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树与生命900字

枯树与生命

900字 初一 记叙文

早上八点钟,云雾又重新盘绕着山峰,晓平昨天就约好去野外写生,我们将刚强从被里拉出来,难怪这家伙超过体重几十斤,有好几年没有出外写生,手是不是僵硬了,我心里总有些拿不准,但却有这份心思去画一画,晓平前几个礼拜就跟我说过,但是天总不作美,寒雨绵绵。

山地车在乡间小路跳跃着前进。天空已渐渐放晴,鹿东这地方虽然平坦,但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这里有着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如今眼前是一片早已收割的田野,荒田里零散地堆放着一垛垛稻草,耕牛在田间悠闲地走着,偶尔抬头发出沉闷湿润的呼唤。树木层叠,如情人缠柔的手臂拥搂着小村庄;小村庄只有几户人家,有一户是过去的老房屋,用大青砖建筑,屋檐两头跷角象亭子往上翻,墙面带有装饰性,其它几户房屋参差倚着老青砖屋,而不失调;这种老青砖屋本地乡村到处可见,很有他们的民居特色。我不喜欢火车站和老街后的老青砖房屋,虽设计造型一样,但十多户连聚在一起,就没有田园景色的安逸,倒有些森然沉沉的感觉。小村庄前有一条小溪,溪水涓涓细流,时儿欢跃,时儿缓缓潴留浅潭。我将此景印在脑中画在纸上,也找回了从前那份感觉。

我们沿蓼市方向继续前进。天色愈来愈灰沉,并下起了零星般的雨滴,碰在脸上怵起一股股寒意。穿过一个村庄,雨点越来越密,无法再走。恰好村庄对面有两棵凋谢枯干的大树,形状颇为吸引人,于是大家寻到两棵叶茂叠厚的大树下,各自画了起来。

左边枯树已完全枯死,主干被枯空,支干如国画笔触苍劲顿挫,在灰蒙的空间衬托下,显得苍茫悠悠,但却给人留下一种凄凉悲壮的美感。面对枯树,我似乎读懂它曾经叶茂挺拔的雄姿,顶着飓风暴雨的所势,哪怕就在生命枯萎时,也挺立起刚劲雄壮的残躯,它用倔强的性格在无视着苍天吗。我想枯树终究会倒,那时确实是一幅萧杀凄惋的残景。

此时突然想起佛经里所说: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当枯木化为腐泥时,同时还是在滋润着大地的新生命。此时枯树决不会哭泣。

右边的大树,错觉认为是棵枯树。无风中显示出动感,树躯附满了藤条,稀稀落落的枯叶挂在树梢,密而长的小树枝吐露出生机。阳春三月时,想必这棵大树又是另一番风姿。于是我将这树画了下来,也把树下的房子绘在上面,以增添活力和美感。

雨一时停一时下,再画是不可能的了,只得等雨稍停往回赶,哪知才到半路就下起了大雨,全身已湿透,无法只得朝前奔,回到家里喝了几大口生水,才感到舒服。

《一路走来一路读》读后感

900字 初一 读后感

一路走来一路读,在林达眼里旅游就不仅仅是旅游,它已经升华为心灵深处的沉淀。每一个故事都装在小镇里,这些故事与历史就形成了美国的根基。

提起美国,我们总会联想到它短短两百年的历史。而说到美国的历史,我们多少带点嘲笑的意味。的确,美国两百年的历史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面前不算什么。但是,你却能从美国处处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历史感”。

外界常常以为美国人缺乏文化底蕴,有时候美国人自己也这样认为。可正是因为如此,一般美国人对历史文物、对文化遗产,有一种以稀为贵的珍惜。

在美国,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村镇,都会有他们的历史保护建筑。小镇上的博物馆其中的展品可能只是些旧时的农具、锄头犁耙什么的。但是他们却因此而认认真真的在那筹款、做义工。也许,这是一种对家乡的热爱;也许,这是对栽树的前人的一种敬重;也许这是保护文物的一点意识;也许,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而是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举动。

而我们呢?我们是如何保护文物的呢?我们不但没有好好保护文物,反而破坏文物。景点里那些“XXX到此一游”便是最好的证明。

然而,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差别远不止这些。

1911年3月25日,纽约市发生了一场工厂火灾,一百四十六条生命消失。《纽约时报》和其他新闻媒体对此做了详细的报道,并对此进行强烈的反省。美国各种民间团体呼吁建立防火局,并提出大量新立法的建议,因为美国人认为“哪怕一个微小的社会进步,也要靠大家共同的努力推动甚至抗争,而不能坐等政府的施舍”。这事件推动了美国劳工权利和利益的变革,使得美国弱势群体的保护得到尊重。

美国的媒体、民间团体、州议会在遇到这种社会问题时,并没有只是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并没有叹息一下默哀一下就不当回事,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现状。这对中国来说,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国内的有关百姓的、弱势群体的事件一再发生,大家都屡见不鲜、麻木不仁了。但是没有多少人真的想去为这做点什么,都是最多评论几句,然后就没有任何行动了。于是,很多人的权利和利益就这样被剥夺了。“容易遗忘罪恶的社会,必定会一再地姑息罪恶。一个遗忘和姑息罪恶的社会,必定走的是道德的下划线”。如果我们的社会再这样发展下去,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捍卫我们的权利,没有人来指出和反思我们的错误,那我们的未来真的岌岌可危。

一路走来一路读,生活的点滴都会告诉我们历史的沉淀,努力改变现状,让善良洒满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