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雄起1200字以上

中国,雄起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演讲稿

妈妈说,我还有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

生日快乐,中国!走过了5000多年历史的沧桑,您迎来了63周年的华诞!63年的风风雨雨,63年的回肠荡气,63年的思绪万千,63的年信心百倍……,历经了多少世事,成就了多少辉煌!生日快乐,中国!这是万千中华儿女,此时此刻共同的心声。祝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更加灿烂辉煌!

弹指一挥间,21世纪了。历史长河中的万簇浪花不息迸溅,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长梦正在卵成,浩瀚大洋正聆听着祖国前进的步伐,从水深火热走向日新月异,从贫穷落后走向进步文明!

早在远古时代,炎黄部落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先驱;尧舜禹,夏商周,秦时明月……成就了多少历史的辉煌;唐诗的繁荣,宋词的精彩,元曲的婉约,明清小说的回环……叙述了多少世事人间梦;《史记》、四大发明、圆周率、地动仪……倾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血!

不会忘记,一百五十多年前,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火烧圆明园——这座历时150多年,倾尽清朝五代皇帝心血,汇集天下能工巧匠,藏尽天下无数珍奇异宝的万园之园被洗劫一空,毁之一炬!《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多少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签订!奇耻大辱刀割之痛,中华民族从此蒙羞!

不会忘记,81年前,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上了东三省,柳条湖,七三一……至今历历在目。九一八,九一八,东北沦亡,中华其辱,定将永远铭记在心!

不会忘记,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敌火围攻,中华儿女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滔天恶行,血泪见证。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中国儿女永远的痛…

血肉筑长城,九月,我们终于迎来了平型关大捷!令人欣喜!

又一年,坚定了信念,台儿庄的辉煌,中华民族之希望!

主动出击,百团共战,十万男儿,千米战线,无畏攻坚!希望再燃!

八年的抗日,胜利了…

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一定会记得,60年前的十月,天安门城楼上,一个宏亮的声音响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这声音,如雷霆滚过天宇,这声音,如春风拂过大地。

从那天起,我们中华民族,不再受欺辱。从那天起,我们劳苦大众,不再受压榨。从那天起,阴霾散去,乾坤明朗,我们华夏,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花如海,歌如潮,人们奔走着,激动着,笑声和泪水一起在飞。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灿烂的阳光,人们感叹,人们回味。

我们解放了,我们做了主人。我们的共和国像旭日,升起在东方。我们扬眉吐气,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一切,如同一场梦……

硝烟散去了,在这片流满烈士鲜血的土地上,人们以极大的热情,以主人翁的姿态,迅速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红雨随心翻作浪,敢叫日月换新天”。建国仅十几年,我们的经济和生产力,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提高。不论是塞北还是江南,不论是海滨还是戈壁,到处莺歌燕舞,到处捷报频传。老一辈创业者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公而忘私的品德,他们牺牲奉献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碑。

今天,日本---那个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竟然再次拿钓鱼岛向中国挑衅!但是,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81年前那个任人宰割,任人欺凌的中国了!今天的中国绝不会让历史的悲剧再次上演!渐步雄起的中国,一定会坚定的扞卫自己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绝不容许任何人分裂和侵占!祖国——母亲,亿万中华儿女绝不会再让任何人割占您半寸的肌肤,我们会不惜血肉之躯来扞卫您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

困难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但是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祖国,母亲!在您生日之际,衷心的祝您生日快乐!您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都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是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我们的今天就是祖国的明天!所以,我们会更加发奋图强,学好知识,掌握本领,锐意进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艰苦奋斗,明天为建设祖国而贡献力量!

雄起,中国!

这是亿万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和心声!为了您的雄起,我们会不懈努力……

六年级:我是梦吗i

中外数学家的小故事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写人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德国着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

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小欧拉智改羊圈

欧拉是数学史上着名的数学家,他在数论、几何学、天文数学、微积分等好几个数学的分支领域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不过,这个大数学家在孩提时代却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他是一个被学校除了名的小学生。

事情是因为星星而引起的。当时,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有一次,他向老师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老师是个神学的信徒,他不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颗星,圣经上也没有回答过。其实,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是无限的。我们的肉眼可见的星星也有几千颗。这个老师不懂装懂,回答欧拉说:“天有有多少颗星星,这无关紧要,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镶嵌上去的就够了。欧拉感到很奇怪:“天那么大,那么高,地上没有扶梯,上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一在幕上的呢?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放在天幕,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他向老师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老师又一次被问住了,涨红了脸,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老师的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才上学的孩子向老师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使老师下不了台,更主要的是,老师把上帝看得高于一切。小欧拉居然责怪上帝为什么没有记住星星的数目,言外之意是对万能的上帝提出了怀疑。在老师的心目中,这可是个严重的问题。在欧拉的年代,对上帝是绝对不能怀疑的,人们只能做思想的奴隶,绝对不允许自由思考。小欧拉没有与教会、与上帝”保持一致“,老师就让他离开学校回家。但是,在小欧拉心中,上帝神圣的光环消失了。他想,上帝是个窝囊废,他怎么连天上的星星也记不住?他又想,上帝是个独裁者,连提出问题都成了罪。他又想,上帝也许是个别人编造出来的家伙,根本就不存在。

回家后无事,他就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他读的书中,有不少数学书。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正打算动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若要按原计划建造,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要是缩小面积,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米。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也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他有办法。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听了没有理他。小欧拉急了,大声说,只有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父亲听了直摇头,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父亲着急了,说:“那怎么成呢?那怎么成呢?这个羊圈太小了,太小了。”小欧拉也不回答,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然后,小欧拉很自信地对爸爸说:“现在,篱笆也够了,面积也够了。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父亲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孩子比自己聪明,真会动脑筋,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父亲感到,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及可惜了。后来,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1720年,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这一年,小欧拉13岁,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

五年级:隐形的翅膀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演讲稿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