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里酿的不是肉泥650字

豆腐里酿的不是肉泥

650字 初三 散文

酿豆腐是我家乡南雄过节的传统菜肴。它与别处的酿豆腐又是别有不同。

别处的酿豆腐用的都是白皙晶莹的水豆腐。在那白嫩动人的豆腐背上,盖上一地红润的肉碎。酱油围在周围,还有几滴顽皮地赖在水豆腐身上不走。点点葱花缀在上面,另增一股香气。我们家乡的酿豆腐都是一个个胖小子,外面裹着豆腐泡,里面满满的都是芋头和肉碎制成的肉泥,那样子能跟一个球相比。

另外,别家的酿豆腐是三两个姑娘在厨房里三下五除二就完工的,而“胖小子”的制作,那可叫一个重大工程,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之所以叫重大,是因为逢年过节,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少说也有二三十人,所以特别热闹。每次我赶上酿豆腐的时候,总会被邀到豆腐泡堆里。因为人多,准备起来也“劳师动众”。好几个大个子芋头被婶婶们切块,碾泥。不一会儿,就变成半大脸盆的泥团了。很快,猪肉作为一位同生共死的好兄弟也进了脸盆。

几位嫂嫂合力把两兄弟和在一起,揉得均匀。年轻的姐姐们负责豆腐泡的处理:在豆腐泡一角掀起口来,薄薄的一片盖只有一边连着豆腐泡,有点力不从心。随后,她们灵巧的手指从豆腐泡里捏出豆腐渣来,便完工了。怎么一个瘦子可以瞬间变成一个胖球吗?当然不是。随着筷子大哥的登场,和好的肉泥一点点地塞进了豆腐泡的肚子,硬是把它撑得鼓鼓的。有小孩经过,也会贪玩地包上一两个;干完活的叔叔们也会参与其中,偶尔与婶婶们比比谁包的好看。不明白为什么要有这么多人来酿这些小胖球。也许是人多力量大吧!没几下功夫,两大锅酿豆腐就可以开蒸了。

直冒热气的胖球在饭桌上的地位是能直接取代米饭的,三个准顶饱!两大桌上的大人杯酒相碰,屋外的小孩时而说笑。看见每人碗里都有一个胖球,我才明白,这传统酿豆腐里酿的不是肉泥,是大家同心协力、同聚一堂的快乐!

蒜苗成长记

300字 三年级 叙事

今天,我试着种蒜苗。我准备了一个碗,碗里盛满清水。我拿出一瓣蒜泡进水里,发现蒜漂浮在水上。现在的蒜上下都是光秃秃的。

第二天,我把蒜拿出来,它的上面没有变化。我把它翻过来,咦!下面长出了像肉刺一样的须。真神奇!

第三天,蒜只是下面的须长长了一点点。

第四天,我去厨房看蒜,发现了意想不到的事。蒜长出了绿绿的芽,绿芽竟然把它的外套撑破了。我量了一下,绿芽是两公分长,蒜的须也更密了一些。

第六天,蒜的绿芽从一个分成两个了。这时蒜苗就像拼音里面的“r”。蒜下面的须也长了很多。

第七天,蒜苗已经长到10公分长了。看着蒜苗,我觉得真是不可思议。因为它只需要喝水和晒晒太阳就长大了。

第八天,蒜苗又长长了,妈妈说:“蒜苗可以吃了。”但是,我不舍得,妈妈又说,把它剪下来,它还可以长出来呢。原来,蒜苗跟壁虎的尾巴一样呀,还能再次长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