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碗少年》读后感400字

《顶碗少年》读后感

4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这篇文章是作者赵丽宏写的,文中讲的是在马戏团里的一个小男孩顶碗失败后不气馁,重新表演后成功的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那少年第一次失败了,却抿嘴一笑,向观众鞠了一躬,诗人感到少年十分不畏困难。但令我吃惊的是那位少年在又一次失败后,还能坦然地面对事实,在一次的表演,终于成功了。

我们大家可能知道,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失误往往会手忙脚乱,但这位少年却神情镇定,他努力搏,不畏失败,真是可敬。在第一次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觉得有些好笑,想:这位少年运气真不好,失败了2次,可后来再读得时候,我就觉得少年的行为不是好笑了,相反,我觉得少年的行为可敬极了,一个敢于拼搏的人,才可能,才可能是命运的主人。你若不敢拼搏,那一道道关卡虽然让你躲过了,但是他却依然在那儿,你仍没有通过这道考验。

人要会拼搏!今天老师让我写这篇征文的时候,我打算逃避。因为我的语文成绩在班里并不是特别好,就算写了,得奖或被发表的可能也不大。但自从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使我领悟了人要会拼搏的道理,我便写下了这篇文章。因为被发表的可能性很小,但你敢去写,去拼一下,那就是好样的。

微尘的力量

900字 初一 散文

尘,好美。

一、金戈铁马

滚滚黄沙。

尘土里夹杂着血腥飞扬而上,日光昏暗地笼罩在每一块土地、每一寸肌肤上。已分不清方向,耳边的刀剑相击声渐渐远去,只留下了喘息声,呻吟声。

那个名叫项羽的男人,孤单地独自一人站在山丘上。背后,是摇摇欲坠的昏黄的太阳。天边,是不知被云霞还是被鲜血染成炙红的地平线。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手持长剑,站在高处俯瞰着苍生。

当飞扬的尘土从他满是血痕的脸颊上掠过时,不知他可想起那当年的传奇。率兵驻扎薛城时马蹄扬起的微尘;与虞姬初见时空气里细小的宁静的尘埃——以及如今的漫天黄沙。他第一次感觉如此无助,如一粒微小的尘埃,被风卷起,随风漂泊。

但他不悔。纵使他早就知道有这样一天,他也不会改变他心中的信念。力量,是很微小;理想,却永远伟大。他的这粒尘土,总算在历史的长河里溅起了一朵小小的浪花,即使如今要永久地沉落在亘古的河床上。

足矣。

二、田园闲趣

秋风萧瑟。

提笔的手拿起沉重的农具,一锄,一锄,激起的尘土迷离了他的双眼,却无法遮蔽他的内心。

尘埃落定,一切都回归本真。生命的源头,是自然的辽阔,是苍穹的遥远,是宇宙的寂寥。当他在官场中受排挤时,如一粒微尘,四周是同类,却永远无法同心。微尘只能漂泊,但总有回归大地的一刻。他愿收敛起自己的力量,归隐在桃花源中,悄悄地,将力量消融在寻常阡陌中,在绯色桃瓣中,在山川溪谷中。

只是想起官场中的乌烟瘴气,社会的黑暗动荡,人与人之间的同流合污、互相猜忌,他就会停下手中的农活,对着被尘埃搅浑的夕阳叹一口气。

憾矣。

三、锦绣山河

万里无云。

当他大声读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句话时,一切尘埃都已落定。

他踏遍中原每一处角落,坐拥大好河山,只为那站在主席台上的一句话。一句话,让所有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让华夏的漫漫历史里的每一粒微尘都安定了下来。那是新的开始,是全新的世纪。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每个人、每一粒微尘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合起来却足以让风沙里的人迷失方向,也足以改变历史的方向。毛泽东,这位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永远记住的伟人,看着这个新生的国家,静静地微笑、祝福。鸟瞰大地,那是一派生机盎然;展望未来,那是一片光明绚丽。

美矣。

历史的车轮缓缓地轧过,任何都是微不足道的。微尘,不奢求超越其他庞然大物,只求在释放微小力量的同时能拥有尘埃落定的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