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一个数字700字

我最喜欢的一个数字

700字 初一

在成千上万的数字之中,我对“5”情有独钟。“5”字处于“0—9”中比较折中,正如《中庸》所言,“过犹不及。”“5”既不大,也不小,正好处在中间之位,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哲理与儒家思想,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初识她,是在刚进入励才的时候,我在分班考试之中以225名进入了22班,并成为班上的男“5”号。因我的名字有些拗口,仇老师便给我取了个新名字叫“金5”。从此以后,我便以“5”为起点,一步一步地奋进,一次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我“金5”的名字也在班上传开了,所有的同学都叫我“金5”,我对这个名字也感到十分得自豪。

初一的最后两次分班考试,我因为过分骄傲没有好好复习,都考得十分差,在分入16班时,与原先的“5”号失之交臂,只得了一个“12”号,连前十都没有进去,而“5”号则成了王品然同学的学号,但仍有以前的不少同学叫我“金5”,也有一些人叫我“金12”来嘲讽我。我会把这些嘲讽记在心里面,来作为我前进的动力,激励自己不断前行。现在我的成绩已大致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这也是对那些嘲讽我的人的一个有力的回击。我要用成绩告诉那些人,“金5”永远都会存在,我也暗下决心,争取在下次的分班考试中,重新夺回“金5”这个名字,让那些嘲讽我的人笑不出来。我现在也是以“5”为最低标准,还要再一步一步前进。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便一定可以再次拥有她,或拥有比她更出色的成绩。

一个哲学家曾经把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阶段,在中国人的理解之中,“5”便是“我”的谐音,若说达到“5”便是达到了“本我”和“自我”,那么我更希望,我能够凭自己的努力,比“5”更上一层楼,达到“超我”的境界。

“5”便是我的代名词,所以我希望我自己可以再次拥有她,甚至去超越她,这便是我为何一直喜欢“5”的原因。

我最喜欢的数字

1000字 初一

初识“2”字,是在幼儿园吧。

依稀记得,老师站在黑板边,用纤长的手指指着黑板上那个“2”字,告诉我们,这个字,读“er”,它像哪只小动物呢?“像只小鸭子”,不知谁说了一句,于是,课堂上乐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毛茸茸、肉嘟嘟的小黄鸭谁不喜爱呢?渐渐地,稚嫩的声音跟着老师开始整齐划一地读着“er”,一时间,喜欢上了这可爱的数字。殊不知,那时候小小的我们也是像小鸭子一样的,跌跌撞撞,用懵懂的眼神打量着周遭,对一切充满了好奇。

后来上了小学,第一次年级进行拔河比赛。我们班没有什么“大将”,比赛那天,小小的我们凭着一股蛮劲儿和整齐响亮的号子硬是把我们班拉到了第二。我们的手被绳子勒得通红,有深一道浅一道的痕。有的甚至被磨破了皮。脸颊也因用力而涨得通红,更是有人拔掉了鞋。第二名!不容易,来得珍贵!可那时的我们看着第一名的班级雄纠纠,气昂昂地拿走了奖状,竟稀里哗啦地哭了。现如今,我还记得,那种酸溜溜,很不是滋味儿的心情。小小的我们,竟也懂得了第一名最好,也懂得了争强好胜。班主任安慰我们,第二名也很好啊!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啊,我们下次努力,一定能得第一。从那时起,我们便咬紧牙关,下定决心,做全校最好的班。也是从那时起,我们班成了无往而不胜的班。更是从那时起,我迷上了“2”这个数字,只因它是进步的数字。后来的我们,就像三月里初生的芽,踮着脚尖,拼命地朝春风里长。

小学最后一次见到“2”,但是毕业照里的事了。桌上的红色相框,是我永远都关不上的窗。拍照那天,教室外的梧桐树正茂盛,六七月份吧。交叉错杂的枝干扛着一大把碎碎的阳光。有鸟飞过,或者没有,天空干净得像块晒干的白棉布。拍照的姿势,我们绞尽脑汁想了很久。后来,应了摄影师,每个人都竖起了“二”的手势(两根手指)。那代表着快乐与纯真。我们整齐地排列着。谁也不说话。阳光成桶地倒下来,我们的脸上,是复杂的微笑,那笑,漫开去,漫开去,融入阳光里,最后,分不清,哪是我们的笑,哪是阳光了。拍出来的照片是先到班主任手上的,他把照片往前凑一点,欣赏,又把照片往后递一些,欣赏。他说,拍得很完美。可当时已不再是小小的我们都知道,毕业,本身就是一件不完美的完美。终是要散的。相片是定格的“2”。是友谊的数字,我们都是嵌在那段时光里的人。

现如今的我,随手在纸上画下一个大大的“2”,那是我弯弯的路,过去,现在,将来,都在那里。那段时光凝聚着我历来的懵懂,历来的泪水,历来的笑容。旧日时光,飞花一般,昔日琐碎,都成了我珍藏的美好。未来的路,依然要走,我要继续前进,只因昔日的美好和不想辜负的人,而那数字“2”,便成了我前进的动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