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1000字

1000字 高一 散文

曾以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个词语中瓦说的是我在家乡屋顶上随处可见的瓦片,而今,查查字典才知道这个瓦指的是瓦器,而我不却知道屋顶上的瓦片算是瓦器不,但我终还是不想明白,想来屋顶上的瓦片不算是瓦器吧。

——题记

年末归家,带着无尽欢喜。家乡没有多大变化,还是横七竖八的坐落在这片土地上,只是今年竖起的几栋新楼房,诉说着这段时间里她的变化。

而时光淡淡,远去的时光总是容易消磨各种情绪,欢喜渐渐归于平淡,于是渐渐有些失落开来。

某天,站在二伯家门口,忽然看见曾堆在门前不远的一堆瓦被打碎垫在了低凹处,走上前去,竟感觉到一种破碎而凌乱的美。

那瓦是何时堆在那里,我不甚明了,只是似乎从记事起,她就在哪里了很久很久。

小时候,村子里还没有那家做起了楼房,每家都是灰瓦盖顶的红砖房,每一座座这样的房子,都埋藏了这家孩子童年的记忆。

可是一切都会变,环境如此,人心如此,这一座座房子也如此。

当一栋栋楼房升起,当一个个人远离这个村庄,去往城市,那一座座渐渐废弃了房子,被称为老屋的房子,该如何去面对你们的离去。

或许,有些记忆,有些悲伤本就不需要一直放在心底,毕竟追求更好的生活是大多数人活着的意义,我亦是这样,只是偶尔看见某些勾起回忆的事物,感慨悲伤一下想想也是挺好的。

昨夜,整整下了一夜的雨,雨不大,却将暖和的天气变得寒冷起来。雨刚落下的时候,我还没有睡觉,只是透着那一扇扇和以前似乎有很大区别的窗户,我竟有些沉默伤感。

我想起了小时候,想起了那时候是多么的无忧无虑,雨敲打窗,雨顺着屋檐嘀嗒嘀嗒落下,似乎没有比那时候更好听的乐了。可此时,只知是在下雨,似乎听见了雨声,又似乎孤寂无声。

落叶随风飞,却不知落往何处;瓦为我们遮挡那么多风雨,最后却也被抛弃,是否,有太多的事情,付出与回报并就不对等,是否,选择本就包涵着太多的无奈。

可这样想,似乎自私了点。或许,对于叶,对于瓦,它们是快乐的,或许,他们甘愿如此,或许,这也是它们的意义。

瓦,终是会碎的,毕竟它只是瓦,它没有玉那么宝贵,它也不会受到怎样的保护,只是因为它是瓦。

看着这瓦,我想起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个词语,虽然只是象征着什么,心里却也不愿把这个瓦和那个瓦说成一种事物,因为这瓦在我心中,也象征着些什么。

红墙灰瓦炊烟起,爷娘门前唤儿郎,这终归只是一场逝去的画面,或许也早已在内心已开始变得模糊,但模糊亦有着模糊的无尽想象。

花开时分我离家,雪落时分我归家,我知道,家乡这个地方总会变化,但我不会忘记这个地方,因为有记忆;不会忘了这瓦,因为有情。

只因感动不是爱情

我们

却也是淡了

后来

我穿梭于人海

于不同的地点、遇到不同的人

类似的关心

不乏心动

此次

姑且换我开口:

只因感情不是爱

瓦声

1200字以上 高二 散文

“怎么梯田不见了,多了几家饭店,坐在里面看着西洋片,几只水牛,却变成画,挂在墙壁上,象征人民蒸蒸日上,一堆游客,偶尔想看看窗外的观光景点,但却看到比你住得更高一层的饭店。”

——题记

周杰伦的《梯田》,飘逸流畅的说唱,深沉委婉的抒情,哀伤的基调托起了高潮的呐喊,写满了愤慨和痛诉,唱出了人类所忽略的记忆,唤起了我心中被世俗尘封已久的那片神圣。

待哺的雏鸟注视天空,那深邃的蓝天和强烈的风于它是一种渴望,渴望着飞翔。终于羽翼丰满了,振翅一跃的那刻,苦苦等待终于到头了,蓝天,你是我的,为了你,我义无返顾。小时候的我如这样一只雏鸟,梦想着长大能逃离那穷苦不堪的村庄。

