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树900字

窗外的树

900字 初一

每一棵树,都撑着它那一片天,或是一段回忆,或是一个天地,即使它只是一棵树。

——题记

外婆家东边的窗下,有棵老槐树。外婆当年刚嫁进来时,外公不知从哪寻来一棵槐树苗,种在刚盖的新房旁。外婆欢喜得很,隔三差五就打理一下。

慢慢的,长大了。开花的时候尤其好看,挂上一树的白风铃,挤在绿叶里头,打扮得同出嫁的新娘子,风中漾着香甜,乡亲们来外婆家串门儿的次数也变多了,常有小孩子,伏在篱上眼巴巴地瞧着那一串串香。外婆便学了做槐花糕,槐花饭。外公是很喜欢槐花的,每次都能吃很多,外婆就笑着,看着他狼吞虎咽,说,慢着点儿,别噎着。乡亲们都说外公娶对了人,外公每次只是笑着,眼底却尽是柔和。

外婆闲来无事就去别家串个门,给邻里捎些槐花糕去,每逢这个时候,半山村的人家都是香甜的。外婆家中小院里的地上总是铺满了槐花,连牛羊都有了口福,叼一串槐花,在嘴里砸吧着,牲口的心里是甜的,乡亲们的心里是甜的,外婆的心里也是甜的,外公的心里更是甜的。

后来,他们有了孩子。外公外婆喜欢在盛夏的夜晚,坐在院里,摇着蒲扇,有时抱着孩子,聊聊天。或者就那么坐着,什么也不说,看着满地、满树的槐花,也都是幸福的。槐树一年年越长越高,外婆只能爬竹梯上去摘槐花了,每次外公看见,都责怪道,你呀,怕是等摔断了腿才要安分呢。外婆从密密的花叶中探下身子,瞧见他牢牢扶着梯子的手,笑着,搂下一大捧花,你要不馋,我哪要费这么大劲儿呀,外婆说。

槐花一年年地开,一年年地落。外婆窗下那方土地,葬下一批批香甜的魂。

岁月静好。如此过去二十年,外公却突然一病不起……

家里终究是倒了一棵大树,也塌了半边天。外婆在槐花五月把外公葬在了后山坡,那里能远远望得见家中的槐树。

多年后,外婆的孩子们都长大了,都去了大城市,山村里不剩几户人家了。槐树老了,外婆也老了,任外婆爬竹梯上去,再怎么伸手,也够不着树上的白花了。夏天的夜,外婆还是会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地槐花。看着看着,发间也就缀上了花。妈妈总想把外婆接到城里来住,但外婆一次次都拒绝了。

那年夏天妈妈带我回去,看望外婆。有天清晨我起床看到,外婆轻轻踏着满地的槐花,干枯的手抚着粗糙的槐树干,树叶,花瓣一片一片地落下,都绕过了她的灵魂,她凝望着,那一片白色的花,撑起一片青灰色的天。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风不吹,云不走,天地间只有槐花落下的声音,外婆仿佛什么都想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想。

故乡的秋

700字 初一

我爱故乡的秋。

刚迈进九月,树叶还绿得发亮,河岸两旁的树,被风儿一吹,叶子上下翻动着,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时,我经常和朋友去爬树。坐在树梢上,看着橘红的夕阳,给天边的云霞染上酡红,玄青色的天空渐渐幽暗,渐渐闭合。如果不是奶奶喊我回家吃饭,我能一直坐到明月挂上身后的树梢头。

秋意渐浓,十月了。树儿正在上演着最后的辉煌,它们把自己积蓄了春夏两季的财富,铸造成金币,挥霍一空。一时间,大小的黄蝴蝶上下翻飞着。放学了,扇子般的银杏叶,被女生捡了起来,她捧着这片精致的落叶,笑着说:“我要把它做成书签,送给我的同学。”三两个老人扛着暮色从田间回家,小聚在这棵银杏树下,他们斑驳黝黑的脸宛如这棵上了年纪的树,树叶落在他们肩头,听他们絮叨着今秋的丰收。

一场场秋雨伴着秋风,连虫子都蛰伏起来了。极目望去,褐色的树枝,褐色的稻茬,褐色的大地。这时,河岸边那摇头晃脑的芦苇成了大地的点缀,它的根部还洋溢着青葱的绿意,枝头已抽出雪白的芦花,那是苍茫的白色,又是温暖的白色。顽皮的我们经常把芦花捋下来,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用尽全身的力气吸进一口气,再一下子全吹出来,吹得芦花如雪一般飘飞在河面上。我们也会折下芦棒,趁小伙伴不注意,扫到他的脖领里,随之而来的是一串“咯咯咯”的笑声和求饶声,这时候举着芦花的人就像在擎着一面胜利的旗帜。回头望去,那片芦花还是密密匝匝的,在风中颤动着,挠得我们的心痒痒的。太阳西斜,河岸的芦花微微露出金粉色,像待嫁的新娘,在静下来的晚风中颔首伫立着。

老屋的窗外就是一条大河,夜里月光随着河水不知流去多远的远方,芦花却依旧守在河畔,静默着。月光在河面上随着水波晃动着,像一条发光的绸缎。

故乡的秋啊,无论我走到哪里,你永远在我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