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忧愁冷处浓(读《红楼梦》有感)1000字

一抹忧愁冷处浓(读《红楼梦》有感)

1000字 初三 读后感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

——题记  />

一首葬花吟,是诗,也为歌,顿将我的思绪牵绊入那红楼的梦萦中。  />

只记得刚读罢红楼,心里不免添了几多浓愁,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还是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或许都不是,我曾为黛玉和宝玉对自由爱情的向往而感叹,却悲愤那终究是落了空。   />

在红楼中,我颇为钟爱的是黛玉,黛玉性格里独有一种叛逆和孤僻,尽管她对于世俗不屑一顾,但她却尤其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像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这样的女子,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是如此地可遇不可求。可是就是这样超脱于世俗之外的女子,还是收获不了纯洁的爱情,终究是落了个苦的结局。而归根结底,是源于她凄凉的身世、她骨子里透出的多愁善感与懦弱,以至于以元春为首的封建集团因此彻底扼杀了她与宝玉之间的情谊。  />

我觉得黛玉在贾府中的地位并不高,所以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却找不出她可依靠的亲人;她生性寥落忧伤,更找不到倾述的知己,满腹愁肠道不尽,哪怕是宝玉,也总是让她患得患失。黛玉是凄惨的,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钟情的是那薛家的宝钗,让她与宝玉的姻缘成了空。  />

但是后来细想,死对于黛玉又无非是最好的解脱,至少让她在贾府垮倒前离开这是非之地了,否则若真让她活了下去,以她的脆弱,是受不了如此大的打击的,再说宝玉无非是个纨绔子弟,身在富贵中,从小被一群女人包围着,生性也早已偏向了柔弱的性格,现如今贾府塌了,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他能给予黛玉的其实很少,自然也给不了黛玉幸福。  />

我一直不喜欢薛宝钗,认为她是带着虚荣的面具过了一辈子。就如她和黛玉间的“假”情谊,愣是别人拿她当了谈心的知己,却还是上演了一出在扑蝶误听小红与坠儿的谈话时,扯出与黛玉捉迷藏之谎之戏。其实看完整本书,才觉得宝钗这号人物的结局也是落魄的,她是当上了宝二奶奶,可是她失去了丈夫的关爱,她只能孤独生,孤独死,锁在这寂寞的红楼中,老死去,她的最终或许比黛玉更凄惨。  />

至少黛玉爱过了,追求了一份真挚的感情,是带着回忆死去的。而她,什么都没有,即使有了宝二奶奶的头衔,但是贾府是沦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所以都无用了。  />

贾府有复兴的可能吗,还是真正的彻底败落,高鹗没有续写到,但够了,我知道我会一直读下去,每一新诵或许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红楼梦》是读不尽的,已经传了二百多年,今后却还要传下去。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抹忧愁冷处浓!

城关中学804  />

周林佳  />

指导老师:楼老师

狗的故事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读后感

浙江省绍兴县秋瑾小学五(3)绿芽儿文学社   沈纯阳

邮编:312046

电话:4023024

指导老师:陈

动物界中有许多令人害怕的动物,如:老虎、狮子、狗熊、毒蛇……但他们毕竟是不常见到的,看到他们也只是在动物园里,有饲养员有保护网隔断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所以他们越显示自己的凶悍、强大、可怕,却越使人驻足观赏让人害怕不起来。反而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常围着你转悠的或追着你跑的某些动物如“狗”,你判定不准什么时候它会来向你进攻,你始终处在被动的地位,确实令人有些害怕。我这个人的胆子特别小,可是我是男子汉怎可轻易承认自己的胆小,连狗都害怕说出来让人笑话,所以只好编出一点理由来掩饰自己的胆小是有理由的。怕狗不是一天两天了,狗的身影到处都是,我又不能老躲在自己的家里,所以好好研究一下狗很有必要,可以有备无患。

