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之泪·花之意900字

圣之泪·花之意

900字 初一 状物

泪,是脆弱,但有时,也是坚强。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人们总爱愿将泪视为无能,脆弱的表现?朋友啊!你为何只看到它脆弱的无能,却为何没看到泪水之前的折磨?是的,不错的每个人都会哭,可你知道吗?他们哭的原因是什么?有一句话很符合实际:你只看到我的眼泪,却不懂得泪水流下的原因。有时候每当个别母亲,一见到孩子哭就头疼,一个劲儿地敲打着自己的头,然后又向好友倾诉自己的小祖宗是多么地娇惯!这是我想说:“你为何先不问问孩子哭的原因呢?他们的委屈你知道吗?你放任他们不管,自己却东一家跑完又去西一家跑,这样孩子不哭才怪!”可却只因为,我也只是个孩子,所以没说的出口,硬是憋了下来。没错,也只有孩子才最懂孩子的那份委屈与寂寞之感!有一次我与朋友去公园里玩,每当沿途中总会看到一些娇嫩的花儿盛开的十分美丽,总有沿路的旅客去欣赏一下,可朋友却不屑一顾,为她愿意,她总是这样回答的:“这些花儿太娇嫩了,只会流泪,它们不懂得在暴风雨中成长,只知在温室里快乐的活着,一旦脱去了”这层壳儿“它们必定会冻死,可野花呢,虽比上它们的娇嫩美丽,但在存活力上,岂不更胜一筹吗?况且它会为世人留下永久的芳香,两者多大的差距呀!”听到这样的原因,我笑了,朋友也笑了,她断定我一定会恍然大悟的,但事实却并不上这样,我想反驳,但却因为朋友这层关系的膜,而不想因此而捅破,必定,我也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我更害怕孤独。娇花固然脆弱,它虽经不起暴风骤雨,可是它也曾为这世间留下最珍贵的芳香,直至死亡的最后一刻也仍旧选择被误会的执行下去,小草,我不否认它的顽强,因为这的确令我敬佩,但娇花我们不能认为它生长在温室里,就断定它并没有为生命而努力的活过,也曾释放出属于自己那份独特的香,这貌似不是我们鄙视它的理由吧?野花,它默默无闻的品质的确令人敬佩,但它是山的装饰,这更是它的使命,它这一生必定要默默无闻,做一个“女战士”而娇花呢?它断定就要为整个世界释放出属于它的香气,这更是它义不容辞的责任,其实它们本是相等的关系,可由于我们的误解,却令娇花更显得伟大了些,岁被人误解,却仍努力工作,带着属于自己的委屈与误会而流泪,而枯萎,而远离世间。这些宝贵的东西,我们都没有,这是不可否认的!泪,没错,它是脆弱无能的表现,但请注意它的原因,脆弱无能之泪的后面,是满怀的委屈与哀伤,言不由衷,心的误解结谁来打开?

初一:雨中泪坠在心儿

圣境光明

1000字 初二 散文

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文人诗客艺术家也热衷于歌颂赞美人的伟大,高扬人的尊严,但那种歌颂、赞美和张扬都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的,带着某种虚浮骄妄的情绪,是无根蒂的。所以,在西方,人的祟高和卑微、伟大和渺小往往奇怪地缠夹在一起。

唯独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对人性崇高伟大的肯定,是从道的、超越的层面出发。人性之所以伟大、崇高和尊严,是因为人有良知,良知与天道同善、同仁、同高、同大、同尊、同体!

拜倒在上帝的幻影面前的宗教人是肤浅粗陋的,为物欲所蔽的功利人,特别是利己主义、虚无主义乃至犬儒主义者更是委琐卑俗的,而彰明了良知的仁者,所言所行,自有盛大豪迈堂皇庄严气象,自然拥有“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据《年谱》载:王阳明11岁时,有一次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塾师曰:“惟读书登第耳。”他却怀疑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可见王阳明从小就立志为圣。他做到了。

圣境光明。王阳明诗曰:“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他最后遗言是“此心光明”。这种内在的光明,正是人性的光明,良知的光明。充满这种光明的生命,当然是最为伟大,最具尊严的。

有人认为,良知不可捉摸,太玄,不科学。的确,良知是不能用目前的科学去认证的,它不啻为广宇悠宙中的一种奇迹和神迹。可它又是与生俱来、人人皆具、无法否认的,它就在每一个人身上,“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庄子》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见。”这是形容道体的(庄子这里的道着“有情”二字,与老子已略异,与儒家之道倒有些默契了,只是其“情”太淡,离仁道仍有距离),用来形容良知,也非常恰切。

人人自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说玄也玄,说不玄则一点也不玄。对于仁者而言,它就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实实在在地呈现着,没有任何神秘色彩。想起牟宗三在《我与熊十力先生》一文中的回忆∶

有一次冯友兰往访熊十力,熊十力最后提到∶“你说良知是个假定,这怎么可以说是个假定。良知是真真实实的,而且是个呈现,这须要直下自觉、直下肯定。”牟宗三评论说∶“良知是真实、是呈现,这在当时,是从所未闻的。这霹雳一声,直是振聋发聩,把人的觉悟提升到宋明儒者的层次。”

牟宗三一听熊师之言,如闻霹雳,振聋发聩,那是他已有修养基础,或属上根大智。换了时下一般浑浑噩噩的俗物,怕要反过来嘲笑熊师故弄玄虚哩。例如,多位名家看过《生命时时都在开花》、《豪华人生,豪华大道》等枭文后,或说文人夸张,或笑阿q精神。这些瓜子包子那里能领略老枭的境界。他们那里知道,开花也好,豪华也好,都是一种自性的芬芳、自心的富足和良知的彰明啊。有东海草堂联曰:

不淫不屈不移,养男儿浩气;

无惑无忧无惧,致儒者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状物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