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食650字

家乡美食

650字 初三 记叙文

茫茫海面上,座落着美丽的舟山群岛,有一处神秘、迷人的“蓬莱仙岛”镶嵌其中,这,就是我的家乡。

作为土生土长的海岛人民,家乡的美味自然耳熟能详。我的家乡依山傍水,物产丰富,海鲜可是这儿的一大特色。什么呛蟹、鳗鱼、龙虾……应有尽有,准让你一饱口福。

也许是受风气、居住的气息影响吧,我们全家都对海鲜情有独钟。这不,寒假刚开始,爸爸就兴冲冲地搬着单位发的水产品大声吆喝:晚上要好好地大吃一顿。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家家都亮起了灯,匆忙地准备晚餐,肉、菜地香味四溢,唯有我家,飘出缕缕海岛的风味。

爸爸挽起袖子,抄起一把快刀,将洗净的带鱼熟练地去鳞、剥皮,刀上沾满了银光闪闪的鳞片,甚是好看。一切准备就绪后,切成块状的带鱼就陆续下锅了,翻炒翻炒,倒入水,烹调半晌,加入盐、味精少许,再撒上一层酱油,放上葱花,第一道大餐——“红烧带鱼”就出水亮相了。

“哇——”白花花的带鱼换了一身红妆,靓丽可人。三五块聚在一起,像座小山一般,小些的,则像展开的花蕾,煞是好看。点点的绿色时隐时现,给待遇增添了不小的生气。趁着热,缕缕的轻烟向上冒着,长吸一口,啊,一股略带咸味的芬芳流入口腔,使人欲罢不能,举起筷子,取一小块送入口中,松软的鱼肉妈妈的,带着海岛特有的咸味,让人都不舍得咽下,留在口中久久回味。

当我陶醉在纤美的带鱼中时,一道道佳肴陆续上桌:瞧,这盘“火爆大虾”,手艺虽不及大厨那番的地道,但也迷人眼球,一身辣椒红,长长的须毛耷拉着,沾着可口的汤汁,好一道美味。再看那锅螃蟹,腮帮子鼓着气,巨大的蟹壳向上突起,呈现出有人的色彩,光看着就馋人。如此美味,谁还按耐得住?我们一家三口都开动了,欢笑和象棋飘出窗外……

“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这是我的家乡才有的美味,我爱这美味,更爱我的家乡,希望我的家乡能一直繁荣下去。

家乡茶文化

1200字以上 初二 应用文

一、龙井茶叶史

饮茶而讲究茶叶,始于唐代。推崇何处出产之茶,则因年代而不相同。如唐代重阳羡(近江苏宜兴)茶,宋重建州(今福建建瓯)茶,清代则重武夷茶、龙井茶。可见西湖龙井茶之名重于世比较晚的。

元代,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在最早见到的元代虞集《游龙井》诗中说:“徘徊龙井上,云气起睛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群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明代,龙井茶崭露头角,已颇负盛名。据《嘉靖通志》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取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明代龙井茶已列入全国名茶之列。当时的《五杂俎》中写到:今茶品之上者,罗松也,虎丘也,龙井也,……。”

清代时,龙井茶发展较快,尤其是起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访龙井才知龙井茶品位之高。从此,龙井茶更是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到了这时,龙井茶已处夺魁地位。

二、茶叶与名人

谈到饮茶,可以说是老舍先生一生的嗜好。他认为“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他在《多鼠斋杂谈》中写道:“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 

老舍生前有个习惯,就是边饮茶边写作。据老舍夫人胡纟圣青回忆,老舍无论是在重庆北碚或北京,他写作时饮茶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过。创作与饮茶成为老舍先生密不可分的一种生活方式。茶与文人确有难解之缘,茶似乎又专为文人所生。茶助文人的诗兴笔思,有启迪文思的特殊功效。饮茶作为一门艺术、一种美,自古以来就为文人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茶在老舍的文学创作活动中起到了绝妙的作用。老舍先生出国或外出体验生活时,总是随身携带茶叶。据《茶馆》一剧王利发的扮演者著名艺术家于是之回忆:《茶馆》在国外演出时,使他较多地想起了茶,原来喝不着热茶,他便觉得什么液体都解不得渴。这时使他想到老舍先生生前告诉过他们的话:“出国时带上暖水瓶,早上出去参观、访问之前,先将茶叶放好,泡在暖水瓶中留着回来喝。”当《茶馆》真要出国演出时,可他们却把老舍先生说的话给忘了,谁也没有带暖水瓶,渴得受不了直嚷着要喝茶啦。

