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我永远的朋友650字

《读者》—我永远的朋友

650字 六年级 抒情散文

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一本我经常读的一本好书——《读者》。

可以说,《读者》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写得非常好,都是众多篇文章中的精华。

《读者》的内容十分丰富。这里有名人作文,名人轶事,现今社会,知识窗,人世间,人在旅途……。可以说,应有尽有。

最使我感动的一篇文章题名为《血色母爱》,这篇文章使我感动地,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这篇文章就是在《读者》这本书中读的。

《血色母爱》这篇文章讲的是一对儿母女去滑雪,在她们玩得十分愉快的时候,却不幸遇上了可怕的雪崩。由于她们穿的都是银白色的滑雪服,当营救人员赶来救助的时候,却由于漫山遍野的雪白色而无法找到她们。为了引起营救人员的注意,呼唤他们前来搭救她可爱的女儿,这位伟大的母亲毅然用石头割破自己的动脉,鲜红的热血顿时染红了一大片雪地。营救人员终于发现了那片血迹,找到了她们,并将她们救了出去。

女儿是救活了,而这位母亲却永远地睡着了。关键时刻,这位伟大的母亲把生的希望给了自己可爱的女儿,用自己的生命换得了女儿的生命,谱写了一首美丽的《母爱之歌》。

说实话,读完这篇文章,我的整个身心都被深深地震慑了。我震惊一位母亲在孩子遇到困难之时竟然能做出如此惊人的事情。面对这类紧急情况,能有几个孩子能将生的希望给予母亲?有谁愿意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换取母亲的安全?这篇文章也同时使我想起了我亲爱的妈妈在日常生活中为我做的点点滴滴。她不仅给了我生命,也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既给予了我强健的身体,又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

总之,我非常感谢《读者》。是《读者》在我人生的漫长旅途中给了我一次又一次的启示。

啊!《读者》!你给了我无尽的知识和无穷的启迪,将使我获益终生!你将会是我一生的知音,永远的朋友!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800字 六年级 抒情散文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的电影叫《走进毛泽东》。

周末,我观看了一部描写毛主席的影片——《走进毛泽东》。该片讲述了毛主席一生中的战斗经历,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毛主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全中国人民的新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充满荆棘的革命路上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毛主席同他的随从人员们一起去爬山,他们还未爬上山顶,太阳已经快西沉了,他的随从人员对他说:“毛主席,天色已经暗了,再继续往前走也是没有路可走的,还是回去吧!”毛主席听了他们的话之后,转过头来幽默地对随从的官员们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天再晚,也得继续往前走。”说完,便拄着他那根心爱的拐杖,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在革命道路上,他凭着这种坚韧精神,勇往直前;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危险,有多艰难,他总是用自己的脚,为人民开辟出一条条通向幸福生活的大道。

《走进毛泽东》这部影片里处处都在散发着毛主席思想的光辉,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有一次,当会议结束时,主持人请毛主席离席,毛主席因脚下有毛病而无法站起来,这时,大家都不愿离开了。毛主席说了一句使人心沸腾的话:“你们如果不走,我也不走。”一句平凡而有力的话,使在座的委员们的心里都在流泪……

从1953年到1962年,毛主席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衣服破了,劝他换件新衣服,他说:“我们国家穷,发的布票少,你不也穿着补丁的衣服吗?我为什么就不能穿?因为我是主席?我看还是应该节省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其中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73个补丁。

毛主席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他酷爱读书,至死方休。毛主席幼年时期就在先生的引导下,开始读《三字经》,继而读《孟子》、《论语》……成年之后,在辛勤工作之余,毛主席还喜欢写毛笔字,作诗赋词等。他在生病的时候,还坚持看书学习,真正地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可见毛主席是多么有毅力啊!

希望大家能观看这部影片,看了这部影片之后,你对毛主席一定会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抒情散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