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醉翁之意不在酒”900字

小议“醉翁之意不在酒”

900字 初三 议论文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可见酒与天地结下不解情缘。自古以来,酒更与诗人结下美好情缘。诗人的酒是句句真言赞颂着祖国风,是游遍山水间饮酒的闲适与惬意,是酒后的下笔千言的字字珠玑,是雕裘换来的豪爽,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一种寄托。

一、酒寄民俗风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腊酒岁不浓厚,但却显现农家的热情。这是稻谷丰收后出现的喜人景象。腊酒在开春后饮用,外表显得有点浑浊,但是它有着名酒般的醇美。开房舍,见菜园,端酒杯,论农桑。“面场圃”是一幅多么葱茏的菜田,“话桑麻”是一日多么愉快的谈话。“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叙述了立春时节农家酿酒献客、向亲友赠送韭菜堆盘的民风民俗。

二、酒寄山水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总是不忘把酒带上山水画中去。江南山城水乡莺歌燕舞、酒旗迎风招展的如画美景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春天到来,船儿在江面上起伏颠簸,逐浪前行,岸边林立的酒楼上,酒旗迎风招展,招徕过往的客人是“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三、酒寄情义深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能够得到知己?琥珀般晶莹的美酒郁金香怎能一人独享?这琼浆玉液是诗人的知己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邀请友人一同享受美酒寄托着浓郁的情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殷勤劝酒,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与关切,更真挚动人。

四、酒寄情豪迈

酒另人胸怀开扩,胆气豪壮。“鬓微霜,又何妨?”的报国情怀尽显苏轼豪迈之情。“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更是意气风发,豪迈欢畅。青梅煮酒,天外龙挂,气象森森显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胸怀大志。“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干戈之乱岂能是你我控制的?征战之死十有八九。谈笑赴死,这样的豪情谁能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五、酒寄思乡愁

“酒入愁肠”的苦“化作相思泪”。想念家乡的人总要喝酒,这是他们对酒的寄托。一杯浊酒如何能消万里思归之愁呢?其结果只能是“举杯消愁愁更愁”“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千里之外传达了对故国刻骨铭心的相思别恨。

夜暮了,秋风渐起,月光透过窗纱照到床前,酒过三巡,李白独坐床前,手端酒杯,望着一轮明月,愁绪满怀,思绪万千。于是,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议三国——冤屈的曹操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说到曹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个大奸臣,诸如“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类的。大家似乎在谈起他的时候总是往坏的方面去谈论他,而忘了他是个礼贤下士的人,官渡之战的时候,许攸来投奔他,他忙着去迎接这位来自敌营的“不速之客”竟忘了穿鞋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位有着这样伟大志向的人,一位领三万兵也敢孤军在官渡和袁绍十数万军队对阵的人,怎么可能因为把杀猪误听成要杀他而开杀戒呢?“他明知道关羽日后必成自己的大患,还如约放走了他,并送给他赤兔马。有着这样宽广的心胸的人,怎么会在误杀人家的家属后一错再错而把恩人的全家都杀了呢?

“乱世枭雄”“乱世奸雄”“阴险狡诈”等似乎成了曹操的代名词,而真正历史上的曹操却是个面目和善而有威严的人,他身材比较矮小,性格也比较开朗,喜欢结交有识之士。他自己也有领兵百万的雄才大略,有上阵杀敌的武功本领。这样的人怎么会与“奸”字挂上勾呢?想必这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作者个人喜好和政治信仰有着莫大的联系。小说作者罗贯中同志应该是蜀国的FANS,与其说是蜀国的FANS不如说他是汉帝刘邦的FANS,大家活动思维想想看,刘备是不是有点像刘邦的影子呢,首先他们都是刘氏家族的人,其次都是大汉王朝的统治阶级,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了,他们都有一个让人不能否定的优秀品质——那就是他们都是“将之将”也就是说他们自己领兵的能力是让后人所不敢恭维的。譬如,刘邦用萧何韩信夺得了皇位,刘备靠孔明张飞等一帮谋臣勇士建立了蜀汉政权。这样很自然的让老罗同志“爱屋及屋”一味地推崇蜀汉政权,而把魏政权看成是乱臣贼子建立的政权了,而曹操又是这个贼窝的搭建者,不免在老罗同志的笔下要遗臭万年,罄竹难书了,不过出于对老罗同志这位伟大小说家的贡献的敬佩和对其名气传播之广远及FANS之众多的忌惮,我就不再谈及他个人的喜好了,以免引发众怒,但又因为我个人对曹操的崇敬和爱慕,我不得不尝试做个过街老鼠,用微薄和卑微的方式为自己崇拜的英雄赢回些许尊严。

他在沙场上呲诧风云,但在家中却是很尊敬自己夫人的,比如他也会寻花问柳,但从不把女人带回家中或明目张胆让自己的老婆知道,这对一位有着如此大功绩的人是很难能可贵的,顺便说下能做到他这样的也许只有隆美尔了,也许是他的祖父是宦官的缘故吧,他对女人应该还是比较尊重的,而且他对美色的追求不亚于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但这并不能说他荒淫无度,做为一个正常的男人,他对性的追求应该没错吧,“铜雀锁二桥”说明了他的必胜信念和对美女的怜香惜玉之情,他不愧为乱世的铮铮英雄!!

官渡之战在《三国演义》中应该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次战争艺术表演了,老罗对此也该是表赞同态度的,要不怎么会大篇幅地描述这场战役呢,而赤壁之战却成了他战争人生的败笔和污点,我想之所以会这样,这其中该有老罗渲染的杰作吧!据说赤壁之战曹操被击败的只是先头部队,他只是因为军队不服水土,加上蔡冒被自己误杀和先头部队的惨败而斟酌着撤退了,但这却被老罗捉住了小辫子而紧紧不放,硬要说曹操在赤壁全军覆没,这也恰好说明他是蜀汉的FANS,因为曹操大败正能衬托出刘备军中的谋士孔明的神才!可怜一个聪明的孔明就这样被他“妖化”了。但凡有点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即使曹操所有的军队和他本人都在那些被连起来的船上,而船又被点燃,凭借曹操惊人的镇定指挥艺术和那种藐视一的狂傲加上他的军队的训练有素,怎么可能乱成一团呢?何况孙刘联军就那么点人,这又不是淝水之战中苻坚带领的八十万乌合之众被谢氏兄弟击败可比拟的。这也和官渡之战中那个有远见有雄才大略的曹操相互矛盾了呀!

曹操不仅在中国战争史上为后世的军事家留下了一比宝贵的财富,做为“建安三子”之首他还为中国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他的人生志向和战争生活经历,不但为让后人正确了解提供了线索,还鼓舞了无数志向远大的志士。

抛开小说中那个被丑化过的曹操,听听那滚滚东逝的长江水,站在战火纷飞的乱世中的一座孤城上去遥望那身材稍有矮胖的曹操在沙场上的飒爽英姿,用心去体会这位“奸雄”的大气概,让思绪为这样一位神秘的英雄而飞荡激扬,乘上对英雄敬仰的翅膀,回到那荡气回肠的年代,为心中的英雄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议论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