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去的美1200字

寻找失去的美

1200字 初三 散文

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我不懂。雨似烟花,水似绢纱的江南,我不懂。我看不见那古朴的道路,更看不见江南的灵魂。

江南的路已经很老了,脚踩下去,便发“吱吱”的呻吟声。一绺绺晚风吹冷了一片片石板路,江南潮湿的天气笼罩在我身上。房子已然发出了木头浸水了的湿气,向往在里面的我袭来。家里的家具门,就像掉了牙的老人,使用时,发出奇怪的呐喊。地板上开始出现了霉斑,一股霉气考试刺激我的口鼻,刺进我的心脏。

我知道,江南,很老,老到已经无法承载我的心了。

我就在江南这么活着。对外界充满了期待,对江南充满了忍耐。

就是这样的一天,我终究还是等来了。一次机会,让我有机会飞往北京,感受那里的阳光,那里的璀璨,那里的夺目。

那天夜里,我夜不能寐。从床头起来,随手掀开了一本书。一篇诗歌映入眼帘。名字大概是雨巷,我只是记得有位丁香般的女子撑着把油脂伞走在雨巷里。一股江南的味道,似从我的心底油然而生。江南的水,树,山,雨混杂在一起。在我内心最柔软的腾空而起。江南的月照在了我的心上,将江南地方的味道含在我的脑海中。这种味道似乎是一种力量,驱使着我的心,用心再看看他,江南。

我披了一件衣裳,听着江南的味道迈开了步子。石子路整齐的铺着路面,青色的鹅卵石打着回旋,与旁边的石子们,安详着月光的普照。一丝丝雨打在石子路的身上,打在我的身上,江南的雨丝此刻好像有了灵性,揉进了月光,吸进了花香,再浸入我的皮肤,那是一种少女的柔美,酥了你的全身。我似乎明白了江南的雨。

江南的雨打湿了我的双眼,而脚下的那对眼睛却更清晰了。我的脚认得路,带着我走进一条小巷。巷子里的深处,传来了悠悠的打铁声。远望去,那一盏灯光在雨中里照的朦胧。铁,不再粗鲁,不再冷血,只是悠悠的唱着自己的声音。风起云卷,我在雨巷里并没有撑起油脂伞。风,将雨拉成了一片斜面,就像少女梳在了一边的长发。巷子里散花香这时传来出来。花巷不怕巷子深,带着丁香一般感觉,送到了这里。小巷一时听风雨,深巷传来丁香花,原来丁香一般的少女在这里啊,我懂了,雨巷。

第二日,我再次带着记忆寻找。那一条条老街里,卖着各种早点,炊烟飘在刚下了一夜雨的屋檐上。茶叶蛋,南方人的蒸馒头,刚炸的灯盏糕......水煮的养活着一条老街上的人们。老街里只有一台公用的电话,长长的拉着电线。旁边的竹椅上,是位翘着二郎腿的老头,耐心的讴着自己的脚趾甲。庭院里,总有一桌在打着扑克,用发黑的茶具压着发倦的纸币,激情四射的,操着口音的打着牌。日子悠悠的再这里打了个旋,继续流下去。

老街很窄,我觉得侧着身子走。回到家,母亲急忙接一把嫩韭,摸摸鸡的屁股。那一把韭菜,炒得直香如骨髓,再也无法忘记。邻居们这时送了一把茶叶,母亲提了一坛自家酿的酒,与邻亲手摘的菜淡起了家常。吃饭时,大家都将饭桌摆在子外,老街更窄了。行人路过,不是撞了那家的酒,就是碰了这家的汤。而走老街的人,都有交情,还没走到,便被这家拉走去喝上几口。

咳,江南的老街,我知道了。

看着江南,我想,我该记住她。其他,美,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好似爱上了我的江南,爱上了江南额每一条街,每一块石板,每一户人家。因为我的灵魂记忆已经注入了这片土地里。耳边似回响着汪峰哪沙哑的声音;我在这里迷茫,我在这里彷徨,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死去。

我知道,这就是我该值得去明白的,这就是美,而美要用心去发现。

寻找宝藏

4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宝藏,是记忆深处那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宝藏,是成长路上那一件件哭笑不得的傻事;宝藏;是生活学习中那一朵朵洁自淡雅的茉莉,往事沉积得越来越多,记忆却越来越模糊。

小时候,最大的快乐便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搓泥巴。我最擅长的便是捏盘子了,捧一捧水,抓一把泥,两只手一起揉,再把泥巴扳成两半,两只手合拢一按,基本形状就出来了,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就开始在“盘子”的边缘捏“盘沿”,来回几下就完成了。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把盘子晒干了。若是阳光充足,一个下午便可以完成,若是阳光不足,可就要等到晚上“风娃娃”来过后才完工。不过,最好的晾晒时间是傍晚,那时,阳光很温柔,“风娃娃”也喜欢在这时玩耍,泥巴也不会裂开。它是我的宝藏。

除了搓泥巴,能否吸引我们的也只有采花了。

每年二三月的时候,地里的农作物就开始开花了。我们喜欢提个纸篮子,模仿着大人们买菜的样子,在地中东挑挑,西瞧瞧,寻找最漂亮的花。待到纸篮子装满了,我们就回到家,把花瓣一瓣一瓣的扯下来,放在一堆,然后,就开始了以花瓣为武器的“星球混战”,等到自己的“军火库”被掏空时,就拼命的躲开“敌人”,以免受到“敌人”的“制裁”。它是我的宝藏。

“往事翩翩,滑过指尖,飘落洒一地的从前,在我。”往事,你是我一辈子的宝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