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树900字

记忆中的树

900字 初三 散文

小时候的我,总是对树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怀。我喜欢树,喜欢树的一切。我喜欢看叶子在阳光下发出绿莹莹的光泽,我喜欢看那屈曲盘旋的虬枝,喜欢挺拔的干,甚至连深埋在地下的根也喜欢。

以前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一棵夹竹桃,春天来临时,它的枝头便绽放一朵朵娇艳的花,煞是好看。我便是在这棵树下蹒跚学步,认字,咿咿呀呀地唱儿歌。可以说,这棵树是我童年的摇篮。时至今日,它还时常进入我的梦中。那时我家住的是瓦房,院中是土地,一到下雨天就变得泥泞不堪,很是不便。于是,在我五岁那年,我家开始翻修房子。不可避免的,那棵夹竹桃被砍掉了。从此,它只能出现在我的梦中。这是我对树最早的记忆。

树有着惊人的生命力。八岁那年,我种下了属于我的第一棵树。那是一颗苹果树。我记得很清楚,我将吃过的苹果树的籽收集起来,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埋在院中仅有的土地里,浇了一点水。我似乎将它忘记了只记得我家的猫经常在那块土地上刨来刨去。第二年春天,它发芽了,可我却把它当做了一株野草,随手把掉了。可是没过几天,我发现那里又冒出了嫩芽。我心想,这是什么呀!算了,随它长吧。嫩芽长得极快,两个月的时间便长了有半人高。细细的树干,细细的枝条,可怜巴巴的几片叶子。我这才想起那是我种下的苹果树。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它不见了,外公告诉我,他把那树苗扔了。我从垃圾桶里找到了它,重新把它种下,它竟然又活了,又长出了许多。我记得那是春夏之交的时节,那棵树苗又一次被我的家人抛弃了,我没能找到它。这成了我心中永久的遗憾。籽中的苹果树很难发芽,可它发芽了,我便希望它能好好地生长。虽然它只是一棵树苗,但也是有生命的,我不明白,为什么大人非要剥夺它生长的权利呢?

现在,我家种着一颗樱桃树,已经十年之久了。每年四月底的时候,结满一树如红玛瑙般的樱桃,在阳光照耀下,在绿叶的衬托下,它是如此的美丽。春天,它开满粉红的花,引来勤劳能干的蜜蜂和翩翩起舞的蝴蝶;春末夏初时,它为我们提供果实,捏一个放在嘴中,霎时溢满酸酸甜甜的味道;夏天,它是我们遮挡阳光乘凉的地方……樱桃树为我们做的如此之多,可我却知道,它,命不久矣时代的发展使人们的居所也在不断变化。如今,我们住的平房也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楼房替代。人们改善居住条件,代价却是让树失去了生存空间。

树,承载了我所有的欢乐与泪水,可它们最终只能成为我梦中的过客,记忆的停留者。

树中的记忆,记忆中的树。

记忆中的栽秧泡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前不久,到随县草店镇紫金山水库游玩,突然间,发现数颗红得发亮的栽秧泡,如同一颗颗宝石镶嵌在碧绿的草丛里,显得格外耀眼,摘一颗放在嘴里,满口生津,味道酸酸甜甜的,感觉还是四十多年前的那个味道。

栽秧泡中文学名栽秧藨(pao),又名茅莓,分布在我国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生山坡、路旁或灌丛中,一般在夏天栽秧季节成熟,故名栽秧泡。

童年,总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在多年以后的今天,回想起来,仍然有一种让人兴奋,让人欣喜的情愫。特别是在端午节前后的农忙季节,更是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有口福的季节,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到田埂上,草丛中寻找一种直径只有一厘米大小的红色野果子——栽秧泡来解解我们的嘴馋。

在我的童年,其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农村还在吃大锅饭,孩提时的我们几乎没有什么零食吃,想吃零食就等着季节的变换了,如抽茅尖、掐刺苔(长长苔)、挖甜根(一种草根)、挖鸡苔(一种根如同鸡腿般的植物)、摘野山楂等等,而让我们最为喜爱的就是栽秧泡了。

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身上总带着股泥土淡淡的香,农村的孩子纯,是真的纯!就像那刚刚成熟的栽秧泡,粉红粉红,不允许半点不真实的颜色掺杂进来。城里的孩子,童年是伴随小白兔糖果、麻花等零食长大的,而我记忆里童年的零食,只有茅尖、长长苔、甜根、栽秧泡而已。然而,我们还是一次又一次的举着我们刚摘的栽秧泡,到处炫耀着,乐此不疲。

