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箴言中的现代内核_1500字1200字以上

春秋箴言中的现代内核_1500字

1200字以上 高二 议论文

在初始记忆里,经史子集、四书五经都是高深莫测的、归属于学问人的领域,对于缺乏技巧、学识粗鄙的大多数而言,恰似浩瀚穹宇一轮弯月,散射出黄色的光晕,使酒醉的行人驻足观赏,为之怡然。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四十千里的间隔,愈想深入愈低沉于其缥缈,愈想抽离愈深陷其无底洞般的玄妙。

孔夫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言,烙上时代的印记,理所应当的化作男女调侃时的揶揄之语。一声低吟,如同砸入深潭的一块巨石,水柱涌起,水花向八方溅起。艾玛.沃特森在联合国峰会上高举“女权主义”旌旗,振臂呐喊。孔老夫子这番言论,成为众矢之的。

随后有学者指明“这句话有性别歧视、阶级歧视,但一定没有道德歧视”。何为“君子”?“何为小人”?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掌握优渥的社会、经济、政治、学术资源,为“君”,小宗为“小人”。其后半句为“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亲近她,嬉笑打闹,失了分寸;远离她,指摘你、怨恨你。将同女子的相处比作大小宗子弟间的相处,恰得其道。

于此,想起易老的话,特殊的文化要放置于特殊的背景,现在背景没有了,文化残留,就好像月亮依旧明亮,不是当初的夜晚。用单一的史料寻访千年前的长流,存在偏颇。这对于蜿蜒前行的我而言,是晨钟暮鼓,发人警醒。

历史是被数十架马车碾压的泥道,扬起滚滚尘埃。乘着相象的马车,轧过来时的小径,无法辩查对应的车辙。只能根据精密的考究,获取“应该如此”的答案。孰是与非?没有定论。历史是滚动辐条上的百分率,伴着搜索、印证,持续上拉抑或下调,是数学里的双曲线和其渐近线,无限靠拢,永无相交。了解历史,求实、勤于思考、联系背景是三大要素。

手中的先秦诸子,刻板的印象是老古董、烦闷无趣。倾斜的雨点敲击玻璃窗,缓缓下沉,划出长长的拉痕,沉迷在“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的环境中。

我敬仰“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气节。将自己生硬的感受套入古语的躯壳,别生风味。令人扼腕的是,“世风日下、焦躁不安”成为都市文明的代言词,“钟鸣鼎食、纸醉金迷”出现在青年习作中的频率急速上升。个体与个体的关系,镶钻的链条,糜烂的腐蚀着物质的诱惑。我们成为被现实裹挟的一代,过早的明白成人世界的虚假与修饰,口出惊语挑衅道德的底线,身体力行刷新公众的下线。是否孔夫子所推崇的“道”“礼”成为眼里眉间的浮云,而它的职责是:赶紧飘过去吧。

我钦佩“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通透。二八少女,绝无仅有的灿烂,做甚?为甚?有理想吗?爬满铁锈的铜镜中,绚烂的花儿啊,劲风刮几日,暴雨冲刷几回,蔫了,残败的结局。你悔吗?数十年的艰辛,只求落幕无悔,多么高大!多么荡气回肠!何为无悔?优等大学的录取书?素养的充实盈满?心中作数。我多么憎恶!多么憎恶现实主义的旗号,在新鲜灵动的校园肆虐;我多么不甘!多么不甘机械化动作,把挥洒理想光辉的鲜血抽尽;我多么痛惋!多么痛惋教育的变质,让更多人“有知识没文化”,但无能为力。

我恍然“人虽欲自觉,其何伤于日月乎”的警醒。单方面的了断,损己而不利人,我感悟到个体作用的微弱甚至无效性。物质条件的富足,人们在精神上更为挑剔甚至严苛,经受些惊涛骇浪,心中翻江倒海般闹腾,时而飞蛾扑火般壮烈,时而血流成河般悲情,自认为历练至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熙熙攘攘,凭借高瞻远瞩,尽在运筹帷幄间,功高盖世!仰视穹顶,一碧万顷的,波云诡谲的,竟纹丝不动;遥看原野,苍翠欲滴的,荒草狼藉的,竟安如磐石;眺望山岭,烟雾弥漫的,千色一碧的,竟巍然不动。强烈的自我意识,替灵魂修筑了宫殿,匡住了格局,遁去了思维,怪罪世界辜负了自己,不知自己错认了世界。

我折服于智者的禀赋,沉思于行间字里传达的深意,慨叹于文化跃过千年的现实意义……

“抽象继承,现代阐释”,是易老对于传统文化的姿态。而我,将用同等的精神贯穿写稿始终。

高二:王莹红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使无用也风流_1000字

800字 高二 议论文

八次艾美奖获得者德瑞克·朱伯特夫妇在博茨瓦纳野外定居三十年,与凶猛的狮子、猎豹等野兽为伴,近距离拍摄下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影像,志趣相投的伙伴不堪困苦生活的折磨,纷纷折道而返,他却回咀嚼着内心的喜好,坚定不移的越挫越勇。

这种英雄的行为为美国国家地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普罗大众了解野生生物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但是,这种行为于身处险境的夫妻二人而言,似乎并无太大生活上的殷实,并无太多我们普世价值里的腾达。甚至面临着捕猎者们的死亡威胁,凶猛兽类的怒目。面对镜头,他们娓娓的述说,这些珍贵的资料,是我们辛勤哺育的孩子,我们喜欢与它们为伴,我们享受这种生活。

纵得“无用”也风流,是对他们奉献最恰当的描述。在平凡而又精彩的日常中,我们又何尝不想追求这种风流?

在文学巨着《瓦尔登湖》中,作者梭罗在序言描述过这样一位艺术家,倾尽此生只为制造一根令自己满意的拐杖,旁人嗤笑他癫狂,他却为找寻到生命的意义而喝彩。他说:大多数人忙忙碌碌一辈子,临了却不能够心安理得的证明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用一辈子的年华,大多数人都为着“有用”而奔波忙碌的年华,尽兴了自己的风流,“无用”的风流。

与这位孤独艺术家为伍的,还有迷茫的大多数。知名演员陈坤几年前发起公益项目“行走的力量”,旨在让年青人在无声的行走中,感受自然的力量,倾听心灵的声音,与灵魂交流。此计划一出,受到周遭朋友们的反对,:“公益有多种形式,这是最接受不到成效的一种。这样的公益活动是否对青年人产生了影响?产生了多大影响?这是无法测量的。”陈坤坦言:“我的演艺道路太一帆风顺,顺利到让我觉得心慌,我得到太多不属于我的东西,我得回报一些,以这种向心灵祈求的方式。”在旁人的目光中,这种不能够收获显着成效的方式是不被支持的,是“无用的”,可陈坤却踏过藏族圣地、跨过喜马拉雅,说尽自己的“风流”。

纵使无用也风流,是一种内心的心甘情愿,是追寻心之所向的明智抉择。大千世界,你找寻自己的价值,也不妨碍我风流的一萧一剑,铁马金戈,沙场点兵,小楫轻舟、醉卧彼岸,直至风流此生。

高二:王莹红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议论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