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书800字

缝书

800字 初三

相信大家对缝纫并不陌生吧,缝衣服,补鞋子……这些平常琐碎的针线活,想必有些人的奶奶、妈妈就很拿手,但有谁见过缝书的呢?

我的脑海中就珍藏了一段永不磨灭的记忆。

那是在读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我的书在与同学的惨烈打闹中不幸页页“分离”了。但我不以为意,像往常一样,兴高采烈,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妈妈像往常一样打开我的书包,查看作业情况,自然一下子看到了那本书的“惨状”,她小心翼翼地把书一页一页地拿出来,放在桌上。我看着她皱起眉头似乎有“狂风暴雨”即将来临的预兆,赶紧两脚抹油,借口去同学家玩就开溜了。

当我玩得尽兴而归时,早就把我那本可怜的书抛到了九霄云外了。可进门那一刻我不禁愣住了——妈妈在干什么?原来,她正在用缝衣针为我缝书!那书是厚硬纸板的,要用细针突破这么厚的硬纸板的防线,实属不易!看着妈妈一遍遍抿着线头,弓起背用力顶针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只是傻傻地呆在一旁,看着妈妈耐心专注地埋头缝着书,就在这时候,她的指尖冷不丁被那淘气的针头戳了一下,她的身体本能颤动了一下,看了一眼被刺痛的指头,又若无其事地继续缝书这项艰苦卓绝的工作。我的心好像被利剑给刺痛了,泪水涌上了眼眶,好想说一声:“谢谢您,妈妈,您辛苦了!”可不知为什么,我的喉咙好像被哽住了,什么都没说出口。过了好一会儿,妈妈将书递给我,神情略带疲态,语气却不失温柔,“下次可不能这样了!”我看着书上均匀的针脚,重重地点点头。

从此以后,那个不懂事的我也清楚地意识到:一定不能再把书给弄烂了,一定要好好爱护,再也不能让妈妈辛苦为我缝书了。所以,我每个学期都买包书壳,像宝贝一样分外珍惜它们。

现在,这本书还存放在“俊杰博物馆”最显眼的地方。

每当别人问我最喜欢哪本书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这本书;每当去翻看这本书时,我都会想起妈妈为我缝书的情景;每当发新书时,我脑海里就会浮现“保护书籍,从我做起”的念头;每当朗诵起《游子吟》时,我心里就像有一股暖流涌过。

时光流逝,记忆不灭,深爱难忘怀。

你是尘埃也是光

1000字 初三

你是茫茫世界的一粒尘埃,平凡渺小;你也是我心中的一束光芒,耀眼夺目。

“儿子……儿子”,男人兴奋的声音在空中回荡,我疲惫地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焦灼的年轻面容,略带几丝倦意,但眼中好似有两颗明星在闪烁。这时,天空中一道闪电劈下,将午夜的天空照得透亮,好像在为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喝彩。后来我知道了,这个男人就是我的父亲。

父亲才四十出头,深深浅浅的皱纹却早已爬上了他坚毅的脸庞,白头发也日益增多了,越发多了几分与年龄不相称的沧桑。可他脸上却时常洋溢着笑容,使人感到温暖而可靠。父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努力求索,无悔付出。平凡如斯,他却护我安然走过人生的风霜雨雪,艰难坎坷。

六七岁,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骑自行的我不小心把脚卡在车轮里了。父亲接到母亲的电话,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匆匆忙忙赶回家,察看了我的伤势后,当即决定把我送往医院。此刻,已是黄昏,路上少有载客的车,父亲咬紧牙,没有片刻犹豫,便一把背起我向医院奔去。夕阳斜照,大地像镀了一层金,温暖明亮。我趴在父亲的背上,听着他略显急促的呼吸声,感受到他负重前行的艰难,早已忘却疼痛。似乎从那时起,年幼的我渐渐意识到,这个男人终其一生的使命就是护我安好。

终于在明月和亮星快要主宰天空之时,我们来到了医院。

看着来来往往穿白大褂的医生,形形色色的仪器,心里难免害怕。沉默寡言的父亲没有言语,只是默默地一直陪在我身边。多年之后我才明白,陪伴和守护就是最坚实的力量。检查结果是脚骨开裂,要打石膏。时间不知过了多久,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父亲背着我慢慢地走,我打破沉默,小声问父亲:“我是不是不能走路了?”“谁说的,你一定能好起来的,以后不许这么说!”他说话音量不高,但语气坚决有力,不容怀疑。明月皎洁,晚风微拂,我的世界有你便无惊无扰。

我上初中了,一切都是新奇美好的。直到那天,得知母亲被车撞了的消息,我呆住了,好一会,才簌簌流下眼泪。过了漫长的十分钟后,父亲来学校接我。我突然泣不成声,声嘶力竭地吼道:“你为什么不早点来?为什么?为什么?为……为……什么?”父亲面色凝重,呵斥道:“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哭,回家去!”我当时的心十分冰冷,焦急和委屈让我感觉整个世界都褪去了多姿多彩的颜色,只剩下单调死寂的灰。我一回家就扑到床上痛哭,饭也没吃,就睡了。迷迷糊糊中感觉到父亲为我盖了被子,并喃喃道:“孩子,没关系的,坚强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没错,之后一切是好起来了,可他扛起了多少,又有谁知道呢?是父亲,教会了我一个男子汉的责任和担当,刚强与坚忍。

在他人眼中,你也许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但在我心中,你却是能温暖一切的光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