幼年的我是湾子里的是“孩子王”,我可以带领着伙伴们一起去掏鸟蛋、捅马蜂窝、去捉鱼、捕蜻蜓,烧刺猬……总是把衣服弄得脏兮兮、皱巴巴的而被母亲训斥。摘栽秧泡的时候,我可以带领着伙伴们一起搜寻“零食,”甚至学着大人一样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其中免不了有不公平的地方,于是他们就哭泣着回家告状,结果是被家长们知道后告诉我父亲,我一个人被父亲拿笤帚把在屁股上打。我的那些伙伴们却好端端的,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不说还躲在一旁像看猴把戏的。事情过后,那些小伙伴免不了又会受到我的“惩戒”,如此反复,他们却又不敢不遵从我。

小时候的我,算是个不安分的孩子,现在想起来,才知道自己当时有多坏,坏的地道!记得有一次农忙的时候恰遇端午节,因为正是“双枪”,来不得半点马虎,生产队里根本就不放假,大人们照样打麦插秧,为了安全起见,大人们就把我们带到打麦场或田间地头,老实点的,戴个草帽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也不到树底下去躲躲太阳,而我,就像大人说的,“根本就没有长屁股”,不一会就不见了踪影——带着几个顽皮的小朋友躲在田埂下,沿着田沟找栽秧泡吃。突然间,一个小伙伴掉进水坑里,我吓得拔腿就跑。这小伙伴在水坑里不停地扑腾,被一田埂之隔,在他的上面只有三五米之遥,正在插秧的一个阿姨听见了,跳下水去,一把把他抓了起来,他才幸免一死。当时,我就被母亲撵住,对准我的屁股狠揍了一顿,好长时间都不能坐,成了一个真正的“没长屁股的人。”过了几天,我独自一人出去,摘了小半篮子栽秧泡,偷偷送到这个小伙伴家,算作是给他的补偿吧。

我们不仅仅摘栽秧泡,也做一些偷偷摸摸的勾当,四月偷桑葚、五月偷桃子,六月偷杏,七月偷瓜,这是我们童年习惯做的事。其实,在我们乡下,几乎家家都种几棵果树,特别的是,邓奶奶家的那棵老桃树结出来的桃子味道就是与众不同,它肉厚,核甜,是那种轻轻一掰就分成两半的,不像好多桃,吃的时候,桃核上沾了好多肉。还有一点就是,这种桃比其它桃儿熟的早,与栽秧泡几乎是同一时间成熟,于是我们除了摘栽秧泡,便是到邓奶奶家偷桃子吃,当然也给我们这些家伙提供了表演爬高上低的机会。那一次,叶老二在树上摇,我们几个在树底下捡,刚好,邓奶奶进园子拔草,我们一见她进来了,便纷纷落荒而逃,唯独叶老二还滞留在树上。邓奶奶吼了一句:“慢慢下来,别给摔着了”,然而叶老二还是匆匆忙忙的下来,怀里的桃子撒了一地,邓奶奶一边把捡到的桃子“还”给叶老二,一边嘴里唠叨着“这帮小崽子们的,这不还没有熟好呢嘛!吃起来不酸不涩吗?都给糟蹋了”。

过了一段时间,在一个明月高悬的晚上,我们刚吃完饭,母亲在洗锅刷碗,我在院子的一旁吃白天摘来的栽秧泡,突然一个人影进来了,是邓奶奶,我吓得转头就跑,以为邓奶奶来找我母亲算账的,没想到邓奶奶一把抓住我,一边把一小半蓝桃子递给我,一边对闻声赶出来的母亲说,这帮小兔崽子,就爱吃我的这个桃。这回熟好了,让娃子吃个够。我接过邓奶奶手里沉甸甸的桃子,心里有些愧疚,但是,美滋滋的……

栽秧泡,留给我回忆的东西太多了,有喜悦的、有悲伤的、有随风飘过的、也有扎根心底的。就像我童年那个五彩缤纷的梦,总是想在梦里见到彩虹。现在回想起来,童年是一坛醇香浓郁的酒,酿的时间越久,品上去才越有味……夜深人静,回想我童年似水般的日子,回想我童年摘栽秧泡的日子,好像那红得发紫的栽秧泡离我们是那么的近,摘一颗放在嘴里,满口生津,味道酸酸甜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