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们的高考故事1200字以上

大佬们的高考故事

1200字以上 初三 记叙文

他们现在都是叱咤风云的大佬级人物,但曾几何时,他们也经历过高考的洗礼,留下过一个个难忘的故事。

数学成绩就1分的马云

1982年,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不过马云并没因数学不好而退缩,反而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因为在他的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着:北京大学。

当那年的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马云也算创造了个小奇迹,他的数学成绩是1分。

心灰意冷的马云和他一个表弟一起去宾馆应聘服务生,结果因为长得有点儿歪瓜裂枣的意思,愣是让老板给拒绝了。没办法,他通过找关系,才做了一份给出版社送书的活儿。也许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但是这时候路遥的《人生》改变了马云的想法,马云开始了艰苦的复读,并在1 9岁那年,再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不过他的数学成绩嘛……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马云的数学成绩实现了同比1800%的迅猛增长——19分!

接着,马云又开始了一边打工一边复习的日子。就这样,到了马云20岁那年,他毅然参加了第三次高考。在马云高考的前一天,有一位姓余的老师对马云说,就你这个数学成绩,能考及格了我就把姓儿倒过来写。无论这老师是什么心态,马云是被刺激得够呛,他想出了一个绝招。

在考数学之前,马云背下了10个基本数学公式,考试开始以后就一个一个往公式里套。用这种独门绝技,马云这次数学的考试成绩还真就及格了——79分。

虽然马云这回数学成绩大幅提高,不过他总分数比本科线还是差5分。唉,也行啊,马云心想,有所大学上就不错了,管他是本科还是专科,也算圆了自己的一份坚持。就当马云准备进杭州师范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

当年杭州师范英语系由于刚升到本科,以至于报考的学生竟然不够招生数。于是校领导做了一个令马云感觉是天上掉馅饼的决定,那就是让几个英语成绩好的专科生直升本科。于是,英语成绩很牛的马云光荣地以本科生的身份踏进了杭州师范。

高考状元史玉柱

1962年,史玉柱出生在安徽北部怀远县城。初二之前,史玉柱成绩不好,贪玩,爱看小人书,经常被妈妈训。1977年恢复高考,史玉柱开始认真学习。

1980年,史玉柱以全县总分第一,数学119(差1分满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但在浙江大学数学系刚过了一学期,史玉柱就放弃了成为陈景润的理想。

“从图书馆借到《数论》,看了之后,我才了解到数学是那么难。”和周围同学比聪明,也让史玉柱压力很大。“尤其是长江以南的,成绩好的并不想上清华、北大,都去上了浙大,所以,我们那个班里聪明人太多,学习好的也太多了。”

就这样,史玉柱的数学理想破灭了。他开始跑步,培养各种爱好。他每天从浙大跑到灵隐寺,18里,然后,再跑回来,坚持了4年。

英语从33分到95分的俞敏洪

1977年,因为一些不可抗原因,家在农村的俞敏洪高一下半学期才进入高中。上高中以后,俞敏洪功课明显跟不上,但高考就要来临了。复习了10个月左右,俞敏洪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当时的录取分数其实很低,他报考的常熟市地区师专外语录取分数线是38分,俞敏洪的英语却只考了33分,别的几门也不理想。

高考失利之后,俞敏洪没有特别失望,家里人也没有给他什么压力,反正不行就在农村干活。俞敏洪在家里开手扶拖拉机,插秧,割稻,后来去大队初中当了代课老师。1979年俞敏洪再度参加高考,他的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英语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师专的录取分数线变成了60分,结果再度落榜。

一天,俞敏洪高中的一个英语老师告诉俞敏洪,江阴县教育局准备办个专门针对外语高考的辅导班。俞敏洪的母亲到城里找到几个亲戚打听,证实了这个消息,就让俞敏洪去报名。俞敏洪和20多个男孩一起住在一个连厕所都没有的大房间里。老师指定俞敏洪当副班长,这对俞敏洪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既然是副班长,学习就要认真,俞敏洪带领大家一起拼命,早上带头起来晨读,和大家一起背单词,背课文,做题,讨论,晚上10点半熄灯以后,大家全部打着手电在被窝里背单词。

