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诗中学到了语文900字

我从诗中学到了语文

900字 高三 散文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尤以诗最为精辟,堪称中国文学之精粹。

从《诗经》到如今的现代诗,中国诗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历久弥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朴素的诗句道出了朴素的感情。“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简短的诗句表达了屈原对楚国的忠贞情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铿锵有力地说出了他老当益壮的暮年志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仿佛又可以看到陶渊明特有的那份闲适与自然。

诗在唐朝达到了顶峰,内容也更加多元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站在分道的路口,告诉朋友切勿“儿女共沾巾”。“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身陷牢狱,只能望“蝉”兴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太白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将他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志气娓娓道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身处乱世的杜甫,只能空叹国破家亡之恨。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举不完的优美诗句都在诉说着中华文化的发展。

来到宋朝,诗以词的形式继续发展。

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开启了豪放派的大门。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又为婉约派作出了诠释。这两派交映生辉,造就了宋词的不灭地位。辛弃疾的“像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又让我们沉浸在宋朝这段半荣半辱的历史。

接下来的元朝诗以“曲”的形式着称。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将游子的思念描绘得淋漓尽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又道出了百姓的苦难。

元朝以后,诗似乎逐渐没落,但却并未被人们遗忘。清朝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诗的希望。“我劝天公从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琅琅上口的诗句正表达着作者的心声。

中国诗曾经的辉煌是无可磨灭的,现代诗也正被人推崇,我相信诗的将来会更加美好。

诗帮助我了解语文,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读诗的过程中,思想和作者产生共鸣的刹那,我也就懂得了语文之所以被人推崇的原因——她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永盛不衰!

雀之灵

450字 高二 散文

第一次看一个人的舞蹈看到想哭,一只孤独、曼妙的孔雀,纤细、柔美、如泣如怨。心像一潭水,被石子一击,起了涟漪,一圈一圈荡漾开来。

我看到自己的心在流泪,停滞在岁月里很久很久的时光都活了过来,时间过了有多久,辨不清。仿佛是另一个世界;又像是前世今生,阻隔在忘川的另一岸。

我忘了曾经。

我坐在高高的山上,在暮色中看这小城的一切,坐了很久很久,直到万家灯火亮起,直到月光笼罩身边的一切。

夜色如面纱般迷离,找不到来时的路,山路本就坎坷。

第一次爬上那座山,我想给自己一点点自信,给自己一点点空间,现实是座山,喘不过气。

顺着一块块乱石,手脚并用往下挪移,手臂被划伤了多少,鲜血像一朵妖艳的花开在月光下。

从山顶到山腰,是隔世的时光。

我看到山腰上那个突兀的岩石,来时的方向。

山下是漆黑的松林,曾经天真地打过松子。

这次我要一个人从夜色松林中走过,少有人来,我像躲在了自己的迷宫,这是我的世界,我把希望寄托,交给山川大地。

一步步,磕磕绊绊来到白色槐花的世界,庭院里的孤独在夜色中绽放。

那条河边,有人领着我去寻找远走的亲人,我梦到一条船载走了我的幸福,不是船,是我抓不住的衣角。我开在自己的岁月,这是长年不见人世凡俗的等待。

高二:听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散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