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明烛》观后感_900字900字

《一江明烛》观后感_900字

900字 六年级 观后感

烛,火光微闪,不似太阳般耀眼,不似月儿般皎洁,不似星星般夺目,却让我们,在无尽的黑暗之中,看到了暮光,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前进的希望,看到了世间美得真谛,用它那微弱的光芒充盈我们惶然的内心!  影片中,女孩黄花花是一个悲苦但却坚强的人,父亲黄老焉儿,在采摘传说中的红芦苇时为救同伴金柱,再也没有从湖面上破裂的冰洞中爬出来,母亲呢,因为父亲的死,神志时而不清,时而清楚,靠做得一手好芦雕,勉强糊口……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年幼的黄花花,怀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摇摇欲坠的家,黄花花的坚强懂事,感动了乡亲们,大家帮助母亲治好了病,黄三娘病愈后,深知为自己看病,花了不少钱,债台高筑,于是,点一枝蜡烛,昼夜不眠,用满满一屋的芦雕,迎接乡亲们,迎接新的一年!也用这满满一屋的芦雕,还清乡亲们为自己治病而欠的债!  这是一部极富人性味的电影。黄花花,坚强懂事,体贴父母,为了母亲,小小的她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不知流下了多少辛酸的泪水!黄三娘慈祥温和,面对这个早已称不上“家”的家,勇敢无畏,处处透着母性的光辉!黄老焉儿,淳朴老实,为救同伴金柱,不惜舍命相救,让人不由被他的无私所感动!金柱,黄父的同伴,胆小奸诈,为了红芦苇,差点连命保不住,被黄老焉舍命相救,却不知知恩图报,最后良心发现,以自己名义借钱给黄三娘治病……这些为我们体现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由问自己:像黄花花这个年龄的女孩,正是天真烂漫时,哪个不是被宠坏的“小公主”可黄花花,却像母亲对孩子般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的母亲,眼里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担当,努力拼凑起支离破碎的家;而黄老焉儿,为救一个不听劝告的人,在生死关头,毫不犹豫冲上前去救人,就此抛下妻儿,离开了这个世界,像黄老焉儿这样的人,为救一个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失去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多吗?……我们自惭形愧,我们的心灵被深深震撼,这是我们道德的榜样,让我们不敢忘怀,铭记于心!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并不像黄花花、黄三娘、黄老焉儿那么坚强无私,舍己救人,但在平凡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芒,这将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点燃蜡烛,照亮心灵,一江明烛散发着人性的光芒!

观《天河》有感_550字

550字 六年级 观后感

毛主席在1952年提出了一项伟大的工程—南水北调,这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终于要实现了。  首都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就像在电影中所说,打小在那儿游泳的永定河现在已一片干涸,再无从前那般宜人的风景。在城市居住的人终于明白了这项工程的重要性,于是再也没人闹事,一个个面色凝重的回到家,同意搬迁。  可问题在乡镇也出现了,因考虑让丹江的水充分利用起来,水利人晓丹决定让大家迁坟,搬出村子,而不让清澈甘甜的丹江水白白流入海中。  这下大家会儿可不同意了,多番调解无果后,就决定动用烈士陵园。刚刚起草完计划书乡亲们就在瓢泼大雨下淋雨来到晓丹的办公室大楼旁,董望川的老父亲以及乡亲们边下跪边哭边说:“咱们大家宁愿迁坟也不要动用烈士陵园,要知道,他们可是咱的救命恩人……”作为董望川老婆与副市长,晓丹只好连声道谢。  操作这项工程自然遇到了不少麻烦:董望川在一年中基本没回过几次家,没管过几次女儿思思;晓丹坚持带病工作;江浩不顾生命危险更换刀片,为了工作他把女儿交给同事看管……,还有多少人“抛家妻子”颇有大禹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的风范。在五棵松地铁下,一个战士挥汗如雨,黑色的汗水浸湿了整个脸庞,身上脏了就拿矿泉水从头浇到尾。  但最后,经历了千辛万苦,大家成功了,全中国人民成功了。  南水北调,从此以后,不再是一个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观后感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