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结600字

心结

600字 初三 散文

“丁零零……”晚自修结束的铃声终于响了,同学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回家去。他们有说有笑,静谧的夜空不时回响着他们的欢声笑语。

我独自一人走在路上,周围静悄悄的,时时吹来一阵晚风,路边的树在月光下摇曳着自己的影子,黑黝黝的,令我有些毛骨悚然。几天前还不曾害怕的我,今天却有些紧张地加快了脚步。那是因为以前有他陪我一起回家,可是今天——唉,不想他了。

继续向前走着。脑子里不知想些什么,猛然间,看到路灯下一个熟悉的身影,难道会是他?我心里不禁一颤,这么晚了,他为什么还在灯下徘徊?会不会是——想到这,原先不想去想的事,此刻却涌入脑海。

我和他本是同班同学,他就坐在我的前排。由于原先坐在前排的一名男生重读初二,开学初老师就将他安排在我前排,说是这样,我们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从此,我就和他经常讨论一些问题。他非常好学,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他的名次就跨过了十几个,进入了班级前十名,甚至超过一向成绩不错的我。我们彼此都很高兴,一起研究探讨问题的时候就更多,因而相处得也融洽密切多了。

有一天,我不经意地说了一句,我害怕走夜路。被他听见了,他就提出送我回家,我很高兴,因为这样,我们在一起讨论学习的时间就更多了。这样,一直持续到前几天,就在那天,不知是谁说了句:“××陪×××回家,两人挺亲密,似乎在拍拖。”当晚,我就惆怅地一个人回了家。

可是今晚,他怎么又会徘徊在我的必经之路上呢?难道是他已经想通了?难道他的心结已经解开了?难道是他又想重拾往日温馨、纯洁的友谊叶片?难道是为几天的不理睬而道歉,借以消除他和我之间的隔阂?

我走向了他……

学习“八荣八耻”的心得体会

500字 五年级 叙事

荣辱观是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荣”指光荣或荣誉,“辱”指耻辱。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国奴的文天祥,到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无数铮铮傲骨的人物,在中华历史上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吴登云等等,一批批优秀共产党人,闪烁着一个个平凡而光辉的名字,每一个姓名都代表一段感人的故事。他们公而忘私,助人为乐,敬老尚贤,无私奉献,张扬着道德的大旗,是着一座座人格的丰碑。令人敬重.

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古人说:“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卑鄙,是自灭。我们现在最缺的是无形的道德。,我们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有的人见义不为、见死不救、为富不仁,认识模糊,是非不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问题的存在,最根本的就是荣辱观缺失,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社会风气.

“现在有的孩子比吃、比穿,比谁的父母官大,却对父母、对周围的小朋友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这样怎么谈得上爱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必须将“八荣八耻”引进内心,引入社会.使八荣八耻融化在实际行动中。我们应该主动参与“希望工程”、“志愿者”、“手拉手”、

“扶困助残”等活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自身道德观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展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