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忆初中生活1200字以上

小忆初中生活

1200字以上 高一 叙事

生命中,总是有太多的事与愿违。很多事情,就在恍惚中一闪而过,就像风中飘过淡淡花香,轻柔、美好,当你伸手想留住它,它早已消逝的无影无踪。你还未来得及感慨,它已不在。而属于我们的那些日子,也已飞得太远,回不来了。

那年夏天,一群幸福的孩子从四面八方相聚在一起,共同演绎了一个长达三年的美丽童话。由于缘分,我们在那段美丽中相遇,相识,到相知。在那些日子里,一切美的不像话。

认识小格,是在我来到这个陌生学校的第一天。那年我12岁,离开了熟悉的校园,走进了这个叫做中学的地方。报名第一天,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周围的一切似乎都结了一层冰,天寒地冻,我像个在雪地中迷失方向的孩子,坐在教室一角,不知所措。就在这时,小格走过来,她问我:“你好,你叫什么名字?”呵呵,看似老套的开场白,却让我感到一股暖流,这是我来到这里看到的第一个微笑,好温暖,我笑了,她也笑了。我们就这样相识了,她和我的有着惊人的默契,相同的理想,在她身上我嗅到了同类的气息,于是很自然的我们成了好朋友,最好最好的朋友。

小木,他是小格的同桌,我的后桌,因为离的近,所以理所应当的我们也成了朋友,他是个有点寂寞的孩子,记忆中他总是沉默的,简直惜字如金。但是他脸上却时常挂着温和的微笑,这与他的寂寞显得格格不入。他像热爱自己生命一样的热爱篮球,说也奇怪看似瘦弱的他,在篮球场上的身手却很矫健。他的大多数课余时间都“荒废”在了球场上,甚至有时他会一个人跑到操场上打球。空旷的操场,阳光透过他轮廓鲜明的脸,那画面很好看。我和小格也经常会坐在一边,安静的听着歌。

小艾。自恋的孩子,他自恋的程度难以形容,他的口头禅就是“没办法,我太帅了。”甚至天空中飞过一只鸟,他都会认为是为他而飞过。不过他平时还是很绅士的,他很关心小格,他是小格最亲爱的哥哥。有时小格不经意的一句话,他都会紧张半天。真的很让人羡慕。我也有哥哥,我哥哥,标准的小说中男主角的形象,将近一米九的身高,篮球打的很棒,经常会有女生围观。他帅气的脸上总是流露出忧郁的味道,不多他见到我总是微笑的,这一点我恨满足。不过我们不在一个班,所以我们很少有机会在一起。这是我羡慕他们兄妹俩的最根本原因。

我们的成员还有很多,我不想再往下写了,回忆的越多,难过就越多。

是不是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时间的列车飞过从铁轨上碾过,三年很过去了,我们毕业了,如今我们都有个各自不同的轨道。

我记得我和小格在街上漫无目的的徘徊很久后依旧走进了那间熟悉的小店吃沙冰。她说:“大学我们一起去北京好不好?”于是我们约定以后的以后一定要在北京见面。

我记得毕业之前,我们一起去爬山,我们手牵手爬到最高点,刻下了我们的名字,说好一辈子都是朋友。然后我们大声的喊着我们的口号“初三五班!非同一般!”晚上,我们躲进蒙古包说着我们的愿望,说的海阔天空,那天,我们一夜没睡。在回到家下车的一瞬间,我们哭了,我们很伤心很伤心的哭了。

我记得在最后一个教师节,我们集体唱着班歌“快乐忧伤由我们和你一起分享”我们一遍一遍的嘶声力竭的唱着,唱到所有人泪流满面,最后,我们紧紧地抱在一起互道珍重。

“我们都是好孩子,

异想天开的孩子,

相信爱,可以永远啊”

熟悉的旋律,勾起了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我怀念曾经我们在一起放肆大笑的日子,我怀念我最亲爱的朋友们,泪再一次决堤,模糊的视线中,我又看到了我们在操场上奔跑的身影,我又看到了我们五班独有的班服上的红心在阳关下闪着耀眼的光,我们在其他班异样的眼光中走过,喊着我们的口号“初三五班!非同一般!”

