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迟子建散文》1200字以上

读《迟子建散文》

1200字以上 高二 应用文

今天我推荐的是《迟子建散文》。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迟子建,但读过她的文章就会知道她是一个充满纯真的女子。她的文字很美,很温暖,像雾岚一般,在你不知不觉之中就将你包容其间。或许是因为小时候久居漠河——中国最寒冷的地方,她有一颗纯洁的心和一双雪一样清澈而又敏锐的眼睛。

毕淑敏也写到:读张爱玲的时候,是明亮而尖锐的银粉色,耀眼奢华而又有暗淡剥脱的赭色斑块。读迟子建的时候,我总是看到莹莹白雪、绿色的草莽和一星扑朔迷离的殷红。无论她是写童年还是今日的都市,这几种颜色总是像雾岚一般缠绕在字里行间。

她的这本散文集分为三辑。第一辑主要写故乡的人事,有浓浓的怀旧的味道;第二辑主要写国内外的一些名胜古迹;第三辑主要写自己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整本书清新自然,却又弥漫着淡淡的伤愁。

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她的《上世纪的飞雪和激流》。文中提到一个细节:一个樵夫因雪下得太大,很快盖住了脚印而迷了回家的路。可见其雪之大。而现在,文中是这样描写的:“透过车窗,我看见稀疏的林地上,覆盖着浅浅的积雪,枯萎的蒿草在风中舞动。而雪大的年份,那些蒿草会被雪深深地埋住,你是看不到的。天虽然仍是蓝的,可因为雪少的可怜,那副闪烁的冬景给人残破不堪的感觉。”这样的大兴安岭是不可想象的,她怀念的是那个“三天一小场,十天一大场,很少碰到一个月没有雪”的大兴安岭。她还提到:“大兴安岭的开发,使林木资源日渐匮乏,小时候常见的参天大树,好像都被老天召走,做了另一个世界晚铸的蜡烛,难觅踪影了,而那如丰富的神经一样遍布大地的溪流,也悄然消失了。”溪流确是大地的神经,然而这神经的悄然消逝,带来的将是什么,不言而喻。文末说;“我怀念上个世纪故乡的飞雪和激流。我想像着有一天,它们还会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带着重回人间的喜悦,妖娆地起舞和歌唱。”

大兴安岭,在我们曾学过的课文中,是一片在白雪下沉睡的森林,古老而神秘。而现在,那片覆盖的皑皑白雪已经消融,树木也成片倒下。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雪会不会就会消逝,成为一个传说,后人甚至连其标本化石也不能拥有,只能在诗画中幻想那雪白洁净的精灵曾怎样漫天飘洒。

或许这个想象有些残酷,也有些遥远,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故乡在消逝,我们周围的一些风景在变色。

就拿最近常见的拆迁来说,这不就是在对过去的一种摧残,对回忆的炙烤吗?老家,多么温馨的字眼,现在很多人回到老家,还能认出家门,看得见门前的老树吗?还有骆马湖那边正在积极开发,建设了游乐场,但那样人为制造出来的所谓的“乐园”真的比得上自然原本馈赠给我们的那一方风景吗?虽然其可能拉动我们城市的经济增长,但是精神上的负增长谁来填补?更可怕的是,现在很多人连怀旧的精神也要丢失了,不仅我们的故乡在消逝,连我们对故乡的眷恋美好的回忆也要阵亡了,不妨问一问自己:多久没回老家了?

我们生存的环境一定程度上是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发展的。如果一个人每天生活在钢筋水泥建设的庞然大物中,那他就会缺少柔情,一个人如果没有认真的仰望过高山,那么他会缺少渺小之自知,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溪流泉水的洗涤,那么他可能就是缺少灵气的。我们的一切发展终究要回到自然,我们终究是自然的孩子。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说“在读了很多很多书经历了很多很多灾难之后我终于蓦然醒悟,现一切文化的终极基准,人间是非的最后衡定,还要看山河大地。说准确一点,要看山河大地所能给于的生存许诺。”

我们不是山河大地的主宰,我们只能是无言的山河大地上匍匐着蝼蚁,最终并且只能守护我们脚下的无言大地。

这只是我小小的感悟的其中之一,如果大家想更多了解迟子建,可以读一读《迟子建散文》。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900字 高一 议论文

直到读完最后一页前,我的心情都还像书的重量一般沉沉甸甸。

可是合上书的那一刻,却又犹如无边辽阔的蓝天般释然。

满满的一书文字,更是对心灵的一场救赎与释放。或许每个人在主人公阿米尔的赎罪旅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震撼,也产生了共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幼年的阿米尔因为惧怕暴力,只是远远地在一旁看着好友哈桑受尽欺辱。他的确因此而逃过了一场暴打,但却也因而受尽了漫长的罪恶感的折磨。我想每个人都有隐藏着的黑暗面,你可能因此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犯下大大小小的错误,于是缠绕在心里的罪恶感就像藤蔓层层包裹着你,有人因此选择勇敢面对,解放心灵,也有人会因为害怕汹涌而来的舆论与惩戒而就此畏畏缩缩,不敢承担。

书里的阿米尔,一开始的确因此而选择逃避,再三说谎。当他意识到哈桑其实看见他袖手旁观,不施予援手的时候,他甚至为了不让哈桑去向父亲告密而设法栽赃,逼走了哈桑一家。记得书中如此描写阿米尔犯错后的悔恨:“我只想告诉他们,我就是草丛里面的毒蛇,湖底的鬼怪。”哈桑并没有说出真相,只是静静地离开。阿米尔发现,这比打他一拳更让人难受,可是接踵而来的战争让他还未来得及补救便已随父亲迁往美国。从此哈桑杳无音讯,但是陈旧的伤口总是隐隐作痛。直到中年,他重返故乡阿富汗,知道哈桑逝世,他又收养了哈桑的儿子,才解放了自己困顿多年的内心。

书的开头写到的阿米尔与哈桑一起玩过的追风筝的游戏,在书的结尾再次被提到。时光一瞬而过,中年的阿米尔在一帮孩子们中间追着风筝,笑得无忧无虑。少了童年的玩伴,却多了一份对人生的释然。一只风筝,此刻对他而言更像是心灵的追逐。

人性的复杂在书中得到了深刻的揭露,丑陋的地方令人发指,但是温暖的光芒从不曾因此而磨灭。不仅仅是阿米尔,他的父亲、他的未婚妻,都曾有过各自无法释怀的伤疤。但是最终,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心灵的救赎。他们都是勇敢者,不曾逃避与退缩,生命里的风筝最终也都落入了他们的掌心。

或许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而那只高高飞向天际的风筝,对你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可能是梦想,可能是希望,也可能是想要填补的缺口,是心灵的慰藉和治愈。无论我们在追着什么样的风筝,只要脚步不停止、不退缩,手中的线就不会断,风筝就不是遥不可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应用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