上的我大声叫,喔,也许你呀不会听到,把梦想找到,要过得更好......”

我想我是风筝,真的。

风筝

800字 初三 日记

外公是个退休工人,待人很和蔼,很愿意帮助别人。在我的印象里,他擅长做风筝,每年春天,他都会找一些竹条,捆扎起来给我做风筝。那风筝是用纸糊的,没有颜色,更没有图案,唯一的,是那白色,淡淡的白。

三月才开始放风筝,外公却早在二月把风筝做好了。我不喜欢外公为我做风筝,我总觉得没有外面卖的那么漂亮。每次想买风筝时,都被妈妈劝了回去。我不懂,为什么妈妈说外公做的风筝好,是全世界最漂亮的风筝。尽管如此,我还是想拥有真正属于我的风筝。

暖春,风筝肆无忌惮的在天上玩耍。有的随着风儿低吟的小曲翩翩起舞;有的躲进云朵阿姨的衣裳里,和经过的飞鸟捉迷藏;有的在学“夸父追日”,和风哥哥赛跑…一条巨大的龙,在天上舞动,马上成为注目的焦点。而放那个风筝的人,是一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小男孩。在天空的最高处,有一只极为平凡的风筝,那是我的。我用手来回牵拉着线,想让风筝飞得更高,以弥补平凡的缺憾。外公则静静地坐在报纸上,脏脏皱皱的衬衣穿在身上,却有一种满足的笑。

我要读小学了,就意味着要离开这个乡村了。要离开外公,离开那座伴我六年的山。可我却很兴奋,因为再也没有外公做的纸风筝了,也意味着我将去城市,开始崭新的生活。临走前,外公哭得稀里哗啦,像个需要用一辈子好好疼好好保护的孩子。外公对我说,“以后你要好好的听爸爸妈妈的话,要快快乐乐的活。城市不比咱农村,处处危机四伏,要用心的生活…以后就不能为你做风筝了,这里没邮局,看来我这把老骨头是该退休了…”。

就这样,我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离开了乡村,也离开了外公。

住在城市,一路跌跌碰碰,最终还是跟上了脚步,开始庸庸碌碌的生活。在安静的夜晚,还是会想念外公,很久没见了,甚至都只模糊的记得那模糊的轮廓、满头的白发和他慈祥的笑容,一种咸涩的液体立即模糊了视线。“一年之际在于春”,我知道外公为我做风筝,其实是想让我放飞梦想,可是我却伤了他的心。我当着他的面和妈妈争论买风筝的事,甚至到了分别,也没有丝毫眷恋,只想离开去城市,那个表面繁华的城市。

现在手里再不是原来的纸风筝,再不会飞得那么高,那么美。

下雨了,我却看到一只纸糊的断线的风筝在雨中飘打,不能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叙事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