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中的小插曲400字

调查中的小插曲

400字 五年级 叙事

这个星期,老师交给我们一个小任务,要我们自己到街上做个调查,题目是:正确使用中国汉字。

星期六,我带着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独自一个人到街上调查,我来到步行街,各商店的招牌真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啊!我到处寻找目标,有的使用同音字有的用形近字,如一家水果店告示上写着:“波萝每斤2元”他把“菠”字写成“波”字。路过市场,我看见一个老奶奶旁边竖着一块招牌:新鲜鸡旦,每斤五元。发现了一个错别字就走到老奶奶面前说:“老奶奶,你把“蛋”字写成了“旦”字,你能把它改过来吗?”老奶奶慢条斯理的说:“噢,是吗?我也很想改过来啊!但是,我是从农村来的,没什么文化。况且,我就是一个卖鸡蛋的,我哪会带笔出来啊?小朋友,你能帮我改过来吗?”听了老奶奶的话,我立即用自己身上的笔帮老奶奶改过来。老奶奶开心地笑了,我也兴高采烈的回了家。

这次行动让原来胆小的我变得大胆了,勇敢了许多。而且,也体会到了什么叫帮助人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让别人感到快乐比自己快乐更有意思。能让中国每一位公民正确使用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才是最好的。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45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有两位伟大的人物,一位是拿破仑,另一位是海伦·凯勒。”如果说,拿破仑是战场上的胜利者,是叱咤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乱世枭雄;那么,海伦·凯勒则是生活中的勇士,是拒绝向命运低头、立志驱除人生黑暗的光明使者。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的一部著名散文,内容是这样的:海伦在19个月大时,在一场突发的急病中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不久又丧失了说话能。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教育和帮助下,海伦·凯勒凭着惊人的毅力学会了读书、写字和说话,并且完成了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员的学业。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令我们感到敬佩与惊讶吗?

20世纪初,海伦和莎莉文老师的身影游走于世界各地,出现在了大大小小的演讲台上,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演讲。是什么,让海伦·凯勒冲破人生的黑暗与孤寂,赢得了光明和欢笑?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对幸福快乐的执着追求。从海伦的角度来讲,她有目标、有追求,正因为有了这些,她才会有“不屈不挠”,才会有“执着”。好好想想海伦吧!想到海伦的一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

像明天就要失明那样去利用自己的眼睛!

“我只看我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海伦·凯勒面对命运对她的不公待遇,她回报世界的,却是博大无私的爱心。珍惜现今所拥有的一切吧!我们永远是光明的使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