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幸福的老师》有感1200字以上

读《做幸福的老师》有感

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无可非议。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尽管每个人的生活之路不一样,遭遇的坎坷磨难各有不同,但是,造化对人是公正的,上天并不偏爱哪一个人,至于幸福与否,最主要的,还是个人的认识和感悟有所不同。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很多人在面临不感兴趣的工作时,容易在压力下产生消极的情绪和应对方式,如紧张、沮丧、拖延、回避或敷衍等等,但最后都难免要面对不利的后果。

做好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也是部分成功人士的处事秘诀。反思自己的处境,认识自己目前的应对措施和后果,你可以问自己是否能够对目前困扰你的事情说“不”。如果不能,那么你正在采取的消极应对策略,如拖延、敷衍会带来什么后果,这些后果是你可以或愿意承受的吗?

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也感觉不到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其实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要对自己合理定位,科学、合理、符合自己最近发展区、又不断在动态变化提升的目标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不断的自我价值实现是人不断前进的不竭“内驱力”。

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个会、泡个吧、旅趟游。

二十一世纪里,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采的,无论什么时候,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文明的举止、优雅的谈吐、博大的胸怀,以及一颗充满爱的心灵,一定可以让一个人活得足够漂亮,哪怕你本身长得并不漂亮。活得漂亮,就是活出一种精神、一种品位。一个人只要不自弃,相信没有谁可以阻碍你进步。我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亲情和爱情是我生命的主旋律,智慧提醒我,一个女人如果爱得没有分寸,付出的没有理智,最终,她很可能会失去她所施爱的对象,我想,没有哪个男人会始终如一地爱一个只会煮饭、洗衣的女人,洗衣、做饭那只是厨娘的全部的职责,妻子的涵义要广得多,同样地,孩子也不会希望母亲等同于保姆,环境像面镜子,它将折射回我自己形象,如果,我们把自己定位于家庭保姆,那么我就免不了一生辛劳,而且吃力不讨好,不是别人或命运对我不公平,而是自己给自己种的苦果。

我想,当我的人生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我想我是没有多少风险的,因为生命在我手中。女人的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

濮家东村幼儿园路丽青

生子当如苏东坡

900字 初一 议论文

从图书馆借来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从吃饭到上厕所,苏东坡的魔力令我手不释卷。苏东坡,这个人生路上风霜雨雪绵绵不断的眉山男儿,到底是怎样来烘焙自己的一生境遇,成为一位风光无限的旷世奇才的呢?

我最喜欢他的那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首词写于“乌台诗案”之后,那是苏轼差点儿丢了性命,被贬到黄州的第三年。他在黄州生活无着落,要靠东坡种菜来维持生计;要把仅有的活命之钱,分成三十份放在屋梁上,每一天取一份来过一种“计划经济”的生活。却说什么“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自欺欺人的“胡话”。

其实不是这人太矫情,也不是这人太虚伪,更不是官场的生活已让他麻木不仁,其实他的内心时常掀起滔天巨浪。

他常想起周公瑾,命运为什么独独青睐于他?年纪轻轻,就让小乔托付了终身;羽扇纶巾,谈笑之间,就让曹军灰飞烟灭。每想到这些,东坡就浑身大汗淋漓,一夜之间,满头飞雪。

敏感的心灵见不得风吹草动,他常常在中夜起来,在庭中独徘徊。月色如水,让他心中凉意顿生,一只孤鸿飞过,他独怜这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缥缈身影。

夜游赤壁,他又感叹自己“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但是,今朝在世不得意,何必散发弄扁舟?天地之间万事万物,苟非吾所有就是非吾物,清风明月却不用一钱买,有了它们还不够受用一生吗?

他以赤子之心善待生命中遇见的每一个人。有很多粉丝来黄州膜拜,他倾其家酿菊花酒;贬官惠州,他跟当地的农民相处亲密,竟然想终老于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当读到政敌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时,竟然击节赞赏:“此老乃野狐精也!”但是他始终不知道如何提防周围的“小人”:一个叫章惇的早年朋友,在他的诗词中寻章摘句,时常向上报告他在朝、在野的种种“不轨”……

他以虔诚的态度认真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在杭州太守的任上,他留下了造福一方的苏堤;他也曾任职过徐州,为防黄河水患,他又一次率领军民挖石狗湖(现云龙湖),把一道苏堤筑成永远的人心。

他的眼里独独不能容下害民的“沙子”。在从眉山到汴京的路上,他耳闻目睹“青苗法”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上书直言;看到司马光反对变法成功后对不同政见者“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他又站出来大喊一声:“不!”

一个被小人和命运无常的阴霾笼罩一生的人,心里装着一个太阳,乐观地面对一切,尽情地挥洒着他的才情和性情。他的厚道为人,他的精神能量,他的旷达胸怀和气度,展示了一种力量。在这样一个人的面前,人生中的一切风云,都被烘焙成了美不胜收的风景。

生子当如苏东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读后感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