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读《刘胡兰》有感600字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读《刘胡兰》有感

6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伟大的人物刘胡兰的故事,小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讲过。刘胡兰这光辉的名字早就铭记在我的心里,我盼望早一天能读到这样一本关于刘胡兰的书。

今天我终于有幸地读到了这本书,我被书中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心灵震撼很大。

刘胡兰,一个只有15岁的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其他革命同志忠心爱戴,面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心不跳,最终献出了自已年轻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我最受感动的是:刘胡兰在就义前两眼闪着光,并且瞪得圆圆的。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她要亲眼看到敌军的灭亡;看到自已的队伍胜利归来。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啊。

15岁,是一个花样年华。15岁,我们还在父母身边享受着天伦之乐!无忧无虑地学习着、生活着!可是,刘胡兰,却被敌人屠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纪念刘胡兰时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英雄事迹的高度概括。

虽然刘胡兰牺牲了,但是她的爱国爱民的光辉形象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直在传颂着,正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人民的富裕、国家的昌盛,为实现共产主义英勇奋斗!

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一个道理:我生长在和平年代,没有了销烟,没有战争,这样的环境是千千万万个像刘胡兰姐姐一样的革命英雄经过抛头胪、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啊!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决心从小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炼就过硬的本领,正确树立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使自己向一个正确的目标迈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600字 六年级 写人

自从学校举办了“读书月”活动后,我的读书量增多了,也受到许多启发,就拿《刘胡兰》这本书来说吧,这本书介绍了刘胡兰的一生。

刘胡兰从小生长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母亲早亡,在反动的封建军阀阎锡山统治的黑暗年代,恶霸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刘胡兰的心灵里从小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她很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不到14岁便入党,农民们建起了妇救会,刘胡兰担任了妇救会的领导。1947年2月,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为了不说出自己国家的机密给日军听牺牲了,躺在铡刀上,尚未满15周岁。

我很敬佩刘胡兰,在刘胡兰的花季青春她走了,在铡刀上只留下自己爱国的精神。她坚信,黑夜即将过去,祖国的明天将光明灿烂,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刘胡兰同志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刘胡兰有着临危不惧、凛然无畏、至刚至强的牺牲精神,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凭着她“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的信念,她――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挫败了敌人的罪恶阴谋;她以自己青春的热血,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刘胡兰是中国共产党女党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一位爱国的女共产党员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魂魄随风飞了,消失了,看不见了,但是“刘胡兰”这个光辉、伟大的名字和她的那种精神还是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抹也抹不去,我们要学习她那种精神,为了国家做点贡献、付出,把自己现有的能力贡献给祖国,尽管牺牲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