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那个人650字

故乡的那个人

650字 初一 记叙文

在故乡,印象中最深的一个人是他,一生饱受苦难的老人,靠乞讨为生。黝黑如碳的皮肤,全身穿着破碎而厚重的衣服,每次见到他时,都拉着一车自以为是宝贝的破烂慢慢前进……前进……

他的行踪是不确定的,每时每刻都为活下去而奋斗,游走于每个乡每个镇之间。我不知道他怎么那么熟悉路线,令人称奇!我们都叫他“傻二砖”,他来我们这个地方次数不少,传闻也不少,都是说他怎样的傻。他的形象烙在我脑海里伴我走过了小学时代。不久前,我偶然得知他的身世——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这家伙是个稀有的大学生,20多岁,名字有点土,就叫二砖,家里有个老父亲和哥哥大砖。在青年时代他游遍了周围许多城市,正准备闯荡一番事业时不幸降临了,他和哥哥为了争家产反目成仇,急了眼儿的大哥冷不丁给我二砖一砖头,血不断从他头上涌出,他重重倒下了,不省人事。大哥也逃走了。现在没人管他,几周以后也算对得起他的名字,他奇迹般活了下来,然而却变傻了,开始乞讨生活……

回想起几年前看到他的场景。一群人围着他指指点点,小孩子也在一旁蹦蹦跳跳,嘻嘻哈哈,我也凑上去,原来是他——傻二砖。他正做着饭,不时抬起头对周围的人报以微笑,不得不说他真的很乐观,做饭对他来说可能是最幸福的事了。饭很快煮好了,细细一看,破旧的罐子里只有几滴沾了油腥的白开水,他站起身,从车里拿了一个大麻袋,麻袋里装满了干硬的馒头,他小心翼翼跳了两个,然后一点一点的将馒头泡在白开水里,使它慢慢变软能吃,他将一块馒头细细嚼慢慢咽,那样子真是专心,还邀请我们想让我们也吃一点。我顿时对他充满同情,多么可怜善良的老人呀,想来现在也有70多岁了。却仍过这流浪生活,乞讨生活,上天真是不公呀!

又有几年不见了,也不知您现在何处,只希望你能平平安安,好好活着。

游子的根

500字 初三 书信

NO.1

西天取经道路坎坷,困难重重。临行前,皇上为玄奘斟满了一杯酒,玄奘说:“酒也是戒”,太宗却回答道:“这是送别的酒,不是该戒的酒”。说完,从地上捻起一些泥土放入杯中,“如果这是大唐的血脉,你喝还是不喝”,玄奘笑着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一路上的艰难险阻亦或荣华富贵,都没能动摇玄奘取经的决心。真经不仅是为自己而取,更是为了大唐。

大唐就是玄奘的根。

NO.2

同样是临行前,朋友送了一杯泥土给肖邦。那只是一杯普通的泥土,但对于即将离开祖国的肖邦而言,却显得弥足珍贵。因为这并不仅仅是泥土,更是故乡的象征,对于远在他乡的肖邦而言,这土是异常珍贵的。十几年漂泊在外的生活,泥土没有少过一丝一毫,在他临死的那一刻,仍然没有放开那一杯泥土。后来,肖邦的姐姐把他的骨灰带回了他的祖国波兰。我想,肖邦是可以瞑目的,因为他还是回到了他朝思梦想的祖国。

荷兰就是肖邦的根。

NO.3

美国,一位老华侨指着一张中国地图对他的儿子说:“儿呀,你要记住,我们是中国人,总有一天,我们还是要回去的。到那时候,我带你去看看长城,看看……”老人的话没有说完,他眯起双眼,好象是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十几年后,老人的孩子捧着他的照片,站在长城上,泪流满面,哭着喊着:“爸,你看见了吗,我们回来了,回来自己的祖国了!”

中国就是他们的根。

我想,所有远在他乡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吧,不管去了那里,走到了什么地方祖国永远都是游子的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