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月”900字

人生如“月”

900字 初二

月,是古代诗词中的一种意象,表达着多种多样的涵义,也展现着诗人们独特的感叹。

月,是游子的思念。在江中孤行的小舟上,有多少诗人仰望明月,看着那渐渐被春风“吹”绿的河岸,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又有多少游子在望向天空的一轮明月后低头思念家乡。举起酒杯,敬那圆月,遥远的家乡好似就在眼前,故乡的月亮也好像更加明亮,同一轮明月下的亲人也似在眼前。

月,是悠然的心境。许多大文豪都经历过被贬黜的时期,在那样的岁月里,他们没有办法施展自己才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他们并没有忘记文学创作,他们写诗作文,以身边的景致抒发情感,给后人留下许多千古佳作。“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悠然心境。“月光洒进院落,如同积水一般清澈,竹柏的影子落在地面上,仿佛交杂的水藻,荇菜。哪里的夜晚没有明月呢?哪里都有,只是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在皎洁的月光中,苏轼发出自嘲,感叹自己的处境,而又自我安慰,这欣赏月景的闲暇心境与对美景的沉醉又有谁有呢?这不由得让我感到了一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境界。无疑,月夜是美丽的,月光是皎洁的。后人从诗文中感受到了美丽的景色,至于那些不得志,暂时让它们烟消云散吧。

月,是圆满的象征。月总是在黑夜出现,也总是发出冷冷的光,甚至因为嫦娥奔月的传说让月带上了分离的悲伤。所以很多诗人借明月来表达自己的忧愁和悲伤,但在清冷的表象下,月仍然执着地表达着一种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团聚,圆满。正因如此,游子们才会对月抒发思念之情。早在宋代,中秋节就已经存在,人们将它定在农历的八月十五,也就是月亮最圆的那一天,表达了古人对圆满和团聚的深深向往。在中秋的那一天,人们举杯欢庆,围坐一桌,赏着明月,吃着月饼,期待着接下来的生活圆圆满满,就连大诗人苏轼也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人们常借月来表达人生就像不同时节的月亮,有时圆满,有时充满遗憾。但就像那一轮明月一样,从高潮到低谷,再从低谷到高潮,明月当空照的那一天总会到来。

这就是月,这就是中国的古诗词文化。它们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存在,一种文体,它们往往是对一个时代的诠释,对一段人生的总结。月虽然常常展现忧伤的一面,但它依然有淡定、美好的一面。那冰冷的、散发出如华光芒的月依旧被诗人们争相用来表达心中那一份对美好的期盼。

人生如月,纵然经历阴晴圆缺,总会有圆满的一天!

角的历变

800字 六年级

我是一个锐角,一个尖酸刻薄,自私无礼的锐角。但我并非是不思进取的井底之蛙!我一直渴望成为一个直角,一个言行端正,有原则,讲道理的直角。

于是,我开始蜕变!我强迫自己把两条边使劲打开,尽管已经固定的角度使我打开得非常困难,可我拼了命地努力!这样,就可以使我容纳更多得小锐角,使我更靠近直角。当然,那些小锐角,曾是同我一样的尖酸刻薄。我竭尽全力包容他们,直到他们的边在我温暖目光的关照里逐渐消磨,终于和我融为一体!

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每一个被我容纳的小锐角,都曾把他们尖尖的角端深深地戳进我的心里,他们的两条边在融入我血肉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得将我刺痛。但是,为了成为直角,我忍受着累累的伤痕,把疼痛当成历练!

终于有一天,我发现自己不再是一个锐角了,我变成了直角——长久以来心心念念的直角!我激动不已,更是感激那些成就了我的小锐角!

就在我为我,为我们庆祝时,一个极小极小的锐角悄悄地依附在我的旁边。直角的身份认定很是苛刻,必须是90度,多一度少一度都是不行的。曾经,无数的小锐角成就了我今天直角的骄傲,可是,今天这个极小极小的锐角,却让我长久以来苦痛的努力付之东流……

我痛苦得用直角的原则和道理约束自己,把自己剔除直角的行列!

于是,我成了一个没有原则的钝角!在从前从锐角变直角的过程中,我只懂接受,却从不会拒绝!而如今,到了该拒绝时,为时已晚!就这样,每天机械得接受着,不知不觉,我放任自己成了一个平角——愚昧却自以为是!自认公平得将任何事物分成一模一样的两份,不考虑原因,不管内外。我的心终于也变得和大脑一样空洞!

再后来,我无节制的容纳,最终成了一个周角——一个没有起始之分的角,毫无意义!绝望和悲哀盘旋在我的内心!

我却在突然中意识到:我是那个最小的角,却也是最大的角!我是一条单一的射线,但同时也是无数条射线的完美融合。再在这个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二维世界里,我可以重新开始!终于一天,我又会用我的包容成就我的梦想——成为一个直角!这也是所有小锐角的梦想,我要乘“梦”而行……

于是,我又竭尽全力将自己使劲得撑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