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1200字以上

眼神

1200字以上 初一 议论文

阿绿是一只狗,徐志的。它看得见徐志,但是徐志看不见它。尽管很多人都问起过,为什么要叫它“阿绿”,它明明是只金毛。但徐志的回答是:“它就是绿色的。”如果他看得到,或许阿绿就该叫“大黄”了。

阿绿是妻子余欣买给他的。妻子是红绿色盲,两人在别人的介绍下认识。“女性是色盲的还真难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徐志是这样对她说的,褒贬难分,之后问起,徐志则告诉她:“因为你对我来说是难得的。”

刚买来的时候,阿绿才刚断奶,一般狗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养比较容易培养感情。余欣把阿绿放在他怀里时,阿绿很安静,他还以为是个玩具。

待阿绿的身形变大,夫妻俩开始牵着它出门。外面的世界很大,对阿绿来说是新鲜的,它可以自在地跑,不顾项圈与链子的束缚,一个劲儿地跑,“哈哈”地喘气。徐志被拉着在后面跑,余欣跟着。速度越来越快,他从来没有感受过奔跑时风从耳边吹过的畅快。阿绿觉得身后少了什么便停下来,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徐志,它赶紧走过去用自己的脸去蹭他的脸,“呜呜”地叫着。终于追上来的余欣右手示意性地做了个打它的动作,它看着他和她,眼睛里充满了无辜,两颗深棕色的眼珠水汪汪的。狗的眼神总是这样,在几万年前就被人驯服的动物,在人的面前是弱小的,无助的,它们只能用信徒看见上帝一般的眼神仰视它们的“朋友”。

徐志也没有因此生气而不再带阿绿出来散步。相反,带着阿绿出门成了一种习惯,阿绿不再只是他的宠物,还是他的眼睛。阿绿走,他也走;阿绿停,他也停。阿绿似乎发现了自己身上的重任,便加倍用心,不再肆意地奔跑。

“还想听下去吗?”“故事女士”问我。

“嗯。”我点了点头。

狗其实也是色盲。它看不到彩色的世界。很多时候过马路,急刹车的司机总是从窗口探出头来大骂:“找死啊!”渐渐,阿绿学会了过马路前看看行人的动作。它带着徐志静静地走过大街小巷,徐志总是不放心地叫一声:“阿绿。”“汪。”它回答,意思大概是“我还在”。

每天回家都刚好在饭点上,徐志看不到夕阳,阿绿也看不出夕阳,但是它记得吃饭的时间。余欣会从盘子里夹一些肉放在盛了饭的碗里,阿绿则摇着尾巴蹲在一边,静候自己的晚餐。

她会把菜夹给徐志,他凭着体感可以把饭菜送进嘴里。每次吃完,他会对她说一句:“我吃饱了,饭菜很好吃。”十几年了,他“看”的都是一个错误的方向,夫妻之间相敬如宾,日子平淡得出奇。十几年了,她也不愿去改正他的错误,她只是看到他眼里的情意和余晖糅合成美景。角落的阿绿也十几岁了,快结束了吧,一个小生命。

“最后呢?”

“我正打算讲。”她对我笑了笑。今天听故事的人只有我一个,往日周末的公园里总有一堆孩子围着她,听她讲故事。这并不是她谋生的饭碗,但她却很乐意与孩子们分享故事。

冬天来了,徐志出门的次数少了。没有人愿意把自己暴露在寒风中。阿绿则依旧每天出门,傍晚回家。有一天,它出门后再也没有回来。余欣把菜夹到徐志碗里以后出了门。“家里盐用完了,我出去买一下,你待在家里不要乱走。”

她在他们常去的街上四处寻找,周围行人脸上的冷漠像一瓢瓢冷水,泼在她的心头。她不知道如何跟徐志说阿绿不见的事实。她想,如果老天可以赋予自己一个超能力,那她一定会变成阿绿摇着尾巴回家去。

夜色已经吞噬了整片天空,她用手理了理脖子上的围巾,开始往回走。

路口挤满了人。刚到的救护车里下来几个人拿着担架挤开人群。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她眼前躺在地上。她跟上了车,握着他的手,喊着他的名字。

徐志看着车顶问她:“阿绿是不是……不见了?”她没有回答,只是一个劲地哭。医院里,她跪在手术室门口求了医生好久,医生才答应让她换上衣服进手术室。

麻醉前徐志看着她仿佛能看见了一样。她已经很久没有在徐志的眼里看见缩小的自己了。她笑着,哭了。徐志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但余欣看懂了,三个字:“我爱你。”

他把她藏在眼睛的深处,闭上了眼,之后再也没睁开。

现在孤身一人的她,每天都会来公园走走,这是第一次和阿绿出来的地方,周末则整天地待在公园。她希望阿绿能回来。

“我的故事讲完了。”她对我说。

“谢谢你的故事,很感人,真的。”我说。

走远后,我转身对她挥手道别,她指了指我的T恤喊道:“绿色很配你。”我穿着红色T恤站在夏日的阳光下良久,看着她摸了摸跑过来的一只流浪狗。

祖国在我心中

550字 六年级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她,——就是中国;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她,——就是中国;在世界的东方,有有一头威风凛凛的雄狮,她,——就是中国;在世界的东方,有一条冲天腾飞的巨龙,她,——就是中国!

1949年10月1日,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时,有多少人在这一刻欢呼、雀跃,又有多少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一刻,洗刷了中国曾经受到的屈辱:“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不平等条约,被外国人辱骂“东亚病夫”……但是,从今天起,中国,已经把“东亚病夫”这个称号深深地埋在地里,准备迎来更加灿烂的新中国。现代科学家童第周从一个后进生变成了染红东西方科学界的中国留学生,这股动力不就来自他坚定的信念——“外国人能办到的,中国人也能办到”?是的,“外国人能办到的,中国人也能办到,而且会比他们办得更好!”

“2001年申奥成功,2004年雅典奥运会获得32枚金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这一切的一切,不都在向世人预示着,中国,一定会有着更美好的明天。

“詹天佑、华罗庚、钱学森、雷锋、关天培,邓世昌、还有可亲可敬的周总理。”他们,不都为祖国的强大与和平献出了一份力吗?

同学们,就让我们用这些伟人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迎来更辉煌的明天。让我们好好学习,为祖国做出贡献吧!将“中国”这个响亮的名字永远刻在心中!

谢谢大家!

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第二小学六年级:刘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议论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