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国美德少年伍颖睿同学学习》观后感650字

《向全国美德少年伍颖睿同学学习》观后感

650字 五年级 观后感

《向全国美德少年伍颖睿同学学习》

——观后感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就如周华健的《朋友》所唱,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一起走过一辈子。在我的身边,也有一对好朋友,他们互相帮助,其中,那个年龄比较小的男孩——伍颖睿,他为另一个朋友——小文撑起了一片蓝天,在校园里,总能看见他们两个一高一低的身影,是多么温馨啊!

每当在上学的时候,颖睿总会扶着小文,慢慢地走回学校,但他并没有埋怨过一句话,他只是默默地,作为小文的拐杖,一直走着……

“叮铃铃……”每当下课铃打响了,我总能看见颖睿扶着一瘸一拐的小文慢慢地走着,他总是那么耐心,小文也因此十分开心!

每当小文需要帮助的时候,颖睿总会伸出自己的援手,去帮助小文。颖睿可不像我们平时,帮人只帮一时,他十分坚持,一扶就扶了三年。他也说:“因为他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兄弟,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一份责任。”对,就是这一份责任,才令颖睿比同龄的孩子都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娇气,她的班主任也觉得他是一个十分有爱心的孩子。我也十分敬佩他!

在我们身边不只有伍颖睿这个例子,还有我的同桌——叶仪。没当我遇到困难时候,她没有一次是不帮助我的。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她每一天都给我喝汤、给我我急需的东西。

每当中午的时候,她总会拿着一碗汤,端到我面前给我喝。因为我的饭盒装了汤很油,所以,我就是想装汤也没去装。叶仪知道我的苦衷,便天天装汤给我喝,而她没有一点儿埋怨,此刻,我的心是多么感动啊!

还有一次,我的英语话剧稿没带,十分着急,是叶仪立刻借给我,我才没有被老师骂,我是多么的感谢她啊!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的人帮助过他人,但帮人不仅要帮一时,要帮就要坚持!有许多的人做到了,特别是伍颖睿,他的成熟和坚持会令我铭记在心,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像伍颖睿那样,“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母亲的生活课

900字 初一 记叙文

“哗哗哗”楼下重重的卷闸门在漆黑中被拉起,我瞄了瞄闹钟,才凌晨4点,门缝里一丝光亮射进来,是母亲。母亲经营一家早餐店,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做准备工作,6点半左右开门迎客。今天母亲又早起了半小时,大概今天又需要许多准备工作。 

冬天的凌晨,天还是全黑的,作为早餐店老板的女儿,我对季节变换带来的光线变化有着明显的感受。为什么不多睡半个钟头?我有些心疼。5点,我也跟着起床。 

我下到一楼,看到母亲正在准备着开市的东西。“你来得刚好,把那两盘米拿过来。”我按照母亲指令执行。却见母亲娴熟地将两种不同的米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我疑惑:“全部倒进去不就得了吗?用得着这么麻烦吗?”这下母亲脸色一沉,随手抓起一把米:“过来,认真看。” 

我睁圆眼睛:“没什么不同啊!”母亲呵斥:“认真点。”我大气不敢出,走近细看:“哦,一种米色淡,一种米色深,一种米粗而大,一种米细而小。”母亲的脸色这才阴转晴:“对,你再闻一下。”我凑近闻了一下:“一种闻起来香味较淡,一种闻起来较浓。” 

“对,这两种米,一种是糯米,一种是粘米。按比例,是因为这样混起来的口感好,顾客喜欢吃!”我屏息静听:“原来如此!” 

有一次,母亲教我包馄饨。我舀上一勺肉,放在馄饨皮中间,将馄饨皮对折成三角形,一拉,皮破了。只见母亲用筷子沾起一点肉糜,娴熟地往馄饨皮里一裹,两只手指把皮一夹,一个小馄饨就成形了。我数了数,1分钟内母亲至少做出40个小馄饨。并且她包的每个馄饨大小一致,每一份皮、肉糜都能恰到好处一点不剩。 

母亲对这些技术的精熟掌握,还不止在包馄饨的速度上。经营早餐店十多年,她练就出来一身经验。 

滚烫的大锅里,一把小馄饨丢下去,颠几下就捞出锅,撒上些紫菜,母亲立即端着上桌了。“端碗”同样是技术活。地方窄,人却很多,常常把店挤得水泄不通。母亲常常在顾客中快速绕行,远远望着竟如练太极拳一般柔软流畅。 

店里人多的时候,下单的人也很多,但母亲却能一字不漏地记下来,我好奇:“你怎么记性那么好啊?”母亲双目含笑:“开了十几年店,没点记性哪行啊!这可是练出来的!” 

看着馄饨在锅里扑腾,一阵热腾腾的水蒸气扑面而来。眼前母亲的身影渐渐模糊。我惭愧:妈妈得累积多少年的经验,才能这么准确无误地打量出两种米的比例啊!得被溅多少次热汤,才能如此身轻如燕啊? 

母亲没有深厚的知识素养,没有精明的商业头脑,但她却给我上了一堂生活课,让我体会到另一种不寻常的学问。让我知道只要一个人踏实认真地去实践,必定会掌握隐藏在这些繁琐辛劳中的学问,而这种学问是从书本中学不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观后感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