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魅力650字

冬日的魅力

650字 六年级 抒情

秋爷爷走了,冬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走来了。

洁白晶莹的雪花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姿,纷纷飘落下来,越聚越多,很快就给大树换上了新装。给大地铺上了洁白无瑕的地毯,瞧!大地正在偷偷地笑呢!小朋友们欢天喜地,忙着出来堆雪人。不一会雪人宝宝,雪人爸爸,雪人妈妈就做好了,瞧,多幸福的一家三口啊!他们用水桶做雪人的帽子,纽扣做雪人的眼睛,还用胡萝卜做它们的鼻子,红纸剪开就做了嘴巴,还给雪人妈妈围了一条紫色的围巾,可漂亮啦!还有的在打雪仗,有一个小朋友最可爱了,以为是白糖,抓了一把就塞到嘴里,结果冻得直叫妈妈。

河面上铺着一层厚厚的冰,像是给鱼儿造了一座新房子,把严寒挡在房子外面。鱼儿在房子里面自由自在的游玩嬉戏着,可舒服了。银杏树和柳树……都纷纷脱下外衣。看!柏树却还是青青的、绿绿的矗立在寒风中,它太顽强了。正如陈毅元帅说的那样:“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让我感受到了它那不畏严寒的顽强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快过年了,大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商店里的年货琳琅满目,品种丰富多彩,看了让人眼花缭乱。

新春佳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张贴着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有的春联描绘了美丽的春光,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有的展现了祖国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而“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看到这些春联,你会感到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美丽的冬天,洁白的雪花,青翠的松柏,各种各样的春联,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平凡祭文

900字 初三 书信

时间:30万年前,某山的洞穴里。

夜已经很深了,风呼呼地刮着,天地之间万籁俱寂,一群原始人围坐在洞穴里,面对着火堆,分吃为数不多的猎物。老人、孩子吃的是鲜美的部分,而青年、中年人和男人吃的是剩下的部分。突然,洞穴外边传来狼叫声,几双绿灯笼般的眼睛在远处若隐若现,人们迅速围成一个圈,老弱病残被围在中间,身强体壮的男人拿起了沉重的打制石器……

(那时的人们没有门,但他们对他人的关爱是一道无形的门,把所有人团结在一起,牢不可破,密不可分。)

时间:唐朝,野外的木屋里。

一家人围在一起,高高兴兴的吃晚饭,一家人其乐融融,令人羡慕。在这荒郊野外的地方,有强盗经常光顾。果然,由远而近响起一阵马蹄声,强盗来了,一家人放下饭碗,老人和孩子、妇女藏进屋里,外面留下几个强壮的人,站在薄薄的木门前抵御。

(他们有门,但他们渴望一扇坚固的“防盗门”)

时间:解放初期,某省某市一个小镇上。

“一家炖肉,全巷飘香”,那时的巷子很小,很短,但巷子里的人特别亲热。

一个小孩刚要出门和小伙伴玩,被妈妈叫住了。妈妈捧着一盘花式年糕,对孩子说:“把这个给巷头的王爷爷送去吧,他昨天刚给我们端来一盘饺子,你可要谢谢他啊。”小孩的脑海中浮现出王爷爷和蔼的脸,端着盘子蹦蹦跳跳地向巷头跑去。

(那时坚固的门丝毫不能影响街上邻居的热情。)

时间:现代,钢筋水泥筑成的大楼里。

“爸爸,我们的邻居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子呀?”刚放学的小女孩问爸爸。

“问这干什么?自己过好就行了,不要管闲事。”爸爸不耐烦的说。

“可…可这是老师让问的呀。”小女孩小声说。

“那你自己慢慢问吧。”爸爸头也不抬,继续做自己的事。

小女孩小心的敲敲对面的门,一个胖胖的中年男士开了门。

“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小女孩怯怯地问。

“谁家的孩子?真多事!”男士“砰”地一下关上了门。

小女孩伤心又失望,呆呆地站在门前。

(她多么希望受到邻居的热心对待啊!)

嘭!嘭!嘭!

正在做饭的女士被敲门声吓了一跳,她达开门,看见昨天刚搬来的,原来住在乡下的一个老人。老人端着一盘饺子。“趁热吃吧,新鲜的!”女人收下饺子,客气地把老人送走了,转身进了厨房。“乡下来的,谁知道东西干不干净!”她一边说,一边把饺子倒进了垃圾桶。

(老人看见着一幕,会多伤心啊!

几十年前,人们不是还乐于接受邻居的东西吗?这点感情,现在都跑到哪里去了?)

从前,人们有亲情,邻里之间有感情,有热情。而现在人与人之间却没有了情感,他们的心被冰冷的防盗们隔阂了。

为什么现在有了坚固的门,却没有了情感?又是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抒情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