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华精神颂》有感1000字

读《中华精神颂》有感

10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今天,老师发了一本名为《中华精神颂》的读本,我做完作业就迫不及待地拿出读本,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读本共有五个单元,分别从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五个方面用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每看完一个故事,我都会被故事中的主人公感动不已。

当看完第五单元的《小小少年撑起家里的一片天》,我的心灵再一次被深深震撼:一个比我年龄稍大一点的小小少年马鹏飞,8个月大母亲就离开了他,5岁时,父亲也离家出外谋生,丢下他和年老且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5岁,有多少孩子还躺在爸爸妈妈的怀里撒娇,而鹏飞就已经开始做这个家的“家长”了,他不仅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同时还要照顾双目失明的奶奶的起居;为了能给奶奶打针时打得准,小鹏飞就先在自己的胳膊上练习打针;7岁那年,奶奶突然出现大小便失禁,小鹏飞就一点一点地用温水为奶奶擦洗身体,搽上爽身粉,换上干净的衣服,再将奶奶的脏衣服一件一件地洗净;每天天不亮鹏飞就要起床做饭、给奶奶打针、伺候奶奶吃饭,然后再去上学,虽然做家务占据了鹏飞很多时间,他却从没放松学习,成绩还不错;每天虽然日子过得非常艰苦,可鹏飞总是乐观地告诉奶奶,日子会好起来的。

再回过头来看看我: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每天衣食无忧,爸爸妈妈关怀着我,细心地照顾着我,而我总是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他们的给予,从没想过我要怎样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那天去医院拔牙,听说要打麻药针,我害怕得不得了,直问妈妈“疼不疼?”;衣服脏了,妈妈会给我洗,就连自己的袜子我都没洗几次;每天早上总要妈妈叫上好几次我才极不情愿的起床,桌上已经摆好早饭等我吃了;我从不主动要求做家务,就连端饭、摆筷子这些最简单的事情我也很少做,总是用最堂而皇之的理由“作业太多了,我要做作业!”搪塞过去;生活中、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还总爱抱怨、使性子。

和鹏飞比起来,我真觉得自己羞愧难当!前不久,老师问我愿不愿意担任鼓乐队队长,我一想到要占用我大量的休息时间,而且还很辛苦,虽嘴上勉强答应了老师,心里却非常不乐意。今天看了鹏飞的感人事迹,我坚定了信念——一定要当好鼓乐队队长!并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把鹏飞当做自己学习的榜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坚强的面对,努力克服,决不放弃!

现代着名女作家丁玲说过一句话: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坚定的信念,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吓倒我们!

东关小学六年级:q1029840439

读《中国新教育风暴片段》感想

900字 初三 读后感

控制下的学习

《片段》中有一个情节,就是当王能智老师让学生说说怎样改造黄土高原时,底下的学生们表现出了一种不应该出现的惊异:

“让我们说黄土高原怎么改造?”

马戏团里训练大象的方法是很独特的:在大象小的时候,马戏团用很粗的铁链栓着,任凭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等小象慢慢长大后,即使用一根细木棍和一段绳子绑着大象,大象都不会挣脱。在“我传授你接受”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下,学生就像马戏团里的大象一样,早已把精神和智力里的探索创新死死地压在了心灵的深处,无法挣脱,也不想挣脱,面对偶尔到来的自主也不知所措。

《片段》里说北京四中闻名京都,“北京的家长说到四中的学生。常说:‘没法儿比!’”但是,就连北京四中的学生在刚进入四中时都会成绩下降一段时间,这便是长期的灌输式教育和开放式教育的冲突,就像李京燕老师说的那样:“一个班有20多人初中时当班长,这些‘班长’一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等到老师发下卷子一考,都傻了,分数普遍掉下去了,这是因为不会学!”这样的学生只能是习惯了等别人来喂食的存储知识的机器,有的甚至是等别人嚼碎了给自己,不嚼碎我就不咽。

释放头脑

其实每个学生的头脑都像现在刚刚开始开放的可燃冰,潜能巨大。在王能智老师让学生说说怎样改造黄土高原时刚开始的无所适从过去之后,同学们的热情就慢慢得迸发出来,像岩浆一样烧灼着课堂的气氛。连来听课的白耀副院长都深为感动地说,那简直不像初一的孩子,而是地理工作者,用那么专业的术语讨论这样的问题,那么自然,随口就来,绝非数日之功。

是的,经过多年的知识沉淀,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都会答到一定的水平,这时就必须开始把所学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或者能够更为大胆地在这时就确定未来方向,像北京四中一样开展俱乐部活动,在少年时就能受到大学般的专业教育,这才是真正的专业人才道路。

要知道,理论上还争论不清的事,往往实践会告诉你。

让我们把体育课开到南极

现在的成材观念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能型学员,但是,飞速发展的祖国需要的是具有生产能力的专业型人才,能推翻曹冲的称像方法,改用泥土,改用水,改用士兵来称重的创新型人才。

北京四中能到内蒙古考察草原生态,能把实践活动课开到法国,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体育课开到南极呢?

尾声

改变当前的教育模式,实际上就是改变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向,学习的过程。

感谢王宏甲老师,能写出《中国新教育风暴》这一本书,能让我们进行更深刻的反思,能让我们有机会——把体育课开到南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