“我们都是好孩子,

最最可爱的孩子,

在一起为幸福落泪啊”!

小忆十八家菜场

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在温州方言里吃早饭就是“吃天光”。记得小学四、五年级,阳光还不是很耀眼的时候,便要匆匆去上学了。

“十八家”这个名称有点历史,原来这里是大片的田地,住着稀疏的几户人家,至于是不是十八户家,我就不太清楚了。但这里与市中心的生活还是有差距的。如果要比清晨,十八家菜场是热闹而温馨的,尽管有点脏乱。每一个摊位总会出现熟悉的叔叔阿姨的身影,“十八家”就真的像是一个很大家庭。菜场口有一个用厚布、粗竹竿搭成的简陋的小棚,四面透风,最多挡一挡雨。要是在寒冬,那冷得就好象世界上所有的冷风直往你这吹。那里就是我“吃天光”——糯米饭的地方。因为我们都很熟识,当我走进小棚,放下书包时,卖糯米饭的阿姨已经把饭端到我面前。不用我说,阿姨已经把饭减半、多加了一勺肉汤,正好符合我的喜好。对了,还有甜甜的豆浆……我心满意足地抹了抹嘴,对阿姨说再见,她笑着让我明天再来。

穿过菜场的那条路,确实很脏,小时候日记里也写过不少关于在菜场差点踩到死老鼠的事,如今想来让人忍俊不禁。两旁菜摊的叔叔阿姨大都会笑眯眯地跟我打招呼,走完那条“脏路”,心里却很温暖。

糯米饭小棚的对面是卖肉摊,一大块一大块红中有粉,粉中透白的鲜肉,慵懒地被搁在肉板上,悠闲地晒着太阳,等着买主,不时飞来调皮的苍蝇,在它们头上转圈。卖肉大叔脖子上挂着蓝黑的围布,兴奋地大声吆喝着,这时买主戳了戳肉,要肉剁得散碎,大叔一边高声地喊道:“好嘞!”一边拉起一块软绵绵的肉……其实我倒是对大叔的小型碎肉机印象深刻,那时候有个用电的碎肉器可以拉来不少生意,碎肉可是“高科技”的活儿啊。只要把肉塞进碎肉机里的“屁股”,前头像蜂巢的洞口就会出现一条条圆圆的肉条,其间还炫耀似的发出“呲呲呲”的声响,好象屠夫快乐地在跳舞的声音。大叔熟练地用塑料袋从下往上一挑,把所有的碎肉装进袋中。卖肉摊旁边是买菜的阿姨,平常到她那买菜都会少算些钱,多送些葱。再过去地上立着圆鼓鼓的榨菜桶,再过去的豆腐方方正正像水晶似的招人喜爱。再走过去一个小弯,菜场的路一直延伸过去,但不知什么时候,断了!

十八家菜场两边的大楼渐渐鳞次栉比,似乎预示着菜场的搬迁或是拆除。因为左边的“欧洲城”太奢华,因为对面的“曼哈顿”太耀眼,因为“江滨路”的道路太笔直、太宽阔,因为这里即将成为另一个“市中心”,所以就不能让菜场存在吗?是的,总不能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吧!菜场没有人,人们搬走了,连死老鼠也不再出现。几个竹篮歪倒在菜场口,还有一堆烂菜叶,还有一个小孩无力地拍着皮球……

“十八家”早就失去了生气只剩死寂。往常菜场后的停车场,自行车多的找不到自己的那辆,现在只留几辆没人认领的破铜烂铁。

我家也搬了,因为“欧洲城”里的东西太贵,因为对面的“曼哈顿”是温州市最好的别墅,因为江滨路上场有车辆超速撞死人……

如今,我吃糯米饭的时候,总会想起十八家菜场。那种温暖和谐的感觉早已不覆存在。我们一定要用发展来代替和谐吗?

我剩下一半糯米饭,踩着餐馆干净的地毯,默默地上学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叙事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