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温度600字

古诗的温度

600字 初三

村,这个神奇的地方常出现在诗中。不管是在悲凉中的离别,还是在寂静中的相遇,村,总是伴随古人的诗情飘向远方。

一座座高大而青翠的山横卧在村北,一条条雪白的溪流盘绕在村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这就是李白诗中所描绘的风光秀丽的山村,虽然此时他眼里满是风光无限的山水,但内心早已装满了离别之情。他的朋友将要离开,他却无能为力。于是他将那份离别之情凝聚在了这个小村庄,隐藏在青山和绿水之间。

在外漂泊多年,思乡之情加倍浓重。村,在心里是个吹不散的梦,处处缠绕在马致远心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枯败的老藤缠着老树,飞来几只归巢的乌鸦,四处荒芜,残缺不全。在此等事物之间,作者悲切的心早已显露无遗,触目所及,皆是伤感。小桥下,潺潺流水边,村里还剩几户人家。人家虽小,但可感受到一种别致和温情。但是作者有的,只是一匹瘦马,形影孤单,迎着刺骨的北风走在小路上。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非常令人向往。不仅是因为它的神秘,也因为它的美丽。那里有平坦的土地、整齐的房屋,田地、水池、竹子、桑树,一应俱全,有互相交错的小路,有鸡狗的鸣叫。这里,宛如人间仙境一般,“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作者心中的栖居地,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村庄。这里不与外界接触,没有官场尔虞我诈之气,也没有商场勾心斗角之争,这里是乱世中的一片净土。

乡村、山村、村居,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有了村,我们的古诗也便有了温度。

幽梦影读后感

650字 读后感

清朝作家张潮的《幽梦影》一直是我非常钟爱的书之一,它以格言、警句、语录为主,带给我很深的感悟。常言有道,喜爱的东西总有你喜爱它的理由。如果非要说《幽梦影》哪里有让我喜爱的话,那么值得一提的就是这句话了:

“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

从字面意思来说它真的是很浅显的一句话,但令我出乎意料的是人们对它的理解却有很多种,可是都离不开“真情若痴,才而有趣”这八个字。

的确,真情就是如痴如醉到不能自主的地步;学一样东西要自己感兴趣的前提下再去学习,才能真正学好。就像孔子说的那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所选择学习的东西,更何谈以自己学习的东西为乐呢?

我喜欢历史,我在历史方面的成绩也很好,这何尝不是兴趣使然呢?人在学习自己喜爱的东西都会表现出特别积极的一面,我可以读一本关于历史的书籍,而忘记时间的走动;或是在课后积极的问老师疑惑的地方,乐此不疲的与老师讨论某些历史事件的看法。我想这就是张潮在《幽梦影》”里说的“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吧。就像明朝的王阳明那般,为了把握“格物致知”这四个字,于是白天黑夜对着家里的竹子、书桌目不转睛地看,父亲以为他走火入魔,而他却说这叫“格物”。王阳明一生专注于儒家经典,其研读、体验、思考达到痴迷的程度,终成一代名儒,创立心学。

要像给我们带来美妙音乐的音乐人热爱自己的音乐事业那样热爱自己选择学习的东西,并享受于其中;也要像这些音乐人一样,即使外界给他们的压力有多大,但却化压力为动力,沉醉于自己的音乐里,创造出更好的音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