1980年的高考开始了,英语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俞敏洪仅仅用了40分钟就交了卷。俞敏洪的英语老师大怒,迎面抽了俞敏洪一耳光,说今年就你一个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结果被你自己给毁了。他认为俞敏洪这么快就交卷,肯定没有考好。但是,俞敏洪确实只需要40分钟。分数出来以后,俞敏洪的英语是95分,总分387分。当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380分。

受姐姐影响的戏曲少年李彦宏

生于山西阳泉的李彦宏并不觉得自己小时候有多么大的志向,像所有心都玩野了的孩子一样,每天看上去也都是忙忙碌碌的,但都不过是在“随大流”罢了。李彦宏的父母在晋东化工厂工作,家境很普通,李彦宏有3个姐姐1个妹妹,他的腼腆温和或许与姐姐们的宠爱有关。

父亲常常带李彦宏去看戏曲电影,为此他还一度迷上了戏曲。他的舞台很小,只是家里的那张床。他常常把床单围在腰里做战裙,拿一根棍子当枪耍,一个人不断亮相。山西阳泉晋剧团招收学员时,他去了,剧院老师从一招一式中看到了一种灵气,决定录取他。

但李彦宏对戏曲的兴趣很快就淡了。李彦宏的大姐在刚刚恢复高考的那年就考上了大学,引得四邻艳羡。相比于学戏,上学因为正统而更具有吸引力。

19岁时,李彦宏夺得了山西阳泉市的高考状元。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高中时参加全国青少年程序设计大赛的他,毫无疑问地喜爱计算机,但是第一志愿却不是北大计算机系,而是信息管理系,因为他考虑到:将来,计算机肯定应用广泛,单纯地学计算机恐怕不如把计算机和某项应用结合起来有前途。

如今看来,李彦宏当时的决定高瞻远瞩,令人敬佩。

大儿童

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其实并没有刻意摆出一副遥想当年的姿态,来捶胸拭的回想几百年前的事情,只是摇头晃脑地荡过来的十几年来,经历过一些想想就会揉红眼眶的时刻,还有一些措不及防就会扑哧一声笑出来的事。

相比之下记忆就像一盘CD,当中固然有一些难以用斧头轻易劈散的画面,对应的,还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咔叽一声卡带而过的不堪片段。时而也曾考虑究竟是否有必要如此用力去记住这些东西,可是,我还是在脑髓里刻录下来。

或许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念旧的人。我是一个无聊透顶的人。我是一个外表单纯,内心澎湃多愁善感的人。

落套的哆啦A梦

在童年里关于夏日的一切记忆,就是毫无变更地浮泛出每天趴在电视机前,托着脸甩着小腿看动画片的身影,那时还没有关于“动漫”这个词语的定义。几乎每个暑假都只有一两部新动画,与此同时夹杂着翻播了无数边的旧片子。我曾乐此不疲追下去。

例如哆啦A梦,例如数码宝贝,还有口袋妖怪。

旧屋街尾转角处的小卖部里有两种款式的哆啦A梦模型,一大一小。老板娘是个有点儿发福的中年大妈,第一眼看见时觉得她是活脱脱一个胖虎的妈妈。有一次碰巧经过时听见她在教训儿子,真的很像。不过每次站在她的小铺前面,我小心地扯着我妈的衣摆,指着那些玩具时,她总会凸显出一个大咧的笑脸,很灿烂。紧接着听到我妈说家里玩具太多了,下次再给你买的一刻,她的脸色又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刷地改变,很烂。

她是一个虚伪的人。用善变的面容来伪装自己。好比变色龙。

所谓刚提到的“下次”的概念,可以直接等同于下下次,下下下次,下下下下次。当妈妈多次拒绝帮我买那个被她视为又要在家里增添一件垃圾的模型,我曾在她身边嘀咕大半天,每次都是这样。直到她也忍不住“你烦不烦啊,再吵棍子烧鸡”,意思就是鸡毛掸子伺候。