老舍先生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茶。一次他到莫斯科开会,苏联人知道老舍先生爱喝茶,倒是特意给他预备了一个热水瓶。可是老舍先生刚沏好一杯茶,还没喝几口,一转身服务员就给倒掉了,惹得老舍先生神情激愤地说:“他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这也难怪,喝茶从早喝到晚,也许只有中国人才如此。西方人也爱喝茶,可他们是论“顿”的,有时间观念,如晨茶、上午茶、下午茶、晚茶。莫斯科宾馆里的服务员看到半杯剩茶放在那里,以为老舍先生喝剩不要了,把它倒掉。这是个误会,这是中西方茶文化的一次碰撞。 旧时“老北京”爱喝茶,晨起喝茶是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他们得把茶喝“通”了,这一天才舒坦,才有劲头。北京人最喜喝的是花茶,“除著花茶不算茶”,他们认为只有花茶才算是茶,北京人有不少的人竟把茉莉花叫做“茶叶花”。老舍先生作为“老北京”自然也不例外,他也酷爱花茶,自备有上品花茶。汪曾祺在他的散文《寻常茶话》里说:“我不大喜欢花茶,但好的花茶例外,比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虽说老舍先生喜饮花茶,但不像“老北京”一味偏爱。他喜好茶中上品,不论绿茶、红茶或其它茶类都爱品尝,兼容并蓄。我国各地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祁门红茶”、“重庆砣茶”……无不品尝。且茶瘾大,称得上茶中瘾君子,一日三换,早中晚各执一壶。他还有个习惯,爱喝浓茶。在他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写到他家里穷,在他“满月”那天,请不起满月酒,只好以“清茶恭候”宾客。“用小沙壶沏的茶叶末儿,老放在炉口旁边保暖,茶叶很浓,有时候也有点香味。”老舍先生后来喜饮浓茶,可能还有点家缘。当然是饮浓茶易于精神振奋,能激发创作灵感。 中国人喜欢茶,西方人爱饮咖啡。世界文坛上有个巴尔扎克,写作时一壶咖啡一支笔,边饮边写,这和老舍先生边喝茶边写作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各自在茶与咖啡的刺激下,产生电火般的灵感。兴会神来之笔,创作出一部部世界文学名著来的。

抗战期间老舍蛰居重庆时,曾在一篇杂文里提出要戒茶,这决非本意。“不管我愿不愿意,近来茶价的增高已教我常常起一身小鸡皮疙瘩。”忆当年国民党统治下的陪都,连老舍这样的大作家也因物价飞涨而喝不起茶,竟然悲愤地提出要“戒茶”,以示抗议。嗟呼,茶叶太贵,比吃饭更难。像老舍先生这样嗜茶颂茶的文人茶客,他是爱其物、恨其价,爱与恨兼融于茶事之中。

三、茶叶与佛教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和僧徒生活的需要,茶叶与佛教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根据佛教的规制,在饮食上,僧人要遵守不饮酒、非时食(过午不食)和戒荤食素等戒律。佛教重视坐禅修行。坐禅讲究专注一境,静坐思维,而且必须跏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通常坐禅达九十天之久。

长时间的坐禅会使人产生疲倦和睡眠的欲望,为此,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戒律,又可以消除坐禅产生的疲劳和作为午后不食之补充的饮料。这样,具有提神益思、驱除睡魔、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的茶叶便成为僧徒们最理想的饮料。

佛教徒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代。《晋书•艺术传》记载,僧徒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昭德寺内坐禅修行,他不畏寒暑,昼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中国古代有将茶叶掺和果料香料一同饮用的习惯。“茶苏”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

唐宋以后,佛教中的禅宗得到迅速发展。禅宗强调以坐禅的方式,彻悟自己的心性,所以,禅宗寺院十分讲究饮茶。《封氏闻见记》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由于禅宗的大力提倡,不仅寺院僧人饮茶成风,而且促进了北方民间饮茶习惯的进一步普及。一些僧人嗜好饮茶,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唐大中三年(849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皇问服何药而至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宋钱易《南部新书》)。

宋代禅僧饮茶已经十分普遍。道原《景德传灯录》中说及吃茶的地方就有六七十次之多。其中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的记载。温州瑞鹿寺的本先禅师,“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此时,饮茶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四、茶之道

沏茶:

第一步:选择青花杯为泡茶器(当然了,你也可以选择其它的茶具,只是效果会差一点,非专业人士是品不出的。)

第二步:烧沸纯净水凉半分钟至约90℃

第三步:烫洗青花杯以预热

第四步:剪开龙井茶包,置茶入青花杯

第五步:注入少量水先浸润泡

第六步:闻湿茶香气

第七步:再注水至七分满浸泡约2分钟

第八步:看茶汤颜色并品尝滋味(杯中茶汤剩约三分之一时可续水进行第二泡)。

冲泡绿茶、红茶、花茶的茶水比约可采用1:50为宜(即用普通玻璃杯、瓷杯沏茶,每杯约置3克茶叶,可冲入不低于150毫升的沸水)。品饮铁观音、武夷岩茶等乌龙茶类,因对茶汤的香味、浓度要求高,茶水比可适当放大,以1:20为宜(3克茶叶,冲入60毫升以上的水)。 

一般用紫砂壶泡较名贵的茶叶,使用容量150毫升——200毫升的中型壶为宜。在中型壶内容积三分之一的茶叶较合适;,也可以每1克茶叶冲入50毫升的水为限(细嫩茶叶的用水量适当减少,粗茶叶的用水量再适当增大。) 

细嫩的高级绿茶,以水温85度左右的水冲泡为宜。如沏名茶碧螺春、明前龙井、太平猴魁、武夷大红袍、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切勿用沸水冲泡。而乌龙茶、花茶宜用90度——95度的开水冲泡;红茶如滇红、祁红等可用沸水冲泡;普洱茶用沸水冲泡,才能泡出其香味,且要即冲即饮,沏水后以浸泡2-3分钟为佳,勿超过5分钟,以保持茶香;一般绿茶、红茶、花茶等,也宜用刚沸的水沏茶;而原料粗老的紧压茶类,还不宜用沸水沏,需用煎煮法才能使水溶性物质较快溶解,以充分提取出茶叶内的有效成分,保持鲜爽味。 

关于煮水时“汤候”的掌握,应以水面泛“蟹眼”汽泡过后,“鱼眼”大汽泡刚生成时沏茶最佳。同时应注意煮水时宜“猛火急烧”,忌“文火久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