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生_650字600字

画生_650字

0
0
600字 高一 写景

冬天款款而来,细碎而繁多的雪花于天空之中徐徐而下。素雪如此的白,或许这素和白不应同出,但我觉得说说也无妨。

早晨第一次出去。清冷静谧。使人一哆嗦。脚下踩着一层像冰却不如冰那般硬的东西,有点像霜。踩着咔咔作响。而我无心恋足于雪地之上。寒气使我手脚有了些许凉意,我忙跑回屋子里。

吃过早饭以后,我与爸妈一同坐在炕上。感受着来自身下的阵阵暖意。忽的心中生出一种优越感。我想此刻的那些城里人应该享受不到这样的暖彻心扉,他们只能抱着细细的水管在那里唏嘘不已吧!呵呵

呜呼。俗话说的鹅毛大学却也一点不错。我也只是知道屋里如此的温暖不知外头到底有多么寒冷。抬头望了望。门前有十几棵槐树。那是很多年前爷爷种的,时间可久喽!他杂乱而毫无章法的树枝上覆盖着一层半指节厚的雪。显得很漂亮。若说银装素裹好像是矫情了些,我很想从树顶的那片天空往下看,如果真的可以,不知我是否还能识得交错无序的枝干。此刻要是有人站在树下,用力一蹬树躯,那么老树便会赏他一头白发苍苍。惊奇的是这样树好像是有灵性似的,每每都是两棵树紧靠,中间隔开四五棵树的距离又会有另外的两棵树。我不知这是为什么,或许是因为爷爷怕这些树孤独特意这样安排的吧。

虽说景色优美,但也常伴随孤寂感。想了想,摸了摸手边的容若词集,打开读了一篇: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高一:拦继健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大别明珠_1000字

1000字 高一 写景

三河碧绿,白果泉晶。女娲补天遗翠玉,河水辉映;渔歌互答酬盛世,网满龙鳞。沃野桑竹欲滴翠,秋山粟柿正耀金。在这个处处洋溢生机的时节里,麻城精神如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闪烁在雄奇伟岸的大别山上!   大别迎春风而浩荡,明珠灿中原以亮晶。新时代里,麻城精神不断得以丰富,但更令麻城儿女骄傲的是“忠勇孝善,创新奋进”的传承。   山清水秀,乐业安居,一派详和安定的景象,我们深知,这样的一切,是多少先辈,多少壮士用勤劳智慧筑成,以淋漓鲜血凝成的!   在这里,每一寸麻城的土地上,都承载着“忠勇善孝”的传奇。   红星闪闪放光彩,这或许是我们从小就谙熟于心的歌谣,历历在目的画面。然而,这同样是一个烈士的颂词,一位父亲的悲歌。鲍先志,一位生于麻城市顺河镇贫穷农民家庭的革命烈士,他经历了鄂豫皖大别山革命,也走过了万里长征路。忠肝义胆,英勇壮烈,他终于成长为麻城籍开国中将。可他深爱的妻子,却在战火中离散。父亲上战场,儿子过着与“冬子”一样的生活,本该有父慈子孝,共享天伦,可他们却用一腔热血演绎了人间大爱!   陈再道年迈仍不辞辛劳为铁道兵建设助力;蔡济璜坚定斗争,遭袭不屈;余诚密谋萍醴起义制炸药险些被捕;余祖言筹建同盟会,领导武昌起义……麻城儿女英勇奋进,不屈抗争的事例不胜枚举。“明月照秋霜,今朝还故乡。留得头颅在,雄心终不降”,他们用智慧与坚毅将“忠勇孝善”的革命热血挥洒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城市上。   忠勇孝善世代传承,可是新时代里更令人惊叹的是“创新奋进”的开拓精神。而这“创新奋进”的精神,正是麻城人民奋斗不息,创新不止的源源动力。   文化创新是麻城人终生热爱的事业。张敬安创作的红歌《洪湖水浪打浪》、《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被周总理大加赞扬;农民诗人陈道信创作的诗歌《与北风斗狠》被《红旗歌谣》收录,广为传唱。革命前辈余言一生著作甚丰,共计诗6卷,杂文4卷,《史记》2卷……更值得一提的是,麻城夫妇杨洁、王崇秋热爱文艺,坚持不懈,在6年的时间里拍出了称霸荧屏20年之久的连续剧《西游记》,惊艳了多少中国人的童年……   尽管麻城并不是一个富庶异常的大城市,可麻城勤劳善良的人们依旧取得了不少科技成就。谁不知,当年著名的物理学家彭桓武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震惊了麻城;谁不知,当年严士健开展与无穷质点马尔可夫过程的研究,一举夺得物理学大奖……   当绿色麻城、生态麻城、文明麻城、活力麻城等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不忘“忠勇孝善,创新奋进”!   大别迎春风而浩荡,明珠灿中原以晶亮。壮哉!麻城山水!伟哉!麻城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写景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