说实话,有暗中怨恨过,试过用手臂覆盖在眼睛上大口大口地泣,也试过死死地蹲在小卖部门口赖着不走,然后妈妈径直往前走,随后,我误着发酸的鼻子使劲追上去。毫不费力就哭了出来,抖着肩膀在人群中放肆地大声呜咽。紧跟在妈妈的背后,不敢放慢脚步,带着哭腔喊着等等我。

这样小孩子七的经历过。并没有在心里扎根的草色种子,在娇艳的太阳光下,风干得不留痕迹。然而后来渐渐开始拥有零用钱,开始一点点积攒它们。第一个三十厘米的哆啦A梦到手,虽然在这之前我有很多类的玩具。在短暂的兴奋满足过后,才发现哆啦A梦不再是心里面那个无可取代的万能形象。

尽管这样,这些模型还是陪伴了我四五年的时光,填满了一整个小学时代的光阴。因为没有兄弟姐妹,独自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会和这些模型玩家家酒的游戏,尽管是一人扮多角却依然不亦乐乎。

搬家那天搂着一大箱缺胳臂少腿的模型通通都被扔掉了,忽然间觉得无声发酵一样难受。就像那一刻蹲在大街上人来人往中捂着酸痛的鼻子。

巴斯光年&胡迪

一些扭曲的画面在年轮中央,竟然曾显示出如此无力。渐行渐远中消失了。《玩具总动员》中巴斯光年和胡迪一样露出牙齿惬意的笑。

有很多个夜晚会坐在床角或者把头蒙在被子里想,为什么自己马拉松式地拼命了之后,还是距离那些曾经许下的愿望那么遥远。以前每次大考的时候班上有许多同学挑灯夜战,甚至通宵达旦。人人都先会装作对考试不在意,等家人睡了后自己再爬起来看书,总是这样。

有时会有人问“昨天晚上熬夜复习了吧?”自己的回答总是“才不是呢?我是熬夜玩游的好不好!”

谁都清楚这不是真话,只是自己的努力不想让别人全都看到。这样,就可以在失败了之后找到“无所谓啊,我都没有尽全力去应考”,如果我努力点肯定不会是这样,之类的借口。至少这样可以给自己一个安慰的机会,找到一个下台阶的缺口。

无需说明,其实每个人都想在自己所老的道路上有一片抢眼的灼耀。

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大家长大以后一定要当科学家,相比之下,我幼儿园的理想很渺小。想当便利店或者糖果店又或者玩具店的小老板。哪怕在街边上卖棉花糖也好。小时候就是这样想的。

记得小学时,在写一篇叫做“我的理想”的作文里将自己小时候的想法通通写在了里面。我的同桌偷偷看了之后对我说“你真的很没有内涵啊!”

尽管当时彼此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内涵”,但是我觉得这个就是我的理想,没有什么不对的,也与那个内涵不内涵没有什么关系。每次经过那个卖棉花糖的大婶的时候,总会看见她咧嘴笑着喊道:“很好吃的棉花糖啊,一块五一串”,然后很多了围过去买,那位大婶笑容更加灿烂,阳光毫不掩饰地闪耀在她脸上。我想,要像她一样。

后来回到家我问妈妈做棉花糖的机器贵吗?妈妈摸摸我的头说:“不是很贵,怎么啦?问这个干嘛?”

有那么一刻,会觉得离原始的梦很近,也有那么一刻,想有一天可以借助巴斯光年的能量一飞冲天。

忍者身影似飞机

驻扎脚跟旁的草蜢,一蹬脚会越过好长一段距离。

无数个时过境迁之后会发现自己离起航的那个码头越来越远。无法细细地再描绘童年的每一时刻,无法在拥有多么多余闲去侧耳倾听时钟滴答作响。

我用几个毫无关联的关联词组成的句子。一个是:可是,如果可以利落地摆出假若时光可以倒流的姿态。而另一个是:那么,请不要如此迅速地就让我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