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改写350字

酒泉子改写

350字 初二 抒情散文

来疑沧海进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不知不觉,八月临近了。闭上了眼,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景象……

拥挤的人群,将地面的温度上升至热烈,乱杂的人影,相交相错,零碎稀疏。吆喝声,叫卖声,谈论声交汇成一片。

蓦然,声音安静下来。涌动的人群平静了,人们都屏息凝视着那渐近的江潮。“轰”随着一阵轰鸣,水花四溅。人群再次沸腾了!那了那壮阔的潮水。

“轰”!有一阵江潮以铺天盖地之势汹汹而来,忽然跃起百丈高,如一堵水墙,以白色的浪尖,微卷着。新潮也随之澎湃了。在一片叫好声中,潮水越发猛烈。吞天沃日。似乎,沧海中的水都已经汇聚在这一阵又一阵的潮水之中。耳边轰隆如有碗面战鼓七座,气势宏大、磅礴,不禁令人热血沸腾。

五彩的旗帜在将潮中如朵朵绽放的红梅,肆意蓬飞,潇洒飘逸。几位俊朗少年出没在雨风波里,腾身百变,惹来一片叫好声。观潮之情景推至高潮。

潮水渐渐退去,弄潮儿们手拿着红旗一跃上岸,达官贵人们心花怒放,不停地说:赏!赏!赏!重重有赏!

齐贤镇中初二:倪书城

读史

600字 初二 抒情散文

我好读史,阅中华上下五千精华,看汉时萧何,品三国孔明,诸多伎俩,自觉读史颇多,读人不浅,谁料父听之,只作苦笑。

某日,正做校中功课,问父十二金人为何物。答曰:“秦集天下兵器所做之人。”于是不禁愤懑,怨其专政。

读史颇久,通道之人常在耳边恨秦暴政,长此以往,也怨其恶行,忘其公德。

父反驳:“乱世之间,百姓只求安宁,秦皇所做,顺应民意。”

大骇间,父又言:“正如中国政府,民皆怨之忍气吞声,恨不得与台独分子,日本小鬼大干一场,可自政府角度看,安定是福。战乱扰和平,徒让旁国作渔翁罢了。”

一顿,又言:“看事不可片面。主观武断,人之劣性。”

想我自认读人不少,却还是免不了人之劣性,自以为读史即读人,实在可笑。

又一日,读史时见慈禧囚光绪,不禁大怒,拍案而起,连声称其为恶妇,葬送中国大好河山。

父闻之,淡淡仿慈禧:“谁说那黄毛小儿便一定能统大清河山,我又为何坐不了龙椅,处不了国事,任人小觑。”

我讪讪收回手,又一瞟史书,问:“李莲英为何许人也?”

“奸宦。”“为何?”

“二人间,若一恶一善,日久,恶或许可改邪归正;若二人皆恶,则愈演愈烈,无法收手。慈禧为之一恶,李莲英为之二恶。”

细细想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言之有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却极少。毕竟人也是有惰性的。

我叹息:“我自认读史即可读人,却至今才明白了这理,实在可愧。”

父又言:“读史非读人,此读非彼读,读人之难,胜于读史远矣!”

我受教,点头称是。

毕竟史已落定,人却依旧。读人之术代代传承,明月愈发蒙尘,芙蓉连连被弃。勾心斗角,已非剧中宫斗才可见。读书,学生之责;读人,社会之责。

现下,鱼离不了水,人离不了读。

读书、读史我尚可应付,可读人一课,却实在是难呐!

马鞍镇中学初二:谢莹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抒情散文
3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