如今,在城镇过得颇为滋润,似无缺无憾,然而总会在某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倚窗仰望黑幕中那灰黄的月亮,似乎想寻找点什么过去的存在。月色下,是明晃晃的“不夜城”之光。

月亮从天宇撒下的银白,有一丝冰凉,我顾影自怜,猛一个寒颤,心头也一震,那些岁月里的细枝末节拼凑成一幅娉婷的画面和跳动的音符,向我蹒跚走来,摇摇欲坠。

那些关于我过去的回忆,轻飘的游弋在灯红酒绿间,轻飘得一阵车水马龙后就会烟消云散。我竭力排除杂念,保持思绪。

群山怀抱,绿林叠嶂,一条明澈的小溪淙淙流过一个稻田与农家相傍的山峦。被烟熏得稍微发黑的黄泥墙,青褐的瓦片,那是一个个瓦房最古老的构建,朴素地存在着。

走进屋内,扑鼻的是古质的香。蓦地起风,进而每一个瓦房上静静上升的烟轻轻摇曳,摇曳得飘化绝美,变成丝丝缕缕。“叮”的一声,清脆悦耳,似大漠中的一棵枯草,似微笑着流下的一滴泪珠,摄人心魂。不由自主地抬头,又一声“咚”,继续拨弄未及平息的神经。然后扑向地面下密密麻麻的雨,撞击在不同的瓦片上发出不同的声音,似一个庞大的乐队,气贯长虹得宣明它的存在,想把整个房顶掀掉。方才鸡犬相闻的意趣,顷刻已被吞并,但其给人的感觉却与所谓的噪音大相径庭。大珠小珠落玉盘,无节奏可言,却喜欢这无节奏的韵律;声势浩荡,掩盖了一切声音,天上人间,只剩下瓦片“叮咚”统一的宁定。

雨声,是雨从天上落下打击在物体上发出的声音的统一定论。当它跌落在瓦片上,究其因不如暂时叫为瓦声吧。

瓦声,是最宁静的声音,是最含感染力的声音,也是最使人寂寞的声音。淅沥的雨撒下,一切都将停止,小鸟从枝头消失,落在浓荫下,田间地头的农人把锄头放下,回到屋内。在瓦声演奏的这段时间,除了雨,大伙都去休憩罢,且听这瓦声响得精致,舒缓一下心灵的疲惫;在瓦声演奏的这段时间,人们围坐火炉拉家常,几乎都不会拌嘴;在瓦声演奏的这段时间,思念友人,会思念到立即寻笔写信;在瓦声演奏的这段时间,挑灯作文,文字也变得滋润温藉。

一眼万年回到现在,同样的下着雨,大雨同样的声势夺人,却乏味至级。那是钢筋混泥土呆滞的傻笑,那是名车顶棚刻薄的嘲弄,那是怎么也停不下,压不住的闹事喧嚣。失去了瓦声的雨,不再欢快愉悦;失去了瓦声的雨,不再充满诗意;失去了瓦声的雨,不再让人寂寞得思念故人;失去了瓦声的雨,是哭诉的无奈。

多年后还想回到曾经背离的家乡,找回那残存的感触。在丛林里把厚积的树叶踏得声碎;在清晨的山冈,把积蓄的情绪喊得彻底。却满腹遗憾。蝉鸣,那催眠一切的长曲;蛙声,那演奏到天明的夜曲;稻香,那大米之前的香味。在惶惶不可终日的城市化进程中快速地倒退。人类和人类的一切副产品,最后的最后,肉体死去,建筑成残败的废墟,一切的一切,都将皈依为一阵风,一场雨,一把泥。为何要发展?这种哲学太有深度,琢磨不透。

一幢摩天大厦的落成,给人泪流满面的欣慰。一些暮年之人,在夕阳残照中冷眼旁观这些云卷云舒,若有所思,忘情处,滑下两行老泪,风烛残年的情怀随风飘散,随夕阳下沉。

前进中,我们一路高歌,歌唱美好的未来,畅想明天会更好。旖旎的过去,在庆功宴的歌舞升平中变得缥缈如纱,却忍气吞声,无可奈何。无奈的过去,却正被飞扬的尘土,滚滚的红尘所模糊。模糊的过去,却挂着千年不枯的嗔怒与惆怅,回味着过去的美好。

有一种模糊的过去叫瓦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