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圆圆过新年550字

团团圆圆过新年

550字 五年级

新年到了,家家户户都盼望着能过一个团团圆圆的新年。我的家乡在惠安,这里的新年有一个很有趣的习俗,就是做肉丸。做肉丸也要越团越圆,在新年里做显得特别有意义。如果你来到这里,一眼望去,你会发现家家户户都在做肉丸,而我们这些小孩,总是在等待着“开吃”的那一瞬间。

“肉丸蒸好了,快来吃啊”每当听见这句话,我就会飞也似地跑进屋子,用筷子夹起肉丸,蘸着醋,慢慢地把滚烫的肉丸放进嘴里,感受着从舌尖蔓延到胃里的暖,在一片赞叹声中大快朵颐。我知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而我们家乡的肉丸,在本地可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了。它最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由地瓜粉拌着萝卜、葱、蒜、肉,加上五香粉调料制而成的,粘而不腻、散而不松,那滋味真是沁人心脾,我一口气就能吃上三大碗。不过,如此美食可不是每天都能吃到的,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好好地吃上几次,因为它的制作工序特别繁琐。每年除夕夜,当它被端上桌时,老人就会把它夹给子孙们,为这个年味增添一份特殊的心意,正因为这份心意,它更加成为惠安家乡人们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民间美食。

有人说它的味道好,有人说它营养棒,但不管怎样,它象征着人们团团圆圆、幸福美满的生活。制作这种春节佳肴时,手要团来团去好几次,没错,正是这个“团”的动作,它团住了一份热力、一份和气、更团住了春节期间团圆的美好愿望,它是一种传承,是亲情与文化结晶的瑰宝!

奶奶家乡的味道

800字 五年级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春节习俗。今年腊月十九,我陪奶奶去了一趟她娘家,让我亲眼目睹了奶奶儿时的家乡习俗——打芡地瓜粉。

来到奶奶家,我一眼就看到舅公一家人在忙前忙后,我好奇地问奶奶:“舅公他们在干什么呢?”奶奶告诉我,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会打芡一大锅地瓜粉,分享给左邻右舍。在芡地瓜粉之前要准备食材:大舅公在准备原汁原叶的大骨汤底,小舅公在准备清凉可口的白萝卜干,舅婆在准备爆炒后的瘦肉,小姑在准备富有高蛋白质美称的海蛎,小叔在准备能要开食欲大门的咸花生等等。

一切准备就绪,他们就开始打芡地瓜粉了。奶奶先把锅擦干,舅婆去烧开水,小孩子们背上小竹筐,上山捡干草和柴火,孩子们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就捡来了好几筐。首先,要倒上开水,邻居把干草和柴火放入灶里,点燃后,用扇子扇风调整火候,随即放入地瓜粉,地瓜粉像一朵朵小白花,装饰着一件黑色的小裙子,为了让地瓜粉做成糊状,舅公把锅盖盖上去,邻居还得蹲在灶旁,拼命地扇风调整火候,当时天气非常寒冷,而舅公的额头上却闪烁着豆大的汗珠。大约三十分钟后,舅公掀起锅盖,哇,地瓜粉和三十分钟前的截然不同了,现在的地瓜粉成了一锅粘乎乎的东西,很像麦芽糖,勺子一搯起来还藕断丝连的。接下来,舅公就要芡地瓜粉了。只见他双手握住一根又短又粗的地瓜杆,一圈一圈卖力地芡,在芡的同时加入海蛎和瘦肉。接着换下一个人芡,这个人比舅公有力些,只见他双手紧握地瓜杆,沿着锅边顺时针一圈一圈地打芡,一边芡一边在地瓜粉的四周撒上白萝卜干和花生……直到地瓜粉已经够Q弹为止,再加入大骨汤底,轻轻一捞,地瓜粉就芡好啦!

芡地瓜粉做完后,要分给左邻右舍共同品尝,小孩子们个个高兴得手舞足蹈,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盛了一大碗,不一会儿便端着碗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高甲戏了。我和奶奶也各盛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Q弹Q弹的芡地瓜粉吃起来滑溜溜的,真是太美味了,吃着吃着,奶奶和舅公不禁聊了他们小时候过年的趣事,大家都乐呵呵的。

如今,由地瓜粉而酿成的各种家乡味道已然化成了一种乡愁的寄托,每到春节,这种家乡的味道更是时常缠绕着奶奶,因为那是奶奶小时候的年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