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生》后感_900字800字

读《一生》后感_900字

800字 初一 读后感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就算,是这样的忍让,无主见的让娜,感觉让人有一种出自内心的怜悯。

黎萨姨妈的轻飘飘的如同薄暮凋瑟的一生,让人感到真正的怜悯,罗莎莉的勤劳踏实的一生,让人感觉到让娜是最可怜的。

她因为父母的缘故,对着未来有着过于美好的幻想,总是当幻想被戳破的时候,感觉到一种不由自主的凄凉。

我喜欢文章末的最后一句话,“生活也许还不是这么糟,不是吗?”

也许,自己的儿子和丈夫给了自己这么多的打击,但是在自己的最后忆起他们的好的时候,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微笑,不是吗?

于连的斤斤计较的守财奴性格,在莫泊桑的手下被渲染的淋漓尽致,对一丝一毫,婚后的原形毕露,让娜的一开始的美好幻想变成了颓废的琐碎的现实,她永远不能生活的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快乐,她不能学着母亲的罗曼蒂克,谅解父亲年轻时期的风流韵事,然后最后走的都是那么的突然,她最后翻到的那最后一打泛黄的信件,母亲年轻时的出轨行为,以及信纸上的无比销毁,都是那么的刺痛人心。

一生,可以概括成很多人。虽然文章主旨是写让娜的行为,但是实际上,写了很多人不同的一生,比如说父亲痛恨教会,死后不能进入教堂,被教会所排斥,但是却民主,快乐的一生,母亲热爱诗歌,每天看着泛黄的情书,让人感到了温馨,平和而又美好的罗曼蒂克的一生,包容着别人。黎萨姨妈的如同只会活动的日常用具的悲惨的一生,罗莎莉的一开始不幸但是到最后却过得幸福的一生。

其实,我感觉到了最悲惨的其实不是让娜,而是黎萨姨妈。她掩面哭泣的样子的那段话,让人最记忆犹新:“他……说……你的小脚……冷不冷,从来……从来没有人对我这样说过……”,从那一刻起,我感到了黎萨姨妈是多么的绝望。让娜虽然最后悲惨,可是却得到了好的结局,她终于学会了如何去拒绝,她有美好的初恋,可是黎萨姨妈连有一个可以使他温暖的怀抱都没有。

让娜的一生是苦乐并兼的,她可以保持着清纯如一汪水,她毕竟经历过,有着美好的时光。

就像匪我思存所说:一个人不在于她拥有多久的幸福时光,而在于她曾经拥有过一段幸福的时光。

有的感情是要用一生去缅怀的,让娜忆起了于连的好,用一生去忆起,最后的生活还不是这样的遭。不是吗?

常州金坛市第二中学初一:李未名

读《我是猫》后感_800字

800字 初一 读后感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第一次才知道,夏目漱石是出生在明治维新之后,二十世纪初的,我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也许是太迷恋明治维新,也许,是因为太喜爱新撰组,但是,如果问我喜欢什么,东京的樱花、地上如火的石蒜花,我可以应付两句,可是如果再深奥一些,我回答不上来,就在看《我是猫》之前,我连夏目漱石,这位自嘲的才子是谁都不知道。

《我是猫》,可谓是大胆,还有就是另类。

我十分的怜悯那个教师主人,可以将警察和小偷错认。

而且,不仅有严重的胃病,用蹩脚的写着英文文章,受美学家的蛊惑开始写生,再一天到晚的抱怨。

这是一只猫的视角,但是我只是想笑,可笑,还是可叹。

在里面,这只猫竟然也有品位和哲学。红颜知己花子小姐,什么的邻居大黑,以及那时候人们的丑恶姿态,其实我最想笑的是一幅插图:几个穿着平民衣服的人,正在向穿着官服的猫跪拜,猫神气十足,得意洋洋,手上还拿着一把日式折扇,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世博会日本馆送的折扇。

扯得有些远了。这是作为日本史上的经典,是那个时期的文人对自己的自嘲。其实,在书中,那只一辈子都没有学会捕捉老鼠的猫,是一种含沙射影的寓意。永远学不会捉老鼠,就像日本文人面对新知识的狂热与深深的惶恐。这是它能被称的上是日本才子书之一的原因。

猫的喜怒笑闹骂,都是一种人性的表现,特别是那一句:明摆着欺负猫嘛!更让人忍俊不禁。

“他”来观察人类;更不知将写出什么样的奇怪却新颖的东西。小说在结构上也有标新立异之势。它以猫的角度为开始,忽东忽西,毫无逻辑可言,总体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谈不上情节进展的逻辑,读来却也津津有味,说它是小说,却有些不像,应该是跟那时候日本文学偏散文式有关。

在书的结尾,猫因为馋嘴喝啤酒而误入水缸。起先它还在挣扎,可渐渐地就放弃了,因为它觉得这样很舒服,远离了世界的喧嚣,进入了奇妙的、宁静的世界之中。“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感谢呀感谢。”这竟是那只猫的最后的冥想,让人疑惑。

有几个女人怒骂过,给这只猫多少超度,也不可上西天,但是如此看来,它已经真的拟人化了。

常州金坛市第二中学初一:李未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读后感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