城里的狗与乡下的狗

我的家在农村,见惯了乡下的狗,这次暑假在城里大姑家呆了一段时间,接触了一些城里的狗,发现所处环境不同,狗也大不一样。

先来谈谈样貌:农村的狗品种比较单一,以家养的草狗为主,大都长得比较高大结实,皮毛以红棕色为主,两耳向上翘起时刻关注着周围的动静。城里的狗品种比较丰富,据我观察到的就有,斑点狗、沙皮狗、西洋狗,有些我也叫不出名字来,体形娇小,最常见的是西洋狗,雪白的长毛裹着整个身体,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团小雪球。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不同:农村狗的工作是为主人看门,只要遇到陌生人,它们就会勇敢地冲在最前面,然后狂叫一阵,猛扑上去,以示自己的尽忠职守,直到主人确认是朋友不是敌人,它才停息下来,但还是围着生人转来转去,嗅一嗅,舔一舔,主人会随之为它辩解,“它不会咬人的,它是喜欢你。”然后把它唤到自己的身边,一般它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阿花”。城里的够就显得温顺多了,因为它们的工作是供主人消遣用的,它们的毛发就是很好的消遣品,主人会每天为它们洗一个热水澡,用梳子理顺,吹风机吹干,然后梳一根可爱的小辫子。整顿完毕,套上脖环,主人牵着它到大街上去散散步,这就叫溜狗。碰到熟人或狗友相互夸赞一番,谈论一下养狗的经验,有些训练有素的还会在主人的指挥下表演几个动作,如前脚起立给人作揖,在地上连续地打滚,摇尾巴等,引得周围的人都拍手称好,主人也显得特别自豪,又是抱又是亲的,嘴里还亲昵地叫着它的名字,城里的狗大都各有各的名字,有的甚至和主人同名,可见它们不怎么费劲就已经得到主人的无限喜爱了。

我家邻居养了一只狗,被他的亲戚看中了,邻居就把它送给了亲戚。还记得抱走的那一天,它的叫声是那样的凄惨,瞧它的眼眶分明是湿润的,邻居躲在我家不忍送它怕舍不得。这对与没有养过狗的我来说是体会不到的。像是亲人的离别,依依不舍。更有意思的是,过了两天,它竟然自己找到家回来了,使得邻居倍加宠爱它,连连责怪自己不该把它送人,以后它更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与主人寸步不离。这次我在城里看到了这样一幕,一对夫妇养了一只特别小的狗,丈夫朝左走,它就跟着朝左走;妻子唤了它一声,朝右走,它赶紧向右追过来;丈夫也唤了它一声,它看看左边又看看右边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向左走几步,又向右走几步。夫妇笑了,朝同一个方向走,它才快乐地摇着尾巴跟在后面。哦!这一点城里的狗与乡下的狗是相通的,那就是情。没有语言人和动物还能和谐相处,原因就在与此吧!

我家的狗

我爸爸开了一个小厂,一连两次遭小偷光顾损失惨重,雇保安又得一笔开销,妈妈就想了一个办法,“养一条狗吧,看看门,贼来了叫几声就听得见了。”爸爸也同意。我虽然很想反对,但大局为重,更何况孤掌难鸣,也只好勉强同意,但要求:必须用绳子栓着,不许到处乱跑。

这一天,妈妈抱着一条小狗回来了,说是从朋友那里要来的,还没有满月呢。狗特别小,虎头虎脑的,看到周围的事物显得特别新奇又非常惊恐,身子一个劲儿往回缩,妈妈把它安置在一只纸板盒子里,它身子缩成一团,眼睛注视着你,显得特别乖巧可爱。“妈妈,这狗也能看门,胆这么小。”“它还小嘛,长大了就会凶起来,它妈妈就很凶。”“噢!”其实我心里一点也不希望它变凶,看它现在可爱的样子我都有点喜欢起来了。

因为放暑假,妈妈把喂养小狗的任务交给了我,我为了能战胜自己怕狗的心里,接受了这个勇敢的任务。第一次给小狗喂饭时它显得特别害怕,一个劲儿往角落里缩,我就把碗放在它旁边,站在较远的地方看它,慢慢地它向碗靠拢,用鼻子嗅一嗅,舌头舔一舔,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第二次,我拿着同样的碗向它靠拢,显然没有第一次那样害怕了。再后来,我还没有靠近它,它先向你奔来了。很快它就知道我是它的主人了,它会向我摇尾巴,围着我转来转去,用舌头舔我的脚指头,弄得我痒痒的竟一点儿也不害怕,因为我知道,这是它对我友好的表现。

我没有把狗栓起来,在家里它很自由,可以在房子里到处跑,不过它也很调皮,一不小心就会闯祸。把爸爸的袜子咬得支离破碎,把垃圾桶打翻垃圾弄得满地都是,把报纸拖得东一张西一张……每当这时,妈妈总要把它栓起来以示惩罚。它总是委屈地盯着我,我总是替它求情,一会儿就放了它,它高兴地向我摆尾巴……

不知不觉我竟然对狗由害怕变成了喜爱,有时不在家还会想念它,哈哈!真有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读后感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